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明成祖——朱棣

聊到朱棣,往往就会贴上很多标签。有褒有贬,历来如此。

我们从几个方面聊聊朱棣

不可避免的靖难

朱允文,1377年12月,洪武十年出生。朱标之子,朱元璋之孙。

朱允文性情温顺,儒雅,诚孝。14岁那年,朱标病,朱允文就一直在边上照顾父亲。两年后朱标病故,朱元璋立朱允文为皇太孙,朱允文就跟在爷爷边上照顾朱元璋。

朱允文跟在朱元璋边,从1392年被立皇太孙到1398年继位,六年时间,朱允文从朱元璋身上学到什么了?这说不上来,不知道,但从其继位后亲近文官,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变革举新来看,他貌似和爷爷走的不是一个套路。

闲谈明成祖——朱棣

纵观明朝历史,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宁可让宦官当道,也决不允许文官掌权。

治国,打仗,修理大臣,一直贯穿着整个明朝,特别是在朱祁镇之前的几个帝皇尤为明显。

朱允文一上台,就亲近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个儒家文臣,此三人能力强不强我们另说,我就想问这三个人里,就一定能保证不会出一个曹操?你别和人谈忠心,曹操早几年间不也是一副忠君报国之心?

朱允文应该没学到朱元璋的狠辣坚毅,也没有朱元璋善于把握事物实质本领。满脑子一味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仁义道德。

朱元璋从一个纯粹的军阀被大势推着走好不容易摸爬滚打当了皇帝,建国后发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前无古人的举措制度和部门,也是犯了一个又一个用人命堆起来的大错要错,才自学成才,大致搞明白皇帝要怎么当。

这不是朱允文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跟在旁边几年,靠悟性就能学到的。更何况中国的老人往往很难对第三代声色俱厉地教导,特别还是没了父亲的孙子。

闲谈明成祖——朱棣

朱允文如是,但朱棣不是。朱棣简直就是朱元璋的翻版。行事狠辣,果断,且深谙父亲朱元璋的治国之道。

当年朱标还在世时,朱棣尚能压下自己的那颗野心,但朱标一死,朱元璋还要立其孙朱允文为皇太孙,朱棣终于难以抑制内心的愤怒,失望和悲痛。

朱棣发动的靖难,本质上是老朱家的家务事。

从朱允文的角度看,父亲在世的时候,爷爷已经分过家了。父亲朱标被立为太子,获得了最大的一份遗产,自己父亲死后这份遗产自然要传到自己这。

但朱棣不这么认为,朱标去世的时候只是太子,并未继承大统,且父亲朱元璋依然在世,循以前历史传统,这个时候应该再立一个故太子的兄弟为新太子,哪有从孙子辈那里选人的?

文官集团们也是知道一旦朱棣当政,自己的日子势必要回到朱元璋治下的悲惨状态,甚至有过之而不及,于是在朱允文一上台,立马就开始罗列各种材料罪名来削藩 。

闲谈明成祖——朱棣

一个不甘心和愤怒,一个被文官围着要迫害削藩;一个跟随朱元璋开国的赫赫武功,一个蓝玉案后朝中已无可堪重用的大将;

靖难之战,不可避免。

重拾父亲的流氓手段,改组锦衣卫

朱棣还是得偿所愿了,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拿下南京,登基称帝。

文官集团又要嗝屁了,好不容易熬过朱元璋的铁血手腕,盼来了骨子里信服儒家那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朱允文,结果来的是比朱元璋更流氓的朱棣。

为什么说流氓?朱元璋让人一手创立《大明律》,一手改组内卫部队,创立锦衣卫。朱元璋用《大明律》看着文官们做事,却用锦衣卫跳过《大明律》直接对付自己啃不下来的骨头。

文官们要讨说法,朱元璋说不准,你们行为准则都得套着《大明律》来,文官们说皇帝也要守法,朱元璋说锦衣卫是我的专属私人卫队,高于宪法。这是两头堵啊。

闲谈明成祖——朱棣

为什么说朱棣更流氓?

