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鄉愁就叫《渣豆腐》

渣豆腐,這個名字讓許多人有點犯暈。究竟是豆渣還是豆腐?!其實這道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萊品既有豆渣,又有豆腐的成份在內,是一種連渣帶豆漿在內的混合物,人們叫渣豆腐真是恰如其份。有的人沒有吃過渣豆腐,甚至連這個名字也沒聽說過。但對於一些山區人民對這種食物還是比較喜愛的。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稱呼和做法也不不盡相同,做出來的這種渣豆腐味道和口感就會各不相同。

做渣豆腐的主要原料離不開大豆和綠色蔬菜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把大豆開發出各種各樣的美食,最有名的就是豆腐。豆腐和豆腐的再加工製成品流傳到世界各地,成為人們喜愛的食物。

渣豆腐是大豆製成品中最原始,也是加工方法最簡單的。製作渣豆腐的大豆,最好用新鮮的,陳放的大豆時間越長,口感效果越差。菜葉儘量選用不帶菜梗的。

因我曾在大巴山插隊七年半,也就是說,吃了七年半的渣豆腐,即使是走出了大山,也經常吃到渣豆腐。人民公社集體生產勞動中,山區習俗,每年在玉米鋤二道草時,各生產隊都會舉行巜 薅鑼鼓草》活動。生產隊集體都要負責一頓午飯,渣豆腐就是幾十個人就餐的主打菜。

在大巴山地區,從東到西,包括陝西南部、四川北部、神農架,都是渣豆腐的盛行地區。就連湘鄂山區、雲貴川山區的廣大地域也都是渣豆腐的流行地。

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員流動大,一大批人走出山區,遷入城市落戶。人雖然住進了高樓大廈,山珍海味擺上了餐桌。但人們卻無法忘記曾經在山區吃過的獨具地方特色的種種美食,特別是在衣服、食物陣陣的復古風下,年紀稍大點的就會時時懷念起渣豆腐來。人們不僅僅是品鑑渣豆腐的美味,更多的是一種鄉愁,一種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有需求就有市場。許多餐館,包括一些較高檔的餐廳也推出了渣豆腐這道家常菜。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是餐飲行業的經營之道,不願意在渣豆腐製作的配料上進行改進。

我們自家經常製作渣豆腐,沒有了石磨,就買了多功能食品粉碎機。為了使渣豆腐適合更多人的口味,我們對渣豆腐的原材料作了改進。

原料:

大豆或黑豆(二選一)70%

核桃仁10%

花生仁或腰果仁(二選一)10%

松籽仁或葵花籽仁(二選一)10%

牛皮菜葉、萵筍葉、油麥菜、青菜葉(選一)

加工方法:

核桃仁用開水燙後剝皮,不去皮也可,但渣豆腐略有澀味。

菜葉洗淨瀝乾水份,切碎備用。

大豆、花生仁、松籽仁洗淨,加入核桃仁用冷水浸泡六小時以上至完全發脹。

加入佔泡發後豆類總量40%的水,用食品粉碎機加工成如砂狀的細粒。渣豆腐原料不可以磨成糊狀,會嚴重影響口感。

因渣豆腐容易糊鍋,宜用不粘鍋為好。原料內加入鹽、菜籽油,菜葉。大火燒開,改小火再煮40分鐘至熟透。渣豆腐在烹煮中極易溢出,需專人守護。烹煮過程中不可攪動,攪散了的渣豆腐就沒有了靈魂。

調料:

紅油豆辦、香辣醬。也可用香菜洗淨切碎,加鹽、油辣子、味精、雞精、花椒油、芝麻油、蔥花、蒜泥拌勻。

一盆透著醇香,清爽的渣豆腐令人食慾大開。不知你們喜歡這道鄉土菜嗎?歡迎留言評論。

原料

有一種鄉愁就叫《渣豆腐》

食品粉碎機

有一種鄉愁就叫《渣豆腐》

油麥菜

有一種鄉愁就叫《渣豆腐》

香菜

有一種鄉愁就叫《渣豆腐》

加入油鹽菜葉烹煮


有一種鄉愁就叫《渣豆腐》

燒開後小火烹煮

有一種鄉愁就叫《渣豆腐》

自制調料

有一種鄉愁就叫《渣豆腐》

上桌

有一種鄉愁就叫《渣豆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