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位于浙江兰溪市的长乐村古称“上坑庄”,传说朱元璋率大将胡大海攻占浙东时,率军路经上坑庄,屯兵月余。他见此地民风淳朴,百姓勤于耕作,生活其乐融融,于是由衷地感叹道:“此实常乐之村也!”自此以后,“常乐”之名得以延续,最后演变为“长乐”。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关于长乐村的传说很多,而长乐村与刘基(字伯温)也有一段佳话。元朝末年刘伯温与宋濂先后辞官回乡,一路从江西经衢州到兰溪,并写下了一首诗《自衢州到兰溪》。此后7年,刘伯温的行踪未见史籍记载,而据推测,刘伯温极有可能是经好友宋濂的介绍隐居长乐村教书为生。在长乐的《金氏宗谱》里面,还记录了刘伯温所写的一首诗《望云》:“忆昔西湖睹庆云,王毫贯顶动星文。烛微早已征休瑞,革命方知佐圣君。香火重参龙象窟,烟霞久负鹿麋群。赤松黄石今安在,徒倚莲台帐久曛。”传说刘伯温在长乐望云楼望云观天象,分析天下大势,认为朱元璋是一个明主,于是在长乐村中依七星形状挖了七口古井助朱元璋打下婺州(金华),长乐村也就此成为明太祖朱元璋反败为胜的开国福地。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望云楼雕刻华丽、后进两层厅尚保存完好,其历史价值被称之为“江南黄金屋,一楼值千村”。如今望云楼的墙上还绘有朱元璋与众部将在此议事的画像,记载当年朱元璋与一代国师刘伯温、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在此研判天下大势的情景。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长乐村布局深受风水及理学思想的影响,街巷如树枝交错分布,主要由一条横向古驿道和三条纵向古街组成,是江南较具代表性的古村落。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耸立在主街口的明代进士牌坊是古村的标志建筑之一。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金大宗祠建于明万历年间,是长乐村金氏家族的总祠,在全村的建筑中占据最高的地位。整个建筑恢弘壮观,气势非凡,前面是一座很高大的古门楼,上悬“百代蒸尝”匾额一块,寓意春夏秋冬四时都要祭祀祖宗,还要代代相传。门头飞檐翘角,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大宗祠正门矗立着一对块头巨大的青石抱鼓。祠堂建筑风格稳重,抬眼望见恢弘的正厅,可以窥视感受到建筑当年的宏大气势。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长乐村是金姓族人的聚居地,其十一世祖金履祥是著名理学大家、一代名儒,也是闻名遐迩的浙东学派的中坚人物,被称为“北山四先生”之一。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象贤厅建于明景泰年间,是村中最大的古建筑,为金氏族人聚会举办活动的场所。据说堂名“象贤”是宋濂所取,意为“子孙须象祖先之贤”,宋濂是理学大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在厅堂内,可以看到很多有关理学字词的牌匾。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人生镜,就是一句富含理学思辨的哲语。人生就像一面镜子,外在的人事物就是我们心境的反映。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长乐村有一种建筑形式叫“楼上厅”,底楼不接待客人、二楼则高敞迎接贵客。如今这里的楼上厅摆放着十八般兵器,似乎想让人领略当年朱元璋大军兵戈战场的样子。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院内天井四周梁柱粗壮高大,雀替、横梁上雕刻精美,古人善于在方寸之间,刻画活灵活现的人物花鸟及走兽。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象贤厅的嘉会堂里还有朱元璋与刘伯温、宋濂议事的造像,以纪念宋濂与刘伯温在长乐与朱元璋的相会。

浙东古村长乐福地,朱元璋在此得福,刘伯温曾隐居于此……

村中间有日塘、月塘,其形成原因也与刘伯温的风水治理有关。

在长乐村,穿梭于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古建筑群中,犹如翻阅历史画卷的演变。当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关于金氏族人的荣耀、朱元璋的立基大业、刘伯温的神秘风水等丰富的民间传说,这些历史传说与古意盎然的建筑相交织,形成了一种神秘风水的长乐“福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