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要論“經濟大蕭條”的可怕程度,最生動的例子,就是1929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對於經歷過那場危機的西方人,特別是當時的美國人來說,這場經濟危機,更像是飛來橫禍:1929年10月之前,作為經濟危機爆發地的美國,還是一片大好繁榮。美國經濟已是連續十多年高速增長,樓市股價全是狂飆突進,“分期付款”“超前消費”的呼聲甚囂塵上,有點閒錢的美國人,不是家裡屯了好些房,就是手裡捏著好幾支股票,天天做著發財夢。為什麼會有這“飛來橫禍”?後來的經濟學家們,早總結出一大票原因。但常被無視的一條,卻是危機爆發後,西方列強們的“甩鍋”醜態。美英法等西方強國,非但沒有“負責任大國”的覺悟,反而互相忙拆臺。美國率先提高了89種商品關稅,英法也紛紛跟風,“關稅戰”打的一塌糊塗。英國又從1931年起放棄金本位制,造成英鎊拼命貶值。美元也跟著貶,本來就悽風苦雨的全球經濟,這下加劇動盪。

如此做法,就好比大家同坐一條船,面對風暴來襲,卻是彼此互相搶,結果,當然是把所有人,一起往漩渦裡帶。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除了互相甩鍋,焦頭爛額的西方各國政府,也是毫不猶豫朝著本國老百姓甩鍋。比如美國總統胡佛,就一再鼓吹“自由經濟”,哪怕全國水深火熱,卻堅決拒絕政府幹預,全程當起甩手掌櫃。窮瘋了的英法各國,更是無視全國大批工人失業的事實,拼命削減失業補助金,並向老百姓徵收多種新稅。如此不作為或亂作為,叫本就空前的經濟危機,幾年間到了十分糜爛的地步。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如此慘淡年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就以家底最厚實的美國來說,美國兒童的童謠都在唱“華爾街拉響警鐘,美國往地獄裡衝”。真實的生活有多地獄?看上去穿著光鮮的美國“中產”們,冬天都是把報紙塞到襯衣裡禦寒,麻布片包起腿來當棉褲,工人工資天天暴跌,伐木工的工資每小時一毛錢,康涅狄格州100家工廠的工人,每週工資六毛錢。《時代週刊》哀嘆:“美國工人的工資已經壓低到中國苦力的水平了”。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困頓的生活,也讓美國人“住不起房”“讀不起書”,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各大城市裡,“房東攆房客”的景象隨處可見,美國小孩都發明瞭遊戲“攆房客”。全國有三十萬學生失學,老師們只能領八個月薪水,就這麼點薪水,領到的還常是政府的白條,上面寫著“大蕭條過後補發工資”的字樣。在芝加哥,一半以上的教師,都靠借高利貸維持生活。以1932年美國許多州的報告,有些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兒童,都處於嚴重營養不良的狀態。美國報紙上,一位小女孩的話,更成了這場經濟災難的辛酸註腳:“我很餓,可我們家是輪流吃飯,今天該我妹妹吃了。”

如此生活,美國老百姓也終於忍夠了,從1929到1932年,美國爆發暴動2700次以上。美國總統胡佛來底特律演講時,臺下民眾憤怒喊出“絞死胡佛”的口號。美國更先後有200萬農民發起暴動,艾奧瓦州的所有公路,都一度被憤怒農民封鎖。還有農民喊出激動宣言:“美國也應該來一場像俄國那樣的革命”。

正是這生死存亡般的局面,才令繼任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痛下決心,啟動了著名的“羅斯福新政”。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我們來講幾個故事和笑話來看看當時的慘狀:

1,顧客每購買高盛集團的一隻股票,就贈送手槍一支!

2,股災之後,紐約金融區掀起了一波自殺浪潮。高層酒店的服務員會向每位光顧的顧客詢問一個問題:您是來跳樓的,還是住宿?

