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人間詞話》: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

“入乎其內”指的是寫作者的文字能入其境,把你眼中的世界,生活中的一切化作最形象的文字,寓景於情,牽動著讀者的情緒,這些文字讓彼此之間懂得,感受得到或美或苦。

縱觀現在海量的信息和文字,入乎其內者多,引起讀者共鳴的文字並不稀缺。

一般的寫作者,都有一顆細膩而敏感的心,喜歡用文字表達對生活的喜怒哀樂,對世界的許多悲苦感同身受、為世間的不公鳴不平。

難得的是“出乎其外”的文字,那是能找到出路,看到光和希望的文字,就如一盞生活的指明燈,有了它,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方向。

記得有一句話:你想成為孩子的光,首先要自己活成太陽。

所以能做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寫作者,本身活著就像太陽一樣自帶光源。

《人間詞話》: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

王國維說:“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於此二事皆未夢見。”周邦彥是能入而不能出。

姜夔以後的詞人,對這兩種情況即使在夢中也沒見到過。

可見入乎其內容易,出乎其外不易。

“出乎其外”修煉的不是筆下功夫,而是出生入世的大智慧,華麗的辭藻能堆砌出來,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寬廣的胸懷裝不出來。

王國維猶喜歡蘇軾,我們能從蘇軾留給後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的超然,豁達,面對人生榮辱時的從容淡定。

《人間詞話》: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

《定風波》中的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讀來,讓人覺得人生什麼事都不足以懼。

蘇軾這一生屢遭厄運,一身才華總遭人妒忌,在朝當官,頻遭排擠。

43歲時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例行公事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文中“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把柄。

汙衊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禍心”,他對皇帝不忠,坐牢103天,幾次都差點被砍頭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

《人間詞話》: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

可我們知道的蘇軾,他唱著《水調歌頭》,自己做出美味的東坡肉,他是一代文豪,書畫家。

我們很難想象這個活得如此浪漫,瀟灑的詞人一生中竟有那麼多風波和沉浮不定,也許這就是真正的人生。

林語堂曾評價過蘇東坡: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人間詞話》: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你說蘇軾不懂混官場,造成一生顛沛流離,或者說他骨子裡的文人氣質讓他無視官場規則,崇尚為官之道,黑厚學之人對蘇軾嗤之以鼻。

但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寶寶姐說過一句話:不糾結的人生,會從容和快樂很多!

當你內心篤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麼取捨也不再困難,只要活出你想要的自己,內心快樂與滿足,這樣的人生很美好。

《人間詞話》: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

王國維在50歲時,留下一紙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甚至都不會再留戀一眼這世間的一草一木,就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他的死,引起世人無盡猜測。王國維短短的一生,完成了許多人幾輩子也不可能做出的成就,他這一生無悔矣,但究竟是不願再活下去了。

《人間詞話》: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

王國維說過:有時候,想從天空扯一縷雲,捻成畫筆,在世間留下我曾來過的痕跡。

他一生心血用於研究治學,哲學、美學、教育學、心理學,詞曲戲劇、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孜孜不倦地挖掘著人類千年歷史的文化珍寶。

郭沫若說:“王國維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一段異樣的光輝。”

我們敬仰這些大師,同時也敬佩那些在百年風雨中依然守得住寂寞的百歲老人,能好好活到老,依然笑得安然,這是不倦的一生。

《人間詞話》: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

真希望寫出春暖花開,面朝大海的海子,他真的是快樂的。

真希望在沙漠中也能綻放出鮮花的三毛,她真的感受到幸福。

入乎其內,出乎其外,願你一生無悔無倦,內心安然,笑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