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序言:

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以后,俨然是把朝堂政务都揽收到了自己手中,虽然此举对“中央集权”极为有利,但无疑也加重了统治者自身的负担。可是到了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这份“负担”却显然并没有那么“沉重”,即便明成祖时常出征在外,无暇处理政务,但朝堂政务却并未因此而松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因为明成祖设立了一个“内阁”机构,这才让他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在开疆拓土之上。——《明史·太祖二》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明太祖朱元璋示意画像插图

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正月戊戌,左丞相胡惟庸谋反”,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也正式宣告爆发,虽然很快就被明太祖朱元璋给压制了下来,以胡惟庸“及其党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伏诛”而告终。——《明史·太祖二》

但这次事件的爆发,无疑给明太祖敲响了一个警钟,“中书省”已然势大,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如若再不进行改革的话,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面临一个“丞相专权”的结局,十分不利于政权的稳固。

但此时的明朝正是政权未稳、急需休养生息之际,如若改革过于“大刀阔斧”的话,一方面会大大增加统治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极有可能会导致官僚集团的利益受影响,继而使官员产生不满情绪,反而得不偿失。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明朝官员示意画像插图

故而,在权衡利弊之下,明太祖朱元璋于同年下发了一道诏书,宣告“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废除了由来已久的“中书省”及其所属的丞相等官职,并由他自己全权接管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明史·太祖二》

<strong>顾名思义,就是六部的政治事务不再移交给“中书省”的丞相处理,而是直接呈交给当朝统治者处理,一方面相对减少了统治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没怎么影响到官僚集团的利益,使其不至于产生不满情绪,同时还能让明太祖朱元璋得以进一步促进“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系的完善。

属实称得上一举多得。但此举的局限性也很明显,无疑会大大加重统治者自身的负担。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明太祖处理奏章示意剧照插图

明太祖“罢中书省”加重统治者负担

在明太祖废除“中书省”之前,这些政务本该由“中书省”进行处理,而“中书省”除了“丞相”官职以外,还有着“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等诸多官职,其下属官更是不少。——《明史·职官一》

但废除“中书省”以后,这些本该由众多官员共同处理的政务全都堆积到了明太祖一人之手,大家说明太祖他能扛得住吗?必然是不能的,更别提他还有其它的军国大事需要处理。

毕竟不管怎么说,明太祖终究也还是一个人,肉体凡胎,精力必然有限,所以在面对全国那堆积如山的政治事务之时,难免就会有些力不从心。

故而,疲于应付大量政治事务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就只能是“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并让这几个辅官“

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顾名思义,就是让这四个辅官担任“顾问”角色,辅佐明太祖处理政务,但政务处理方案的提出,以及最终的决策权依旧还在明太祖的手上。——《明史·职官一》

明太祖自己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朕政有未周,化有未洽,访近臣而求士,故召尔等来朝”,这无疑就是明太祖“罢中书省”后统治者负担加重的表现之一,置四辅官也只是为了能在他处理政务之时,为他指出不足之处。——《明太祖宝训·卷三》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明成祖朱棣示意画像插图

明成祖忙于御驾亲征

不过这里同样存在一个问题,明太祖执政的洪武年间受政权未稳,急需休养生息等因素的影响,除了针对“北元”残余势力的八次北伐以外,几乎就再也没有太大的军事行动。

而且这“八次北伐”明太祖也并未御驾亲征,均是坐镇朝堂监理朝政。可反观明成祖朱棣,自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之役”结束后,以藩王身份登基的他第一件事就是将“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重新恢复到了洪武年间的政治格局。——《明史·成祖一》

<strong>也就是说,受“靖难之役”以及“篡权称帝”等因素的影响,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初,同样面临着一个急需稳固政权、休养生息的政治格局,这在无形中就和明太祖朱元璋处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但明成祖朱棣却并未像明太祖一样亲自坐镇朝堂执掌朝政,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亲自统兵在外征战,赫然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明成祖御驾亲征示意画像插图

就好比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以北征诏天下,命户部尚书夏原吉辅皇长孙瞻基留守北京”,这是朱棣的第一次御驾亲征。——《明史·成祖二》

继而又分别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月、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九月、以及永乐二十二(1424年)年正月等先后五次御驾亲征,而且每次出征都还是动辄数十万大军的大战役。

以至于明成祖最终驾崩之时,都是在行军的路上,“至榆木川,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辛卯,崩,年六十有五。”——《明史·成祖三》

这还没算其它明成祖没有御驾亲征的战争,诸如南征安南、以及针对倭寇的“望海埚大捷”等战役,虽然不用出征在外,但需要处理的军务定然也是不少。

可想而知,明成祖在军中的时间绝对是少不了的,可在军营中的时间多了,势必就无法再像明太祖那样全权总揽政务。总不能在战场上一边奋勇杀敌,一边还拿着一支笔批阅奏章吧?很明显就不现实。

那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能在身处军中的同时,还能对朝堂政务实现切实的掌控,使其大权不至于旁落于他人之手的呢?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编修杨士奇示意画像插图

明成祖设立内阁

原来,早在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登基称帝不久后,就下诏命“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寻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故俨同入直,并预机务”,正式设立了对明朝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内阁”制度。——《明史·成祖一》

