放着舒舒服服的王爷不当,朱棣为什么要选择造侄子的反?

放着舒舒服服的王爷不当,朱棣为什么要选择造侄子的反?

朱棣,明初朱元璋死后靖难之役的发起者。所谓靖难之役,明面上是打着锄奸清君侧的名号,事实上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造反运动。那么作为朱元璋第四子的朱棣,为什么要放着逍遥快活的王爷不当,却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呢?

放着舒舒服服的王爷不当,朱棣为什么要选择造侄子的反?

明建文元年,朱允炆甫一即位之初便展现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主要表现在他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叔叔们——也就是分封各地的藩王,会有谋反之意,和自己抢这个江山。为此,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建议,决定削藩。朱允炆的这个决定不能说不明智,但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看来最具威胁的是燕王朱棣,但他却决定把对付朱棣放在削藩计划的最后一步。

而朱允炆的这一决定可以说为朱棣创造了良好的准备机会。朱棣眼看着自己的一个个藩王兄弟被朱允炆革职的革职杀头的杀头,以他的性子当然是坐不住的。再加上朱棣本就对朱允炆隔代继位心有怨恨,结合当时的情况,朱棣要是不造反可能连逍遥王爷也当不下去了,于是他的一颗造反野心便开始蠢蠢欲动了。当然了,话虽如此,但此时的朱棣还没有彻底决定要造反,毕竟这一步踏出去之后是没有回头路的,一旦失败就会遭到万民唾弃,不成功便只能成为阶下囚。

放着舒舒服服的王爷不当,朱棣为什么要选择造侄子的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早在洪武年间就招揽了一个名叫道衍的谋士。此人学识既杂且深,而且来到朱棣的身边唯一的目标就是煽动朱棣造反,借此他便能一展胸中学识,可谓是所谋甚大。也正是在道衍日复一日的劝说之下,朱棣造反的决心才一天天地变得坚定起来。建文元年六月,朱棣称病躲在自己的王府里,实际上却是抓紧时间在为之后的靖难之战做准备。与此同时,朱允炆身边的谋臣齐泰也已经失去了耐心,派出了张昺和谢贵前往捉拿朱棣。但让齐泰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人一去不仅没有抓回朱棣,反而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燕王府中,朱棣先是设计将张昺谢贵二人骗进王府,随后便毫不犹豫地下令自己的私人武装杀死这两人。至此,朱棣彻底宣布造反开始,而纵观这整个过程,却也不得不说有些官逼民反的意味在里面吧。

放着舒舒服服的王爷不当,朱棣为什么要选择造侄子的反?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朱棣的造反可谓是又掀开了明朝新的一页,但他个功过究竟应有谁来评说呢?各位看官怎么认为的呢?快来评论区和小伙伴一起 讨论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