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一切思想家的最終追求

人性——一切思想家的最終追求

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


人性——一切思想家的最終追求


就世界的本質而言,世界是立體和多維的。而就人類的世界而言,世界又是圍繞著以人為核心的、立體、球形、多維的一個環境。因此,對於以人為研究核心的思想家而言,必然是一個多層次的。

嚴格意義上講,思想家層次的分類,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而只有研究內容與人的距離之分,與人的共性和特性之分。也就是說,思想家的層次,是因其研究內容距離人的遠近,是屬於人的普遍性,還是特殊性來分的。之所以在本文中給予思想家的分類,是為了方便本文的重點描述。

基於以上的觀點,本文重點就影響人類歷史發展的幾大關鍵思想家:耶穌基督、穆罕默德、釋迦摩尼、老子、孔孟,進行闡釋。在這裡,要注意的是,思想家和教派是不同的概念,不要混為一談。

耶穌基督思想的核心是一個“愛”字。愛,包含了仁、義、禮、信,以及大部分的智。無仁、無義,產生不了愛;無禮,顯示不出愛;無信,證明不了愛;無智,發展不了愛。而仁、義、禮、智、信,都是人性基礎上的人的社會性表達。

穆罕默德的思想核心是一個“友”字。友,乃平等之結果,尊重之表現,對等之表達。沒有人性,何來平等?沒有人性,何來尊重?沒有人性,何來對等?

釋迦摩尼思想的核心是一個“悟”字;主要路徑是戒、定、慧。戒,就是戒除人的動物性;慧,就是明白人性;定,是一座橋樑,一種剔除動物性,認識和彰顯人性的方法。一付衣缽,不留盈餘而四海周遊,就是要深刻體會、領會動物性和人性的差異與區別,從而得到人性的深刻認識,繼而達到人性的昇華。無人性,不可能成佛!佛,乃人性的昇華。

產生不了愛;無禮,顯示不出愛;無信,證明不了愛;無智,發展不了愛。而仁、義、禮、智、信,都是人性基礎上的人的社會性表達。

老子之“道”,核心“自然”,本質“和諧”。其內容不僅僅只限於人類社會,而是涵蓋整個宇宙。動物世界,是夜以繼日你死我活的環境,是惶惶不可終日的心理感受,何來和諧?只有人性的世界,才懂得什麼是和諧。因為,和諧的基礎是仁、義、禮、智、信、愛。而這些都是人性的產物,是人性的表現形式。

至於孔孟之儒(非董仲舒君臣父子之儒),核心仁義禮智信,自然都是根植於人性的彰顯。

其它專科思想家,就更是圍繞著人存在的方方面面進行的分析和論述。不管其出發點是怎樣,最終都是從不同的角度,直接或間接地揭示了人的動物性和人性的不同走向,從而讓後人擁有一種對比,擁有一個參考,建立了一個評價的體系和標準。從這個對比、參考、評價的體系中,使人類認識到文明的基礎,文明的要素,文明的危害,文明的前景。。。。認識到人性在人類文明中的核心重要性,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

寫於 2010.08.09

錢浩成:生於1963,未來學者,獨立自由人士。

知天命,行人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