3,不要給人隨便開門,因為門外乞討的可能是你以前的企業高管或者銀行經理人。很多白領會穿著西裝出門,然後再找地方換上破衣服乞討。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5,沒錢了,老百姓的生育率也在下降,在經濟危機期間,西方發達國家的生育率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以加拿大為例,這裡的家庭為例減輕負擔紛紛推遲生育或減少生育。拒不完全統計,至少有一半婦女在夫妻生活中採用了避孕措施。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大蕭條的結束

大蕭條持續了大約10年,對於美國來說,這個資本主義第一強國雖然經過羅斯福的努力國家早已逐漸恢復,但失業率還在15%左右,真正解決經濟危機的時間是珍珠港事件之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加入盟國對法西斯宣戰。為了打敗法西斯,美國開始總動員,大批青壯年參軍入伍。

工廠為了滿足前線的需求夜以繼日的生產,美國失業人口迅速下降到3%以下。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在韓國,午餐肉這種被美國兵嫌棄的軍糧成為當地人眼中的美味,時至今日已經發展為重要的特色小吃。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微觀上看起來是人性啊、自私啊、善惡啊之類的,但宏觀上就是一道宏觀經濟入門問題啊……為什麼不用經濟學的語言講一講呢?(又不是很難懂)

世界經濟為什麼會大蕭條,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這在上個世紀大蕭條之前,是經濟學界的主流觀點,也廣泛被資本主義國家政府接受。

然而,市場並不是像古典經濟學家假設的那樣是可以達到完全競爭的,在現實社會中,很多因素導致市場失靈,市場失靈的結果就是資源錯配——資本家賣不出去牛奶不得不倒掉的同時,窮人買不起食物不得不捱餓,這就是資源錯配的結果。

市場失靈也是一個很基礎的經濟學名詞,這裡我就不掉書袋了,大家想了解的自己查一下,市場失靈的原因和結果,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上都很清楚。

我就只講一下題目中『牛奶倒掉也不免費送人』的資源錯配的機理。

首先,大家要知道,現實中的市場有一個缺點,就是滯後性

假設,今年豬肉價格很高,大家都動心了,但你即使現在立馬開始養豬,那也至少要等幾個月之後豬才能長大。而幾個月後的市場行情,絕對不是現在的市場行情了。

大蕭條之前的美國經濟是怎樣的?各個產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期(或者說過熱期),各個產業都很繁榮,工人工資得以保障,消費水平上漲,那對牛奶等消費的需求就會程上升趨勢。所以,奶農有擴大生產的動機。

但我們知道,市場有滯後性,大蕭條來臨的時候,其他產業出現問題,股票暴跌,工人失業,對牛奶的需求降低,牛奶價格暴跌。但奶農短期之內,無法對即時的市場做出反應,因為他現在的奶牛數量和生產量,都基於之前對未來的樂觀市場局面的估計。他就算現在立馬減少生產(賣牛或者殺牛),也要等幾個月之後才能降下來產量。

那調整產量用的這幾個月呢?牛奶生產出來了,然後呢?這就涉及到市場不完備的另一個特點了

其次,市場還有個缺點,就是交易成本

大家要注意,在高度資本化和高度分工化的社會中,奶廠是不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消費者直接端著碗去養奶牛的人那裡打奶,那是小農經濟,跟我們講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沒有半毛錢關係。很多答主講的關於人性的故事確實精彩,但和美國上個世紀的大蕭條倒牛奶沒有關係)。

牛奶從奶廠到消費者手裡面,是有中間渠道和成本的。即使牛奶是免費的,消費者也不可能免費拿到牛奶。

為什麼呢?牛奶消毒、儲存、包裝、運輸、販賣,都需要成本。這些成本,都是加到最後消費者要付的價格裡面去的。哪怕資本家免費提供牛奶,運輸工人免費運輸,售貨員甚至都不要工資,那包裝盒總要錢的吧?儲存總要錢的吧?運輸車的汽油總要錢的吧?

