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次的父母,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做這4件事

父母的高度決定了孩子未來發展的眼界和平臺,所以很多父母都想在孩子面前表現得更好。

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正面的,積極的,正能量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記得曾經有一部電影叫《當幸福來敲門》,爸爸失去工作後帶孩子睡在公共廁所裡,但是依然讓孩子有信心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微笑的度過每一天。

這個父親的形象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高層次的父母,會教育孩子以外,在孩子面前,也會注意自己的形象。

高層次的父母,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做這4件事

我們會發現他們在孩子面前有這四件事情是堅決不會做的。

第一,對孩子發牢騷,抱怨生活。

把工作上生活中瑣碎的煩惱,所產生的情緒,釋放到孩子身上。這一類的家長把自己的情緒當做垃圾一樣,發洩到孩子身上。

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產生,是不是因為我導致父母,的生活如此勞累辛苦。會變得不自信,懷疑自己。在長大了以後,也無法熱愛生活。

世間萬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常想一二。我們父母應該,在孩子面前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面對生活的榜樣。而不是因為瑣碎的事情就發牢騷,抱怨生活。

當情緒發洩出去後,事情並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壓力。牢騷和抱怨會像低氣壓一樣,滿滿的盤旋在家庭的氛圍當中,讓周圍的人都喘不過氣來。

高層次的父母,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做這4件事

高層次的父母會在回家之前就把所有的工作和生活瑣事拋擲腦後,用全新的姿態來面對孩子,這樣孩子也會報以同樣的態度來回報你。

第二,對孩子說謊。

有些家長經常會對自己的孩子說謊。比如孩子晚上睡不著覺,他就會說再不睡覺,外面的大灰狼就會把你叼走。

再比如說,孩子想去遊樂場玩,家長覺得麻煩,這時候他會說遊樂場裡有一個大怪獸。這一類的事情不勝枚舉。想想我們生活中這一類的家長,是不是特別多?

而高層次的家長都會實事求是的把孩子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和孩子討論問題。遇到同樣的情況,孩子晚上睡不著覺,家長就會說,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呀?幫孩子把心中所想說出來,孩子很快就會進入甜蜜的夢鄉。

高層次的父母,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做這4件事

比如說孩子想去遊樂場,家長也會問他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個星期,想休息一下,我們改天再去可以嗎?我們可以用商量的語氣代替說謊,因為說謊會讓我們為了一個謊而不停地圓謊,走進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中。

第三,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有些家長性格比較衝動,遇事特別著急,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進入爭吵的狀態。這種性格說的好聽一點是比較直接,說的難聽一點是情商不高。

任何事情如果可以商量,就儘量不要吵架,如果實在是要爭吵,一定要避開孩子。不要覺得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我們知道很多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當中有很多受到父母早年頻繁爭吵的童年陰影。

高層次的父母一般不會在孩子面前吵架,有問題就把問題擺在桌面上商量。也可以通過家庭會議來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其中,幫忙一起解決問題。

高層次的父母,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做這4件事

這樣不僅增添了親子關係的融洽性,也讓夫妻關係得到昇華。

第四,當著孩子的面一直玩手機。

隨著現在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手機,很多的家長就更加肆無忌憚的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我們知道一個人專注力的形成,主要是在童年時期,這產品在他的生活當中佔據很重要的位置,或是很長的時間,都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形成。而且父母作為孩子言傳身教的對象,更應該注重這些生活當中的細節。

高層次的父母,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做這4件事

高層次的父母一般不會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一定要高質量的陪伴。不是孩子做作業或者玩遊戲,你在他旁邊一邊拿著手機,一邊陪他玩。而是應該利用難得的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遊戲。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高層次的家長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