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明代北京保衛戰,于謙為何選擇“出城迎戰”而非“堅城死守”

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的“北京保衛戰”,當瓦剌軍隊在京城外縱橫時,明軍“出城迎戰”,而非“堅城死守”,並非于謙個人的獨斷,而是當時軍隊守城的常規動作,不存在正確或錯誤的問題。

明代北京保衛戰,于謙為何選擇“出城迎戰”而非“堅城死守”

我還要說明的是:于謙時為兵部侍郎,即兵部副長官,長官尚書死於土木堡之戰。于謙作為兵部侍郎,長於軍事,敢於擔當,頗受“受命於危難”的景泰帝的信任,但于謙作為六部卿貳,並沒有決斷之權,他還受制於內閣、司禮監太監。總兵。即便在後來,作為少保兼兵部尚書、深得皇帝倚重的于謙,也沒有那樣的權力。這是明朝政治的特殊格局決定的。所以,無論明軍採取什麼方式守城,皆不可歸功或歸罪於他。

明代北京保衛戰,于謙為何選擇“出城迎戰”而非“堅城死守”

下面再具體地說“出城迎戰”與“堅城死守”的問題。事實上,當瓦剌人在北京四郊劫掠時,明軍在數量上是遠遠超過瓦剌的,而瓦剌騎兵作為一種破關而入、深入內地的突襲力量,兵力不會太大,他們也沒有能力圍攻龐大的北京城。瓦剌人長於騎射,主體是騎兵,機動性很強,無論是在口外草原,還是華北平原,風馳電掣,防不勝防,缺點是沒有大型攻城器具,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對北京進行合圍,或猛攻其一面。瓦剌人攻入京畿後,除了在京東一帶擄掠外,主要兵力在城西遊擊侵擾,從未向高大的城池發起攻勢。而明軍在探知敵人主力方向後,一邊大力整頓京兵,一邊出城佈陣,有針對性地把主力兵團在城西幾個門佈防,並且與瓦剌軍展開了一次小規模的野戰。明軍作戰,依靠佈陣,騎兵是其最大的短板。因為騎兵嚴重不足,宮中許多有馬的宦官紛紛請纓,入軍報效。這幾百名宦官騎兵忠勇之氣可嘉,可是缺乏作戰經驗,當兩軍接戰時,宦官未接號令,先動起來,發起衝鋒,導致陣腳搖動,被瓦剌趁勢一衝,明軍就撐不住了。幸虧有一部明軍前來接應,瓦剌軍望見明軍旗幟後,便暫時後撤。可見,瓦剌人由於人數不佔優勢,就是與力量不是太強的明軍對陣,他們也表現得較為謹慎,在北京襲擾一段時間後就主動退兵了。

明代北京保衛戰,于謙為何選擇“出城迎戰”而非“堅城死守”

從所謂“北京保衛戰”的經過來看,明軍根本不存在“堅城死守”的問題。

通過了解明代的眾多戰例,也不難發現,“堅城死守”少見,而“出城迎戰”為多見。比如在明初的靖難之役中,官軍進攻燕王朱棣的老巢北平(北京),朱棣便率軍出城十餘里迎戰,在外圍擊破耿炳文大軍;後來朱棣奔襲遼東,官軍趁機再次進取北平,由於主力遠出,城內燕軍不敢出城迎戰,於是採取嬰城固守之策,直到朱棣率師回擊,大破官軍。當朱棣兩次重挫官軍後,開始向南經略,主要的攻堅戰,是圍攻孤城濟南,此時官軍的策略,就只是堅守不出。明代京畿,在中期曾兩次被漠北騎兵突入,一次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後,另一次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兩次都是明軍在城外佈防,而不是隻守堅城。

明代北京保衛戰,于謙為何選擇“出城迎戰”而非“堅城死守”

在許多戰例中,當敵人來襲時,除非城池太小,或敵我力量太過懸殊,實行堅壁清野,一般來說,都會主動派兵出城迎戰。迎戰包括兩種,一是向外進擊,與敵交鋒,這在邊塞特別常見,有時邊軍甚至會出城數十里,與敵移動接戰(需要大量騎兵);一是發揮步兵及火器的優勢,在城外佈陣,以陣法禦敵,而不是依託城牆禦敵。

明代北京保衛戰,于謙為何選擇“出城迎戰”而非“堅城死守”

古代守城不易,如果優勢敵軍,集中兵力,猛攻一門,城內再多的兵力也無法在城頭施展開,很容易破城。所以相對於片面防禦的“堅守危城”,出城迎戰,挫敵於遠方,才是更主動的守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