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腫瘤的分子靶向治療?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細胞受體與增殖調控的分子水平對腫瘤發病機制影響研究越來越深入,以細胞受體、關鍵基因、調控分子為靶點的治療開始進入臨床,人們把這種治療稱之為“分子靶向治療”。

1.分子靶向治療特異性,針對性和有效性較強。

2.患者耐受性較好。

3.毒性反應相對於其它化學藥物較低,在腫瘤的治療中取得很大的成效。

4.可將癌症變為“慢性病”,同時又避免了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

三、常見的靶向藥物

1.單抗類藥物,如西妥昔單抗、帕尼單抗、利妥昔單抗等。

2.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伊馬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3.多靶點小分子靶向藥物,如索拉非尼、拉帕替尼、凡德他尼、舒尼替尼AG-O13736等。

4.抗血管生成類藥物,如血管內皮抑素、沙利度胺、PTK787等。

5.其他小分子靶向藥物,如硼替佐米、CCl-779等。

1998年10月美國批准曲妥珠單抗用於治療轉移性乳腺癌,可使約四分之一的難治性乳腺癌患者得到有效治療。為Her-2陽性腫瘤患者帶來了希望。

甲磺酸伊馬替尼是第一個特異定位於分子改變的抗癌藥物,對慢性髓性白血病有卓越療效。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貝伐單抗用於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療效顯著。使腫瘤治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西妥昔單抗是第一個特異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單抗,在EGFR陽性腫瘤中發揮出色的抗癌活性,是第一個獲准用於頭頸部腫瘤治療的藥物。

厄洛替尼是第一個被證實可延長患者生存期的EGFR抑制劑,厄洛替尼治療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可延長其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

索拉非尼可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在晚期肝癌的治療上被譽為突破性的進展和里程碑,開創了肝癌靶向治療的新時代。

五、多靶點藥物不斷出現

大多數實體腫瘤都是多靶點、多環節的調控過程,阻斷一個受體或靶位不一定能阻斷所有的細胞信號傳導,多靶點藥物簡化了治療程序,代表了靶向藥物新的發展方向。

2006年美國批准了3種新型多靶點藥物上市,分別是索拉非尼、凡德他尼和舒尼替尼。引起腫瘤界對多靶點藥物的廣泛關注

難治的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從索拉非尼治療中獲益,是腎癌治療中的一個重大進展。舒尼替尼的療效已在腎細胞癌和胃腸間質瘤(GIST)中得到證實。進一步推動了分子靶向治療發展。

六、待解決的問題

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已取得了長足進步,過去很多腫瘤無法治療的腫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明顯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在這個領域仍有很多向題有待研究、探討和解決。

1. 需要建立療效評價體系和評估手段。分子靶向藥物是細胞穩定劑,多數患者還不能完全或部分緩解,只是暫時的病情穩定和生活質量改善。

2. 大多數分子靶向藥物客觀有效率不高,僅有3%~5%,除少數藥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伊馬替尼之外,多數要與化療聯合使用,達到協同作用。

3. 目前仍在尋求分子靶向藥物恰當的用法,給藥的途徑、最佳時機和給藥方法等。特別是同化療藥物如何合用?同步還是序貫使用?

4.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的針對性、靶向性和有效性待提高。積極尋找預測療效和毒性的分子標誌物。分子靶向藥物並非對所有患者都適用,如何篩選對患者的最佳治療問題極待解決。

5.應高度重視分子靶向藥物的毒性,如皮疹、腹瀉、心血管毒性等。綜分析種族、性別、生活習慣、環境條件等對分子靶向藥物療效的影響,從而優化藥物的選擇。

6.價格昂貴,費用太高。

七、結束語

腫瘤的分子靶向治療方式上必須採用揚長避短、互補增效,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治癒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在治療中尤其要應用中醫中藥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用中藥的柔性,對腫瘤採取圍、追、堵、截、準、狠、快的治療方法。

隨著人類基因組學中功能性基因組以及腫瘤基因組的深入瞭解,結合高通量藥物篩選等手段的有效應用,分子靶向藥物在腫瘤的治療會發揮更突出作用。但綜合治療仍然是腫瘤治療中的最佳選擇方案。


如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生民康健首席專家 高明啟

什麼是腫瘤的分子靶向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