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舒舒服服的王爺不當,朱棣為什麼要選擇造侄子的反?

放著舒舒服服的王爺不當,朱棣為什麼要選擇造侄子的反?

朱棣,明初朱元璋死後靖難之役的發起者。所謂靖難之役,明面上是打著鋤奸清君側的名號,事實上卻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造反運動。那麼作為朱元璋第四子的朱棣,為什麼要放著逍遙快活的王爺不當,卻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造反呢?

放著舒舒服服的王爺不當,朱棣為什麼要選擇造侄子的反?

明建文元年,朱允炆甫一即位之初便展現出了強烈的危機意識,主要表現在他時刻擔心著自己的叔叔們——也就是分封各地的藩王,會有謀反之意,和自己搶這個江山。為此,朱允炆採納了黃子澄齊泰等人的建議,決定削藩。朱允炆的這個決定不能說不明智,但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看來最具威脅的是燕王朱棣,但他卻決定把對付朱棣放在削藩計劃的最後一步。

而朱允炆的這一決定可以說為朱棣創造了良好的準備機會。朱棣眼看著自己的一個個藩王兄弟被朱允炆革職的革職殺頭的殺頭,以他的性子當然是坐不住的。再加上朱棣本就對朱允炆隔代繼位心有怨恨,結合當時的情況,朱棣要是不造反可能連逍遙王爺也當不下去了,於是他的一顆造反野心便開始蠢蠢欲動了。當然了,話雖如此,但此時的朱棣還沒有徹底決定要造反,畢竟這一步踏出去之後是沒有回頭路的,一旦失敗就會遭到萬民唾棄,不成功便只能成為階下囚。

放著舒舒服服的王爺不當,朱棣為什麼要選擇造侄子的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早在洪武年間就招攬了一個名叫道衍的謀士。此人學識既雜且深,而且來到朱棣的身邊唯一的目標就是煽動朱棣造反,藉此他便能一展胸中學識,可謂是所謀甚大。也正是在道衍日復一日的勸說之下,朱棣造反的決心才一天天地變得堅定起來。建文元年六月,朱棣稱病躲在自己的王府裡,實際上卻是抓緊時間在為之後的靖難之戰做準備。與此同時,朱允炆身邊的謀臣齊泰也已經失去了耐心,派出了張昺和謝貴前往捉拿朱棣。但讓齊泰沒有想到的是,這兩人一去不僅沒有抓回朱棣,反而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燕王府中,朱棣先是設計將張昺謝貴二人騙進王府,隨後便毫不猶豫地下令自己的私人武裝殺死這兩人。至此,朱棣徹底宣佈造反開始,而縱觀這整個過程,卻也不得不說有些官逼民反的意味在裡面吧。

放著舒舒服服的王爺不當,朱棣為什麼要選擇造侄子的反?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朱棣的造反可謂是又掀開了明朝新的一頁,但他個功過究竟應有誰來評說呢?各位看官怎麼認為的呢?快來評論區和小夥伴一起 討論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