朱元璋后期裁撤了锦衣卫,而朱棣登基后首先恢复了锦衣卫这一职能部门,并且进行改组,大大提高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职能和官职。

朱棣很清楚老爹朱元璋曾经对付文官们的办法。锦衣卫这么好用的大棒,怎么可能丢在一边。

被朱棣重组后的锦衣卫,不再仅仅只是皇帝私人武装的性质。它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在各个地方设立分布,人员和秘密检校多达数万之众的特务机构。

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官职也从朱元璋时期的五品,被提升到朱棣时期的三品。

而出任朱棣改组后的锦衣卫的第一任都指挥使,就是朱棣原来的卫队队长——纪纲。

纪纲,又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物。

相信现在朱棣安稳地坐在大殿之上,看着眼前这些表示不服,不甘心失败的文官大臣们,再看着门口那些穿着飞鱼服,握着绣春刀的锦衣卫们,心里一定在想:

咱们走着瞧

迁都,请你们来到我的主场

朱棣要迁都。文官们群情激愤。以朱棣的性格,无非是通知你们一声,你们这群匹夫不跟着我走试试 。文官们又是一阵嚎啕。

闲谈明成祖——朱棣

很多人说朱棣迁都,主要是因为要去戍边。这点我承认,朱棣在北边日久,且习惯北边的生活习惯,蒙古残余也的确时常南下袭扰,观当时朝内,能与蒙古一战之人也只有朱棣自己了。

但迁都还有一个重大的隐因: 南方是文官集团的大本营。

众所周知,南方是士人大族垄断的。

衣冠南渡和南宋时期,大批世家宗族南迁落地生根。在南方,他们拥有大片的良田,大批的劳力依附,庞大的宗族和地方势力,朝中绝大一部分官职一直被他们占据,甚至第二代,第三代的官吏也多由这些世族子弟来沿袭担任。

朱棣这是客场作战啊,即使手里握着《大明律》和锦衣卫,面对对手的来势汹汹和滔滔不竭的攻势,即便是朱棣也身心俱疲。

迁都吧,我在北方等着你们。

朱棣为什么要下血本修《永乐大典》

先要肯定修《永乐大典》对后世的意义,现今很多的古代文献都因为《永乐大典》才得以传世。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 地志 阴阳 八卦 医卜 僧道 技艺之言,各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这是朱棣对修书的要求。

解缙作为总编官,姚广孝作为二把手及监修,动用国家机器在民间购书,以两千多人进行编纂,从1403年决定修书,在1404年打回解缙的初稿要求重编,至1407年定终稿,于1408年全书抄录完毕。

朱棣是下了大力气的,专人专事专款地干,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负责编修的文人大臣吃饭都是直接专人端到嘴边的。

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的文献集。

全书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今存800余卷,且散落世界各地。

闲谈明成祖——朱棣

朱棣为什么要下血本去修书?

一,盛世修书。

修书是一件很耗费钱财的事情。朱棣这么做,可以说是为了面子,另一方面确实也修的起。这么好的彰显政绩的机会,岂容错过。

二,学朱元璋。

老朱家的确不算是读书人,打根里头就是草莽出身。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也喜欢修书。朱棣这么个处处都要和自己爹比较的皇帝,在修书这件事情上自然不能落下。

三,统一意识形态。

发动靖难,夺了侄子的皇位,朱棣骨子里透着心虚。发动国家机器去修书,也是为了统一今后的意识形态和论调。

四,敲打旧文官集团。

谁说话语权就一定在你们手上?只要我想,自然会有人给我做这件事情。解缙就是很好的例子,你们不愿意做,大批的民间寒门子弟愿意来给我修书。

组建三营,奠定了大明王朝对北方蒙古的军事部署基础

京师三大营: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

是朱棣的核心武装力量,在北征蒙古人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三大营的编制,也一直在有明一代中传承下来。

三大营直接听命于皇帝指挥,负责京城的卫戍,战时则是强悍野战部队,横扫天下。

一,三千营。

朱棣发动靖难,骗了宁王,收编了宁王的朵颜三卫。其实就是投降明王朝的蒙古骑兵。

这是一支战力强悍的雇佣军。听编制就知道,建军时以清一色的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朱棣登基后,大概扩编至六七千人的规模,鼎盛时期可达一万多人。是朱棣手里最精锐的野战突进部队。

