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张鼓峰事件是指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苏两国之间围绕着张鼓峰、沙草峰这两个高地爆发的的一场局部军事冲突。这场规模不大的战争最终以日军战败而告终,可以说这次冲突是日苏两国于1939年爆发的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日军向张鼓峰地区集结部队

张鼓峰又名刀山,俄语称“扎奥泽尔纳亚”,意为湖对岸高地之意,海拔155.1米。东南约2.5公里处是中、俄、朝三国的交界处。沙草峰位于张鼓峰西北2公里处的中国境内,海拔77.1米,日苏两国因为边境线问题围绕着张鼓峰和沙草峰这两个弹丸之地展开了激烈争夺。

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日军向张鼓峰阵地发起冲锋

1938年6月底,苏联突然出兵占领了张鼓峰,在山上构筑防御工事,布置铁丝网。日本人认为,苏军占据张鼓峰就等于拥有了可以控制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战略要地。对日军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这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日军已经深入中国腹地,正准备全力攻打汉口,为了避免与苏联的冲突,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采取不诉诸武力的方针,而是想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解决。7月20日,日本驻苏大使重光葵向苏联政府强烈抗议,要求其撤出张鼓峰,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苏方负责。然而苏联并不是当时软弱的中国,面对日方的严厉指责,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这样强势答复日本:‘任何威胁吓不倒莫斯科’。眼看外交和谈即将破产,日苏双方都加强了军事备战以应对可能即将到来的军事冲突。

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日军防御阵地

苏联为了加强战备,派出边防军10余人在7月初就开始在张鼓峰西坡构筑防御阵地,到了7月11日又进行增兵到40余人。7月20日上午,苏军又派了10名边防军在沙草峰构筑了防御阵地。苏联境内沿线公路上军用汽车急增,波谢特港也开进了30多艘运输舰,不停地向张鼓峰地区输送战备物资。

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被击毁的苏军装甲车

7月30日起,日苏双方开始围绕沙草峰、张鼓峰等高地进行反复争夺,并不断增加兵力。7月31日夜12时,日军在朝鲜的洪仪里向张鼓峰开炮,日军一个大队于凌晨4时40分攻占了张鼓峰。另一个大队在炮火掩护下于晨6时攻占了沙草峰。8月2日至8月6日战斗最为激烈。苏联远东军司令布柳赫尔调集重兵,在大量飞机、坦克、重炮的掩护下向日军发起猛烈反攻,8月6日傍晚,苏联步兵第四十师夺回了张鼓峰。日军并不甘心失败,出动全部参战兵力,在夜间向苏军发动袭击,又重新占领了张鼓蜂。

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日军重新占领张鼓峰高地

但是在这5天的恶战中,日军受到苏军飞机、坦克和重炮的沉重打击,伤亡惨重。加上天公不作美,连日暴雨、洪水泛滥,大桥被冲毁,清津至罗津港的铁路、公路由于被苏军轰炸而运输中断,苏军又占领了水流蜂,控制了通往朝鲜的大桥,从而截断了日军陆上后勤补给线,苏军太平洋舰队也在日本海严密封锁着图们江口以阻止日军水陆运送给养。日军被包围在张鼓峰上,兵力、物资得不到补给,陷入了绝境。

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苏军坦克装甲部队

此战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而苏军向张鼓峰一线地域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在军事实力上苏军具有碾压性的优势。日军大本营为了不扩大事态,命令日军在张鼓峰、沙草峰一带坚守防线,不得越境进入苏联境内,并且对使用战斗机也加以控制。这样,军队数量,军事装备本来就处于劣势的日军第十九师团完全陷于苏军优势火力攻击的险境中。再继续打下去的话日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苏军在坦克掩护下向日军进攻

迫于压力,日本不得不主动向苏联提出停战请求,由于苏联也没有扩大此次战斗的打算,所以在8月10日夜,苏日双方很快就在莫斯科签订了张鼓峰停战协议。由于日苏是在谈判桌上达成协议,所以日本不必以战败者身份撤离战场,保住了日本国家及军队的脸面。8月11日,苏日双方正式停止战斗。苏军实际控制了张鼓峰及沙草峰,日军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领土维持现状不变。

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被遗弃的苏军重机枪

在张鼓峰事件中,日军伤亡超过1400人,其中战死526人,苏军则阵亡了792人。张鼓峰事件,苏军迅速击败了日军,占领了张鼓峰,向日军展示了其超强的军事实力,给予了日本法西斯及伪满洲国极大的武力威慑,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本关东军的南下,间接地支援了中国抗战。

张鼓峰事件:日本苏联两国诺门坎战役的预演

日军在收殓战死者遗体

日本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民族,张鼓峰的惨败牢牢印刻在每名参战日军心中,复仇的欲望从未停息,此战日军是以寡敌众,以劣势装备迎战武装到牙齿的苏军,然而却给苏军造成了比自己更大的伤亡,在此次冲突中日本大本营因为害怕战争的扩大所以并没有使出全力对战苏联,因此日军对此次战败并不服气,这也为1939年日苏之间爆发的诺门坎战役埋下了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