當時大蕭條的時候,社會是怎樣的呢?工人普遍失業,沒錢;

就算奶廠白送牛奶,經過消毒、儲存、包裝、運輸、販賣這一系列程序,牛奶到商店裡的價格,工人仍然買不起;工人買不起商店的牛奶,那麼商店就賣不出去(這是句廢話);商店賣不出去牛奶,就不會進貨;商店不進貨,奶廠的牛奶就賣不出去;奶廠的牛奶賣不出去,就只能存著;儲存需要電(低溫),需要消毒,需要僱傭工人操作,都要錢的(而且存著也賣不出去,只會越存越多)……

所以,牛奶只能倒掉!

這就是由於市場的不完備性(滯後性和交易成本)導致的資源錯配的典型案例!

所以,牛奶寧願倒掉也不免費送人,是由於自由市場不完備造成的市場失靈的結果,說白了就是,奶廠的牛奶免費送人,工人也買不起,所以只能倒掉。

這跟資本家的陰謀、為了維持價格寧願不賣也要倒掉、萬惡的資本主義、人性的醜惡沒有一毛錢關係……

要是靠研究人性能解決問題,凱恩斯以及後來宏觀、新古典那批人,靠什麼吃飯……

前面的幾個故事都很真實,但如果故事能說明問題,要科學家幹嘛,要經濟學家幹嘛?何況,這根本不是什麼很難的經濟學問題。所以,希望大家看故事的同時,也能學一點經濟學的思維,其實經濟學思維思考問題還是很有用噠~

我再多講一點,凱恩斯以及他的後繼者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這裡不多展開,僅針對牛奶的問題)。資源錯配的根源找到了,就是市場不完備。那我們就讓政府去解決市場不完備的問題。

首先,市場的滯後性

對此,政府就要出面,給奶農前瞻性的信息,讓奶農知道,今年牛奶大漲價,並不能盲目擴大生產,否則明年大家都生產很多牛奶,奶價大跌,大家都受損——這裡又涉及很複雜的社會心理層面的博弈問題,比如,政府是否有足夠高的信譽。要是政府本身就沒啥信用,腐敗盛興,那麼調控就會出問題——你不讓我們擴大生產,是不是就讓你小姨子小舅子二姐夫三舅媽的廠子擴大生產,明年就便宜你們家親戚了。

調控還可以是另一種形式——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商店裡的牛奶不是賣不出去嗎?我政府花錢買全買了,買了我發給公務員加餐也好,發給窮人當福利也好,給學校當營養餐也好,哪怕是買了我政府倒掉也好(至少奶廠不會倒閉了,奶農和工人不會破產了)。

這就要求你政府要強啊……該拿錢的時候要拿得出來啊(經濟危機中牛奶真的是不值一提,花錢的地方海了去了,政府公信力和財力不夠真的撐不下去)。

只要政府想辦法幫奶農渡過這個過渡期,那麼接下來就好辦了。

其次,再說市場的交易成本這個問題

這個也是政府可以操控的。你可以補貼啊……消毒、包裝、儲存、運輸、售賣,你一環一環給它補貼,讓這個環節流通起來,讓交易成本降下來,自然而然,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說白了,還是要花錢的

有人說了,是工人失業買不起牛奶,為啥不給工人發錢讓他們買得起牛奶,盡給資本家補貼了?真是萬惡的資本主義啊……

大家先別急著罵,你們要看到——

工人為啥買不起牛奶?因為他失業了;

工人為啥失業?因為他的工廠倒閉了;

他的工廠為啥倒閉破產?因為東西賣不出去,所以資本家老闆只能縮減生產,大幅裁員。

奶廠,就是這個社會生產的一環。

只要政府能讓奶廠這個環正常運轉,那麼奶農和奶廠工人就不會失業,他們就有工資拿,有工資拿就消費得起其他商品。

同樣的,工人買不起牛奶,重要的不是補貼工人讓他們買得起牛奶,而是讓他們所在的行業這個環也運轉起來,這樣他們的工廠就不會減產裁員,工人就有工資拿,他們就買得起牛奶。

所以,宏觀調控,就是對由於市場本身出問題而轉不動的各行各業進行調控和補貼,讓它們都轉起來。只要各個環都轉起來,經濟就會正常運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