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我關注過國外幾個有意思的實驗,在文章開頭簡單概括幾個。


1.“野獸實驗”:1939年,有22名孤兒被送去實驗室,其中有10位小孩是天生口吃,他們被分為四組,管理生活起居的研究者不斷否定正常孩子的說話,而鼓勵口吃患兒,兩年後,一名孩子逃離為此實驗劃句號,而此時被否定的6個正常孩子已經成為嚴重口吃。


2.“娘娘腔男孩實驗治療”:一名五歲小孩因為從小有“娘娘腔”的行為,父母同實驗者一起對他進行“同性戀”矯正,鼓勵他做“男孩的事情”,責罰他的“女孩行為”,20歲時男孩向媒體表明自己是同性戀,38歲上吊自殺。


3.有人拿監獄死刑犯做實驗,在死刑時沒有告訴他,而是用電擊模擬了疼痛,再用假血撒下模擬傷口流血,過一會就他真的去世了。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先介紹到這裡,具體情節有興趣自己百度。畢竟是一篇影評,要扯也得扯電影。這次說的電影講述的也是真實發生的、在“殘忍實驗”排名有一定地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2010年,有位大神出版了一本書,中文譯名為《路西法效應》,講述作者本人在1971年進行的一項實驗,把招募來個幾個斯坦福大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模擬犯人,一組模擬獄警,進行為期兩週的模擬生活實驗。實驗完全模擬真實的監獄生活,以至於真正的警察開著警車把他們從家帶去監獄進行實驗。但才過了六天,實驗就被迫終止了,因為這些學生已經進入到了角色當中,獄警用暴力威脅犯人,犯人崩潰到了極限。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本片改編自這個實驗的真實過程,情節有微小的調整,但基本還原。整部電影節奏就像是幾萬裡的深海下,一層一層看不見的漩渦不停地、慢慢的、毫不退讓的逼近,加上緩慢的懸疑電子配樂,一個音符一個音符蹦出來,推動敘事,讓觀眾看起來十分壓抑。而在前面的電子樂和黑暗畫風的鋪墊後,矛盾慢慢爆發,臨界到終點時,鏡頭幾乎全部使用特寫,特寫角色麻木的表情和僵硬的動作,幾乎用特寫講述完了最後的這一次激烈“碰撞”,效果可以,缺點是演員關係交代不清,直觀感受很混亂,加重了觀眾的“不舒服感”。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相當諷刺的一點是,在這一週的監獄實驗裡,有較大反應的都是“囚徒”一方,近視卻不允許戴眼鏡,一些小癖好全部被同化,情緒崩潰的他們進行的一些反抗都沒起作用,因為“獄警”一方的行為得到了研究者的許可,並且為他們“支招”,挑撥關係讓囚徒不團結,以便對付某一個人。於是獄警的行為越來越過分,但他們卻表現的相當“稱職”,符合這個角色,並且在角色中迷茫。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影片發展到最後,其實所有人都變成了實驗的對象。扮演獄警的孩子發洩和支配別人的慾望不斷被實現,而對象,就是這九個扮演囚徒的孩子。正如一個離開的黑人研究者說的,他在支配別人行為,掌握他們思考的時候,有一種快感。這種快感,是罪惡的深淵。入戲最深的那位“警長”,在影片結束的時候,就是宣佈實驗結束之後,還傻傻的問了一句,那我們都能得滿分嗎?薪酬是不是都可以拿?看到這裡,我才想起來,他們只是單純的學生。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我曾經跟別人說,如果我有錢了,我要去拍一部紀錄片,記錄不同文化階層和經濟階層都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小孩。可是突然發現人都是一樣的,不論年齡性別,除了從基因裡得來的那一點微妙的性格,在脫離了社會關係和社會責任之後,就是個赤條條的孩子,在暴力裡服從,在挑唆中默認,差的就是那麼點基因裡的性格。比如“囚徒”其中有一位學生,剛開始挑釁獄警,後來教唆朋友一起反抗,最早崩潰的也是他;而另一位則逆來順受,承受能力高。在這些脫離的社會關係的平等人當中,突然給予一些人很高的權利,比如扮演“獄警”的學生們,才一個星期,他們濫用暴力直到瘋狂,還逼迫囚徒性交。他們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忘記了身份,深深沉迷於這場遊戲。可這些,是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實驗。他們的悲劇,是實驗研究者促使的,而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勤奮,愛財,或者潔癖......你的三觀是身邊什麼樣的人悄悄促使的?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最後,建議不要深夜觀看這部電影,因為影片極其充滿負能量,看完很震驚,會想很多,然而並沒有.........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少種可能——淺析《斯坦福監獄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