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明代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的“北京保卫战”,当瓦剌军队在京城外纵横时,明军“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并非于谦个人的独断,而是当时军队守城的常规动作,不存在正确或错误的问题。

明代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我还要说明的是:于谦时为兵部侍郎,即兵部副长官,长官尚书死于土木堡之战。于谦作为兵部侍郎,长于军事,敢于担当,颇受“受命于危难”的景泰帝的信任,但于谦作为六部卿贰,并没有决断之权,他还受制于内阁、司礼监太监。总兵。即便在后来,作为少保兼兵部尚书、深得皇帝倚重的于谦,也没有那样的权力。这是明朝政治的特殊格局决定的。所以,无论明军采取什么方式守城,皆不可归功或归罪于他。

明代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下面再具体地说“出城迎战”与“坚城死守”的问题。事实上,当瓦剌人在北京四郊劫掠时,明军在数量上是远远超过瓦剌的,而瓦剌骑兵作为一种破关而入、深入内地的突袭力量,兵力不会太大,他们也没有能力围攻庞大的北京城。瓦剌人长于骑射,主体是骑兵,机动性很强,无论是在口外草原,还是华北平原,风驰电掣,防不胜防,缺点是没有大型攻城器具,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对北京进行合围,或猛攻其一面。瓦剌人攻入京畿后,除了在京东一带掳掠外,主要兵力在城西游击侵扰,从未向高大的城池发起攻势。而明军在探知敌人主力方向后,一边大力整顿京兵,一边出城布阵,有针对性地把主力兵团在城西几个门布防,并且与瓦剌军展开了一次小规模的野战。明军作战,依靠布阵,骑兵是其最大的短板。因为骑兵严重不足,宫中许多有马的宦官纷纷请缨,入军报效。这几百名宦官骑兵忠勇之气可嘉,可是缺乏作战经验,当两军接战时,宦官未接号令,先动起来,发起冲锋,导致阵脚摇动,被瓦剌趁势一冲,明军就撑不住了。幸亏有一部明军前来接应,瓦剌军望见明军旗帜后,便暂时后撤。可见,瓦剌人由于人数不占优势,就是与力量不是太强的明军对阵,他们也表现得较为谨慎,在北京袭扰一段时间后就主动退兵了。

明代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从所谓“北京保卫战”的经过来看,明军根本不存在“坚城死守”的问题。

通过了解明代的众多战例,也不难发现,“坚城死守”少见,而“出城迎战”为多见。比如在明初的靖难之役中,官军进攻燕王朱棣的老巢北平(北京),朱棣便率军出城十余里迎战,在外围击破耿炳文大军;后来朱棣奔袭辽东,官军趁机再次进取北平,由于主力远出,城内燕军不敢出城迎战,于是采取婴城固守之策,直到朱棣率师回击,大破官军。当朱棣两次重挫官军后,开始向南经略,主要的攻坚战,是围攻孤城济南,此时官军的策略,就只是坚守不出。明代京畿,在中期曾两次被漠北骑兵突入,一次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另一次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两次都是明军在城外布防,而不是只守坚城。

明代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在许多战例中,当敌人来袭时,除非城池太小,或敌我力量太过悬殊,实行坚壁清野,一般来说,都会主动派兵出城迎战。迎战包括两种,一是向外进击,与敌交锋,这在边塞特别常见,有时边军甚至会出城数十里,与敌移动接战(需要大量骑兵);一是发挥步兵及火器的优势,在城外布阵,以阵法御敌,而不是依托城墙御敌。

明代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古代守城不易,如果优势敌军,集中兵力,猛攻一门,城内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在城头施展开,很容易破城。所以相对于片面防御的“坚守危城”,出城迎战,挫敌于远方,才是更主动的守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