朱棣收编朵颜三卫的时候,对这批蒙古人画了一个大大的饼,可登基后就耍赖了,朵颜三卫一生气就跑到塞外玩自治了,因战力强悍,无人敢惹,后被也先灭族。

这支部队却一直被保留下来。

二,五军营。

皇帝大营所在的主力部队,马步混编。

朱棣迁都北京后,在朱元璋设立的48卫基础上增设至72卫。

分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称为五军。

五军营是皇帝指挥的主力部队,人数在各个时期不等,总体规模保持在十数万以上。

这支部队是从各个地方征调的汉家精锐,统一在京师驻防训练。

三,神机营。

这支部队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大明王朝的第一支火器部队。

步兵3600人,配属火器。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配属160门野战炮。

是世界上第一支专业使用热兵器的特种部队,比欧洲类似部队早出现近一个世纪。

三大营是朱棣建立完善的大明最精锐的野战部队。

驻防时,五军营操练阵法,三千营练习突进,神机营训练枪炮。出征时,皇帝大营居中,五军营分驻,内为步军,外为骑军,神机营于旁设营。

战时,神机营于阵前开火,3600名配属火器的步兵,1200人为一列,依次发射装填,160门野战炮远程射击,之后神机营退开,三千营突进作战,五军营最后列阵跟随行进。

闲谈明成祖——朱棣

强大的国力,优良的装备,先进的战术,三大营互相配合,在朱棣的统一指挥下,蒙古人是望风而逃。

朱棣就是这样与蒙古人对话的,一开始说:我来打你了。接着到后来,就问:你在哪?

蒙古人听懂了,听得很明白,发展后最后,基本是看见大明的军队,蒙古人就远远地躲开,连一战的欲望都没有。

配合三营的作战习惯,从朱棣开始,大明开始完善所谓的“宣大防线”,重兵团,大集团军的军事防御部署开始出现。

争论不休的八股取士

很多人一提到八股文,就是一顿唾弃。说它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是封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利器。这点我承认。

科举这套东西,始于隋唐。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于唐朝的“帖括”。所谓“帖括”,就是概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到了宋代,发展成了“经义”,这不同于唐代专重记忆注疏原文,而是发挥对经文意义的理解来写文章。

到了明代,从朱元璋开始,经过朱棣等人的改良,最终形成了八股的格律定式。

八股文很难,难到如果你没有花十几年功夫去钻研,很难写好。这东西,就有点像现在小孩子学的奥数,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但在升学考试择校的时候又一定需要。

闲谈明成祖——朱棣

八股文的写法,文体具体之类,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百度,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在古代谁学八股最拼命?

想要摆脱命运的 寒门子弟。

明朝是一个鼓励子承父业的朝代。如果你父亲是公务员,国家也鼓励你当官,有专门的途径对这些封建官二代们开放,类似训练班。

而寒门子弟呢?只有科举。只有去比拼八股文。

封建王朝的官二代们疯了放着捷径不走,苦读十几年去学八股文考科举。

但这是泥腿子出生的寒门子弟上晋的唯一出路。

一个大山里出来的孩子和一个市长儿子去比策论?市长家里每天的谈话氛围和内容是什么?山里娃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八股文其实是偏向寒门子弟的。

明朝科举考八股除了给寒门子弟提供上晋途径,替朝廷取士外,还有另外一层深意。

用下层寒门子弟的新鲜血液去稀释就官僚贵族的文官集团。

明朝的皇帝们为了和大臣们斗,真的用尽心思。终于有一天,旧官僚们发现挡在自己和皇帝之间除了《大明律》,锦衣卫,还有一批泥腿子出身,意志坚定,智商高绝的科举出生的文官。

虎父怎会有犬子,为什么最后朱棣选择了朱高炽

朱棣是发动靖难起家的。一个抢了自己侄子皇位的人,对帝国继承者是否能够稳定地过渡权力自然十分看重。

当时朱棣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长子朱高炽,另一个是朱高旭。

朱棣最终选择朱高炽为太子,应该有以下几点的考量:

一.朱高炽宽厚,继位后不会对手足开刀。而朱高煦常年征战,性情骄纵,朱棣在位时已多有不法之举。朱高旭在勇武方面很像朱棣,但是治国仅仅靠勇武是不够的。

二.朱高炽监国经验丰富。朱棣常年在外领兵,都是朱高炽留守监国,相应地朱高炽也是朱棣几个儿子中政务能力最强的一个。

三.朱棣也的确很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虽然朱高炽体弱肥胖,但朱瞻基却生就一副神武模样,很小的时候朱棣就把朱瞻基这个孙子带在身边调教,给人感觉是朱棣想跳过朱高炽直接让孙子继位。解缙的“好圣孙”,说的就是朱瞻基。

四.成法,立嫡。这点我们放在最后,和朱元璋朱棣谈法律,其实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不过也算是个缘由。

闲谈明成祖——朱棣

老谋深算的朱棣,通过一些列综合考量,不轻易以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帝国的继承人,也可谓煞费苦心。

最后,我们引用《明史》对朱棣的评价: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