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在历史上,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朱元璋:“吾之子房也。”民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蔡元培:“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除了凭借旷世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智谋,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大明天下外,刘基的文化造诣也非常之高。在文学史上,他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史》评:“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一般,开国元勋很少有善于文墨者。比如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但是其写作水平实在很低;比如房玄龄。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可其笔墨水平也仅限于写写官方告示。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刘伯温画像

而刘基受过儒家优秀的系统教育,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文化层次非常高;同时,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当时的乱世之中,他规划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政治蓝图,大明朝初建的框架,很多都是出于刘基之手。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作为大明朝的开国元勋,他的一生精彩绝伦。从卫元的官员、痛恨农民起义,到隐居青田、著书明志,到投入朱元璋大营,反对元朝统治,再到国家初创、鞠躬尽瘁,最后却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他早已深知宿命的安排,却毅然决然走下去;他明知到头一场空,却仍能坚守自己的情操和抱负。身处乱世,应当以何为志?我们来看一看刘基这位大谋臣在大时代里的沉浮抉择。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是刘基在元朝官场为官的最佳诠释。

元末的官场,对于汉人出身的官员,是充满了深深地恶意的。

当时的人们,被划分为四个阶层:蒙古人最高贵,色目人第二,汉人第三,南人最下。所谓南人,是指元朝最后征服的原宋朝统治下的以汉人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刘基是属于“南人”之列的。所以,刘基以“南人”的身份在官场,是受到排挤,打压的。

为官,在那个时代,是读书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正途。所以,他走上了科举取士的道路。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出身官僚世家的刘基,14岁进郡学,习《春秋》;17岁拜在名儒郑复初名下,攻读理学;23岁,考中进士,当时他的老师当着刘基老爸的面说:“这个孩子以后的前程不可限量,一定为会为你家光耀门庭!

踏进了官场,就相当于入了一口大染缸,或多或少,总会沾上染缸里的原色。而刘基可能是个例外。1336年,年仅26岁的刘基走马上任江西高安县丞。他为官清正廉明,因打击权贵而声名远播。29岁时,复审一起人命案件,因尽改原判,得罪了之前判案的法官,被降职。30岁,因同同僚意见分歧而被迫辞官。

不久升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多次上书弹劾御史失职,受到御史大臣重重阻挠,激愤之下再次辞职。隐居在浙江临安,每天与西湖和酒为伴。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10年左右光景,方国珍在浙江台州举起大旗加入了农民起义的大军。腐败的元朝政府,只能被迫启用刘基为江浙省元帅都事,镇压农民起义。

对于初期的农民起义,刘基是仇视的。他毕竟是属于地主阶级的,从小享受着身为地主阶级的特权,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再是个好官,也无法真切体会到底层老百姓的艰辛和绝望。

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饥不择食...,种种苦难的描述,只有真得经历过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否则,对于旁观者来说,也仅仅是书本上的成语而已。

刘基体会不到。所以,他把农民起义军比作“群妖”,比作“盗贼辈”。有诗云:“至今盗贼辈,啸众如蜂蚁。”对于,群妖盗贼辈,只能暴力镇压。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但是,元朝廷,对于农民军的态度,是能招安即招安的。

这种态度给了某些农民军可乘之机。比如有些起义军头头啊,就纠结一帮人,以起义之名,行无赖之事,起义是假,通过招安获得实际好处为真。

所以,当起义军头头方国珍携带大量珍宝钱财要买通刘基招安他的时候,刘基果断拒绝了。

方国珍呢,也不放弃,此路不通走彼路。他绕开刘基,竟然派人跑到元朝的首都去贿赂朝中重臣,下招抚诏。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吧。自己明明起义了,一旦瞧见形势于自己不利,就想着法地让朝廷招抚自己。

方国珍这条路子走通了,刘基却因此被扣上了“失天子悯念元元之至意”的罪名,朝廷还撤了他的职。刘基气得要自杀,幸得好友门人阻拦。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近欲陈而无阶兮,退欲往而无路。”自此之后,他的一腔报国无门的苦闷只能向山水,向诗词。

之后,农民起义军愈演愈烈。元朝又再次被迫启用刘基,命他“招安山寇吴成七等”。刘基自募义军,采取剿抚兼施的办法,血腥镇压了那些拒命不服的起义者。后来因镇压有功,要论功行赏。然而当报到朝廷时,朝中当权者又找了借口让他丢了兵权。

至此,刘基算是彻底看清了元朝的嘴脸,也看到了元朝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于是他置元世祖像于案上,北向而拜曰:臣不敢负世祖皇帝,委实因为走投无路。之后逃归老家青田,时年1356年,他已经46岁。