且让这些阁臣“预机务”,使内阁有了“议政”大权,如此一来,有了这些内阁阁臣助阵,明成祖在处理政务之时自然也就变得更为轻松,再也不复明太祖执政之时那般忙碌的景象。

很多人可能就会问了,明太祖劳心劳神的废除“中书省”、以及丞相等官职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央集权”,可明成祖却俨然是将“议政权”又再次还给了官僚势力,岂不是又回到了原点吗?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内阁阁臣示意画像插图

其实不然,固然明朝后世的内阁权势日益尊崇,且手握大权,但在明成祖设立内阁之时,内阁阁臣虽说权力变大,但同时也是有着诸多限制条件的。

  • 首先第一条,就是“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顾名思义,就是一些编写、检查、以及讲解的官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明史·职官一》
  • 再者就是“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换言之,就是不设立这方面的机构官职,内阁阁臣也不能随意对其它政治机构发号施令。这也就意味着此时的内阁阁臣也就只是一个“兼职”项目,还算不上实打实的权力机构。——《明史·职官一》

这种种限制条件都足以表明,在明成祖设立内阁之时,内阁固然拥有了议政权,但实则还是无法切实的参与到朝政的处理过程当中,依旧扮演着“顾问”一类的辅助角色,且直属于皇帝统辖,与官僚体系并无太大瓜葛。

并且,其中还隐藏着明成祖的另外一层意思。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明成祖时期“三权分立”框架示意图

明成祖借“内阁”营造“三权分立”之势

而这层意思,便是明成祖想要借助“内阁”来与“六部”构建“三权分立”政治格局的诉求。

顾名思义,明成祖是想把原本该由“丞相”所拥有的决策权、议政权、执行权再次分割,决策权由当朝统治者掌控,议政权由内阁掌控,而执行权则交由“六部”掌控。

<strong>因为在明成祖的眼中,不管“内阁”权力再大,明朝象征皇权的“决策大权”依旧还是在他自己的手中,换句话来讲,就是不管“内阁”怎么议政,只要皇帝不愿意,那内阁就无法影响到“皇权意志”。

如此一来,在六部提交奏章后,当朝统治者会先大概看一遍,然后会挑选出一些比较重要的奏章交给“内阁阁臣”,并让他们提出“解决意见”,继而再反馈给统治者决定是否可行,如若可行便可以正式下放给“六部”具体执行。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宋朝二府三司制度示意框架图

从而让这些机构能够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甚至是互相牵制,显然对明成祖巩固政权是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的。

历史上类似的案例也属实是不少。

就好比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再比如宋朝“二府三司制度”之中的“枢密院”、“中书门下”、以及“户部、度支、盐铁”三司。就都是一种“三权分立”,且互相牵制的政治格局,纵然分立的权力属性不同,但原理是一致的。

而明成祖的这套体系显然更容易实现对官僚权力的限制和掌控,因为他自己就切身的参与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当中,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

这也就意味着明成祖不但可以通过营造这种“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来实现他减轻统治者政治负担的目的,与此同时,亦是可以通过这种表面放权,但实则还是为了集权的形式来进一步促进“中央集权”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明成祖御驾亲征示意画像插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难发现,明成祖之所以能在御驾亲征之余,还能够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掌控,属实与他设立“内阁”是脱不了干系的。

因为设立内阁后,明成祖在给内阁施加限制的同时,就相当于达成了将“决策权”、“议政权”、以及“执行权”三权分化的条件。

使得“内阁”在诸多限制之下,也就只能具备“议政”大权,并不能对明朝“六部”进行任何的干预,同时亦是无权进行“决策”。“六部”也同样如此,除了“执行权”以外,再也无法对其它权力进行干预。

如此一来,只要明成祖手中的“决策权”不授意,那就算“内阁”再“议政”,也只能是停留在一个“议政”的层面,更别提更进一步的“执行”了。

这也就使得明成祖御驾亲征之时,只需要找一个人来“代行皇权”,便可以有效的保证“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而这个人就是皇太子,明太祖往往会在出征前让皇太子监理国政进行决策,即史书上所记载的“

命皇太子所决庶务”。——《明史·成祖二》

极为有效的避免“皇权旁落”于官僚之手不说,还能尽可能的避免皇太子出现太大差错,导致政权根基受到损伤。


明成祖出征在外,为何还能保证政务不松懈?明成祖:我有内阁助阵

司礼监秉笔太监示意画像插图

当然,还杜绝了皇太子在坐镇大后方之时,趁机“鸠占鹊巢”、独揽朝政的可能,毕竟只有“决策权”不是吗?也就相当于明宣德年间出现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固然身份不同,但当时承担的职责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代行皇权。

再加上明成祖御驾亲征往往都会带着大量兵马,这在无形中就又对“皇太子”形成了一个震慑。使其只能老老实实的代行“皇权”,履行决策,赫然是预防皇太子趁机夺权的双保险。

正是在这种种原因的综合之下,才最终导致明成祖朱棣即便是御驾亲征、开疆拓土,也能够有效的保证朝堂政务不松懈,从而形成“军事、政治”双管齐下的政治格局,为“永乐盛世”之盛景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内阁”作为这套政治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重要节点”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显然对明成祖完善统治体系、稳定政权、促进社会发展等多方面都具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