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贏脫貧攻堅建好“人才庫”

進入2020年,在脫貧攻堅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的基礎上,我們吹響了決戰決勝的衝鋒號,向“貧困的最後堡壘”發起了總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時刻越要響鼓重錘”。面對深度貧困人口如何脫貧的“硬骨頭”,面對“人才匱乏”的突出短板,著力強化鄉村專業人才培養,為廣袤的鄉村和“決勝脫貧攻堅”培育“精兵強將”,變“輸血”為“造血”,變“短期脫貧”為“長盛不衰”,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

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結構,導致農村人口單向流入城鎮,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人才匱乏”一直是“老大難”。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幫扶單位等深入一線,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農村人才匱乏的瓶頸。但一旦這種扶持性幫助撤離,缺乏生存技能的貧困戶就有返貧的極大風險。因此,建好“人才庫”,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至關重要。

建好“人才庫”,要打造“主力軍”。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打贏脫貧攻堅戰,“幫”與“扶”是外因,而內因正是要激發廣大貧困戶的內生動力。讓貧困戶變“技能戶”,既符合“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的發展趨勢,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舉。要用好教育扶貧,不讓一個貧困戶子女上不起學、就不了業,為“人才庫”打好基礎;要用好培訓政策,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年齡,結合貧困戶興趣特長,一人一策精準提升技能水平,讓貧困戶變技能人才;要用好激勵政策,隨著國家對鄉村人才技能評定的鼓勵,讓一大批鄉土人才享受改革紅利,成長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建好“人才庫”,要用好互聯網。藉助互聯網,依託“雲課堂”,疫情期間,雲端指導,讓科技培訓不掉線。這種“人不下去”的“技術下鄉”,在疫情防控與統籌春耕備耕、脫貧攻堅中發揮出了非常好的作用。可以說,網絡的這頭,是一大批專家教授的專業優勢,網絡的那頭,是田間地頭的農忙場景。運用好互聯網,通過線上線下對接,讓農科院校的思想庫、智囊團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把脫貧答卷融進果實裡,真正發揮出人才、技術在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引領作用。

自古論治道,常患無人才。決戰脫貧攻堅,打的是“人才戰”,既要靠奉獻、靠情懷,更要靠政策、靠扶持,讓更多的人願意紮根鄉土,在聚人氣中打造一支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從而甩掉貧困帽走上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