他在如此被歧视的官场,经历了四起四落,在这个循环当中他终于认识到了:要报国,在元朝朝廷是行不通的。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如今的刘基已经不像年轻人一样冲动了。他要冷静下来,认真思索今后的路如何走?如今,是被他之前斥为“盗贼”的天下。已经历经世态炎凉的他深知:元朝政府已经穷途末路,最终会被新的王朝所取代。而这新王朝的主人很大可能会出现在目前的起义军当中。

而此时的他,是有士大夫的固执和骄傲的,他无法放下身段去投入起义军的怀抱。索性采取静观时变的办法。回归老家青田,他一方面集中乡里的义军自保,一方面可以静下来整理自己的政治思想,总结元末经验教训,为新王朝的建设做准备,这全部体现在他的著作《郁离子》中。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书中不仅集中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刘基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基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此后,在辅佐朱元璋创建明朝的过程中所提的各种策略均与这本著作所述的思想一脉相通。

当刘基不断提升打磨自己专业度的时候,朱元璋的大军也打到了他的家乡。朱元璋早就仰慕刘基的学识,派人邀他出山。刘基却犹豫不决。后来,友人陶安和宋濂也来信来劝,他的母亲也劝他出山。于是,在至正二十年三月,刘基雄心勃勃地离开青山到达应天。时年50岁。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50岁,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然是风烛残年。但是对于刘基来说,前50年只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之后便是厚积薄发的开始。

刘基遇上了朱元璋,刘基的才能得以发挥最大化;朱元璋遇到刘基,从此朱抛弃了野路子的农民军打法,走上了正规军的路子,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这是历史上最经典的cp组合,开国皇帝和军师。正式开启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操作。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那时,朱元璋并不是最特别的存在,相反,他处在被两面夹击的尴尬境地。

就在这个时候,刘基来到了应天,朱元璋的大本营。老朱迫不及待地召见了他。刘基也在此时呈上了《实务十八册》,详细讲述灭元兴邦的大计方略。朱喜出望外,以上宾之礼待之。

刘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了“打破被两面夹击”的破局方针。当时,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三股势力呈夹心饼干的状态。而朱元璋就是那个夹心。如果两块面饼干一同发力,夹心就会被压得扁扁的。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朱元璋

刘基分析了张士诚和陈友谅的性格和军事特点。张士诚胸无大志,属于保守派,只要朱不去抢他的地盘,就不会构成威胁;陈友谅则地处上游,拥有精兵豪舰,属于激进派,需要提防。如若先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必全军出动;如先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则不会援手。

朱元璋听后大喜:“先生神机妙算!”

刘基第二件事,就是在对抗陈友谅的战役中,出谋划策,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当时要论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陈友谅,也是最有可能称帝的那位。

所以,当1360年,陈友谅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朱元璋的部下都是心惊胆战的。很多人主张投降或弃城逃跑。刘基则主张:先斩了主张投降或逃跑的。现在敌人志骄气盛,可先诱敌深入,再派兵伏击。朱元璋采取了建议,结果大获全胜。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危难关头,刘基总是寥寥数语,便能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让人眼前一亮。

所以,即使在刘基回家葬母服丧期间,每每有军事大事,朱boss总是派人来求教于他。可见,刘基在boss心中的重要性。在刘基的扶持下,最终在鄱阳湖战役中,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鄱阳湖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陈友谅号称60w大军,朱元璋才20w大军。最终却是优势一方陈友谅中箭而亡。

日后,朱元璋对刘基的儿子刘璟说:“他的天文,别人看不懂...鄱阳湖厮杀一片,他都有功。

陈友谅一死,朱元璋东取张士诚,so easy!之后北伐中原,遂成帝业!这大致上都是按照刘基的部署来的。哦,对了,其中还有一个需要纠正的问题,那就是朱元璋需要“正名”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儒家文化中有一个“”与“”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也是很多开国皇帝明明草莽出身,却总喜欢七拐八绕地一定要和某个朝代的皇室或者圣人扯上关系的原因。比如刘备就是一个卖草鞋的,却自称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

正名,是道德和政治的双重需要!朱元璋当时尊小明王韩林儿为帝,他的名则是下属。而小明王韩林儿虽然是傀儡,但是却占据了一个“帝王”的名份。朱元璋再怎么厉害,表面上也在是为小明王打江山。

