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當前疫情對各行業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2020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衝亂了庚子年新年的喜慶,也打斷了中國社會發展匆忙的腳步。這是一份意外的考卷,擺在我們所有人面前,每個企業,每個城市,每個鄉村,每個組織,上到廟堂高官,下至黎民百姓,無一例外,無一倖免。

如今,疫情還未看到盡頭,防控阻擊戰硝煙瀰漫,可各行各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已經清晰地在面前,這場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既是突如其來,令人措手不及的,又會是長期而深刻的。


淺析當前疫情對各行業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疫情影響行業的主要表現

當前疫情將對中國經濟社會,包括各行各業造成重大影響,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站在行業層面,導致該行業發展出現困境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點:

一是整體需求萎縮;

二是生產要素(如勞動力資源)大量減少或成本上升;

三是政策性影響。

當前服務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個,如酒店旅遊餐飲等。也有部分是因為第二個原因,如快遞、家政服務等。而暫時的政策性限制人員流動加劇了許多企業的困境。製造業的困境大致是從下游逐漸向上傳遞的。比如疫情造成國內服裝需求減少,於是服裝行業面臨困境;然後困境傳遞給紡織業,再傳遞給紡織機械等。其他行業也大致如此。疫情還會顯著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從而進一步加劇我國許多下游企業的困難,並逐漸向中上游企業傳遞。

疫情影響行業的三個階段站在此時此刻,我覺得疫情對各行業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疫情高峰期。從疫情引起全社會關注重視到全線嚴防,全力死守,直到疫情高峰過去。這個階段可能在三個月左右,從今年春節前夕到之後的兩三個月裡。這期間表現為一切為了防控阻擊疫情,人員流動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嚴格禁止,相當部分企業還不能正常運行,相當部分企業員工在家辦公。大中小學延遲開學。

第二階段是疫情緩解期。或者因防擴散有效,或者因找到特效藥,或者因病毒的毒性衰減,總之疫情高峰確認過去,各類病例減少,傳染大風險過去。這個解凍緩解階段大概也要半年時間,估計會延續到今年年底。這期間絕大部分企業陸續正常復工,學校正常開學,人員在城內和城際的流動逐漸放開。

第三階段是疫情消除期。這時疫情已經遠離人們生活,各種針對疫情的防範措施已經解除,社會秩序和人們心態恢復正常。各階段對行業發展的不同影響。

第一階段正在發生著,可稱為“對行業的當期影響”。

在這期間,傳統服務業幾乎完全停擺,酒店旅遊業幾乎全部停業,交通餐飲業也是苟延殘喘,很不規範,運行越多虧損越大,處在被動運行階段。在相當一部分城市,絕大部分傳統服務業如餐飲、快遞、外賣、家政等從業人員來自城外,在這期間這些行業難以全面恢復運行。有一部分企業難以為繼。製造業也會因為用工困難,成本上升,訂單減少而陷入困境,勉強開工維持或者處於半停滯狀態。當然也有些例外而得到迅猛發展的。如醫藥醫療和醫療器材等行業,會得到短暫的刺激性發展。

第二階段大概在兩個月左右之後出現,為期在半年到一年,可稱為“對行業的短期影響”。

然而在這個階段,一方面政府對人員流動的管控還適度存在,另一方面大部分國人依然保持著謹慎心態,雖然工作生活開始正常,但一時不會恢復原先的習慣。比如不願意上街吃飯,抑制旅遊衝動等。所以這時期絕大部分傳統服務業處於恢復性狀態,但業務規模在三個月到半年裡還難以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即便它還活著的話。

同時需求萎縮已經波及到更多的服務業和製造業,可能出現全方位的蕭條狀態。當然,政府會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舉措,全國範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會繼續進入高潮,與之相關的行業會得到激勵;新型戰略性行業如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也會繼續得到資本青睞而持續發展;甚至房地產業也會在一定範圍內得以增長。

第三階段大概會在一年後出現,可稱為“對行業的長期影響”。

這時絕大部分需求都恢復正常。不過許多行業在過去的一年裡經歷了重新洗牌,好的企業彎道超車,脫穎而出;當然也有相當一批企業沒能看到明年的春晚。有些行業在疫情中鳳凰涅槃,通過轉型升級獲得新的發展。有幾個動向值得關注。一是在線教育可能大規模興起。由於之前兩個階段的影響,在線教育的優勢進一步凸顯,無論新型辦學機構還是傳統辦學機構如全日制大中學,教學雙方越來越適應各類線上教育的互動形式,從而有可能使在線教育成為主流教育模式之一。

二是產業互聯網平臺可能獲得大規模發展,進而改變一些行業的價值鏈和商業生態形式。面對未來一年裡許多行業裡中小企業生存困難的嚴峻挑戰,會有一批先行者搭建互聯網平臺,為這些中小企業解決採購、銷售、信息乃至融資等一系列問題。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這些平臺可以(至少在短期內)大大降低那些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政府也會樂見其成,積極扶植這些平臺的發展。嚴冬過後是春天。十多年前“非典”過後,中國的互聯網經濟乘勢而起,電子商務等一大批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許多行業裡,又何嘗沒有那場疫情逼迫的“功勞”呢?

今天面對新的疫情,有黨中央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只要我們撐過眼前這一段難熬的日子,就一定能看到許多行業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