所以,当刘基提议要除去小明王,朱元璋则顺势采纳了建议,找了个机会偷偷地把韩林儿沉入水底。刘基在朱元璋建立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大的作用。但是如果说没有刘基,那就没有朱元璋的大明天下,那也是不对的。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试想从古到今,拥有惊世之才的谋士也不少,他们远比皇帝聪明有远见的多,为什么却甘愿做皇帝的孺子牛?那是因为谋士们深知:他们和皇帝是一个组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自要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同时要密切配合,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谋士善谋,与之相伴而来的缺点则是不善决断。他们可以为辅佐的主人提出N种可能性,但是具体走哪条路,则需要一个拍板的王者。而善于决断的王者需要有大气魄,需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

谋士借的是君王的善断,君王借的是谋士的善谋,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霸业。比如范蠡之于勾践,张良之于刘邦,诸葛亮于刘备,房玄龄之于李世民。这种类型的组合,一般在创业阶段,两人亲亲我我互诉衷肠;在创业成功之后,谋士的下场向来都不是特别好的。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因为那些开国君王们太了解谋士的能力了,这对于那些猜忌心特别重的皇帝来说,总是个隐患。 也许,刘基在投奔朱元璋那刻起,也已经预料到自己最终的归属。但是他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归隐山林,做一个乱世中的隐士不好吗?但是为什么明知山有虎,还向虎山行?

我想,对他来说,唯有这条充满危机的道路,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梦想和生命相比,他选择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大明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

1367年,刘基被封为太史令,制定《戊申大统历》;之后制定历法,为洪武三十年所颁《大明律》之张本。

1368年,刘基依据“民困必须苏,用兵不能少”的需要,吸取古时军屯法和府兵制之长处,创建军卫法。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封刘基为诚意伯。

此时,随着政权的日益稳固,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内部矛盾暴露出来。淮西集团相当于朱元璋的老乡会,基本上都是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这一集团武将居多,且人多势众。主要成员包括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以及常遇春等人。以李善长为首。浙东集团,主要是以刘基为首的江浙一带的后来归附于朱元璋的文人们。这些文人文化素养都很高,深谙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在朱元璋创业后期和建国之初,他们为天下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淮西集团是一帮打天下的人,浙东集团主要才能在于治理天下。朱元璋看到了这一矛盾,且看到了两大集团各自的优缺点。于是,利用两大集团的矛盾,以达到势力的平衡。

▲一次谈话,刘基道出了要制约和除掉开国功勋武将的原因。最终却把自己兜进去了。

刘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处理朝廷大事的。

刘基性格刚强,秉公执法。

有一次,李善长(明朝第一位宰相,开国元勋之一)因过失受谴,御史趁机弹劾,刘基反为他辩护;还有一次,李善长亲信李彬由于贪欲伏法,李善长去说情刘基不允,并且刘基判决:即杀之。可见,刘基做事从来是对事不对人的。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刘伯温剧照

包括在“谁为宰相”这是事情上。李善长罢相之后,朱元璋给出了三个人选,询问刘基的意见。

三人分别为:刘基的好友杨宪,汪广洋,以及胡惟庸。刘基均投了否决票。朱boss未听劝阻,还是选用了三人,最后都出了问题。而在这件事之后,胡惟庸却记恨上了刘基,在之后给了刘基致命一击。

当然,刘基为朱氏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所以,1371年,刘基便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还乡。

刘基回到青田后,深居简出,谢绝一切官府来往,每天只是饮酒下棋,从不谈自己的功劳,以免引起大boss的怀疑。但是明箭易躲,暗箭难防。当时左丞相胡惟庸暗中唆使地方官吏上疏诬陷刘基,说他找到了具有王气的风水宝地,想据为己有做墓地。

刘伯温:明知狡兔死走狗烹,为何还要执意走下去

朱元璋非常迷信,再加上本就对刘基狐疑,于是夺取了他的俸禄。刘基大俱,慌忙间赴京谢罪。事后留在京城,不敢回乡,积忧成疾。

1375年,刘基卧病在床,朱boss见他已经没有威胁了,便允许他还乡。三月份到家,一个月后就去世了。表面上看是病逝。直到铲除胡惟庸,胡党党羽为了自保,揭发了胡惟庸曾派医生毒杀刘基。

而当时的刘基是有察觉的。因为胡惟庸请了医生前来探病,刘基服用了开的药之后,觉得肚中有个拳头般的块状体。当时是报与了朱元璋知道的,但是朱元璋没有重视。又过了三个月,刘基病情转坏。朱元璋才遣使护送他回家。胡惟庸案发后,朱元璋曾对刘璟说:如今我才知道他是被奸臣暗算了。我要向天下公布他的好处。1390年,朱元璋颁诰,令刘基子孙世袭诚意伯爵禄。

这让我想起了《延禧宫略》里和亲王的死。和亲王因为谋反被抓,皇帝借海兰察之手,赐予他一杯毒酒,让他饮完即回府。和亲王的一句“看来皇上是让我病逝了”,道出了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