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是潛力股?孫正義選擇海外項目,最看重本土領導者能力

印度人NaveenTewari在接到電話後興奮不已,因為對方在電話那頭問他是否願意到東京去與孫正義先生聊一聊。但是Naveen的興奮在見到孫正義之後使被忐忑取代。

Naveen記得當時自己已經把項目講透了,PPT上再無新鮮的內容,可是坐在他對面的孫正義在整整四十五分鐘的時間裡一言不發。這讓Naveen覺得對方可能對自己的項目並不感興趣。

這是2011年Naveen領導的印度移動廣告平臺InMobi融資時的場景。

最後事實證明Naveen並沒有必要擔心,因為孫正義在聽完他的演講後決定投資。就這樣2011年8月Naveen的InMobi得到了軟銀2億美金的C輪融資,今天這家公司已經成為繼Google和Facebook之後的全球三大移動廣告平臺之一。

什麼樣的人是潛力股?孫正義選擇海外項目,最看重本土領導者能力

Naveen和他的InMobi之所以可以獲得孫正義的關注,在於他“在本土市場獲勝的企業一般找到了提供創新服務和內容的方法”,孫正義恰恰認為找到適合的本土領導者是進行日本海外項投資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Naveen正是孫正義口中那個富有激情和創造力的人

Naveen畢業於印度的頂級理工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就像所有優秀大學生一樣,他畢業後進入國際公司,然後再到哈佛深造,拿到MBA。

原本Naveen可以不給自己找任何麻煩,但他偏偏開始創業,因為蘋果公司的iphone讓他看到了科技發展帶來的希望,蘋果手機在全球的興起,更是讓預感到印度的移動互聯網將會發展起來。

創業並不容易,Naveen剛開始時通過透支12張信用卡來維持公司的運營,他住地方空空蕩蕩,只放了兩個床墊。Naveen還面臨另一個問題,他創業時印度移動互聯網發的發展規模並沒有達到今天的水準。那時候剛剛進入二十一世紀,印度並沒有發展起本土寬帶。谷歌和Facebook是印度市場裡的兩大巨頭,年青人畢業了以進入這兩家公司為目標。

所以,當時的印度不像今天整個國家都似乎建立在手機上。當時印度沒有移動網絡市場,可是Naveen要做的卻是一家移動廣告公司,這決定了他無法像其他公司那樣,先立足本土市場再走出去,Naveen只能從其他國家開始,再回到印度。因此InMobi的發展走的是一條完全相反的路,先進行“全球化”,再立足本土。

什麼樣的人是潛力股?孫正義選擇海外項目,最看重本土領導者能力

於是Naveen同時在十幾個國家聘請員工,開始賣APP窗口。這一切並不容易,首先是Naveen對於在初期開拓市場毫無經驗,他只能和夥伴們一起,一趟趟飛到不同的國家去考察項目。另一個困難是當時人們對印度移動互聯網項目的疑惑。令Naveen至今印象深刻的是,當他在推薦自己的項目時,大家一聽到他來自印度,都會認為印度沒有互聯網,沒有先進的產品和技術。Naveen只能不斷地解釋,用自己的產品說話。

在2009年,InMobi進入了東南亞、南非等10個國家和地區,並且進入了歐洲的一些國家,一年後進入日本和美國,截止2015年11月,InMobi的消費者達到了10億以上,而InMobi海外市場貢獻了95%以上的收入。InMobi成為印度發展速度最快的創新公司,它的成功讓Naveen成為印度的“創業教父”,掀起了印度的創業風潮。

無論是Naeen,還是原來的馬雲和楊致遠,孫正義總是能第一時間看到他們眼中的“火花”。這種激情讓這些優秀的創業者們可以走向更遠的未來,也讓孫正義把應對未來的資本投注在他們身上。

InMobi這樣一家在印度本地的小公司,在一開始就做到了全球佈局。這件事情在外人看起來很能,就像當年孫正義創立軟銀,像他當年買下沃達豐日本時一樣。這些困難的事總是會讓人要放棄,而那些放手一搏,放手去試試看的人卻將事情做成。所以,正如Naveen自己總結:“最初遇到的最大困難都是自我鬥爭,它不是來自外部環境,而在於內心。”

孫正義也正是這樣一點點戰勝自我,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除了領導者的激情外,孫正義的投資海外項目時看中的還有“技術”。

什麼樣的人是潛力股?孫正義選擇海外項目,最看重本土領導者能力

技術強大,有潛力成為地區市場領導者,就有可能在全球競爭中處於有利位置。

儘管有人說“技術”在移動廣告平臺領域無法成為“門檻”,但是孫正義看中的是InMobi的技術對商業潮流和科技發展的快速反應。InMobi幾乎每週都會發布新產品,而關鍵產品可以領先競爭對手一到兩個季度,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幾乎是殺手鐧。

在孫正義眼中,InMobi還有另一個優點:找到了提供創新服務和內容的方法——讓廣告不煩人。InMobi推出了一款想要改變移動廣告的產品Miip。

過去的移動廣告總有一些“強迫觀賞”的意味:人們打開一款APP或網頁,一個大大的廣告窗口跳出來遮住了屏幕。倒數十秒左右,才會出現一個關閉廣告的小紅叉。Miip決定拋棄這種煩人的廣告方式。

它基於用戶使用的APP類型推薦相關產品,比如,打開旅行類APP時,Miip就推薦旅行類產品;當用戶打開一款跑步類APP時,Miip就會把運動相關的產品推送過來。這樣一來,Miip推送的廣告就有可能是用戶正好有興趣的產品,而興趣恰恰是購買產生的一個重要提前。除此以外,Miip推送的廣告處於屏幕的一個角落裡,也顯得不那麼“討厭”。

由於InMobi屬於移動互聯網的早期進入者,業務又與眾多APP有關,因此從一開始它就積累了大量了用戶大數據,這是Miip這一產品可以進行廣告精準推送的基礎。通過與這些APP合作,Miip可以覆蓋大約80%的手機用戶,這使得他們對於消費者的興趣和習慣也掌握得更加精準。

當然,Miip對移動廣告的“顛覆”不可能僅止於此,它最終要實現的是“電商”與“廣告”之間的對接。傳統的廣告往往只負責“宣傳”,用戶受到廣告吸引要移動到相應的APP中的購買,這之間就會有不少流失。Miip則力圖實現讓用戶看完廣告後可以直接在廣告頁面上的進行購買,實現“電商”和“廣告”的無縫對接。

精準廣告推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好處不僅是提高轉化率那麼簡單,對於APP也十分有益。APP在Miip精準廣告的基礎上有可能成為廣告主與用戶之間的溝通平臺,這樣即有利於保證APP的收入,也有利於保護用戶的體驗,而這也是InMobi推出Miip的初衷。

領導人的激情,強大的技術支持,特別提供創新服務和內容的方法,這一切讓孫正義對InMobi說出了:“Ilikeit。”(我喜歡)

什麼樣的人是潛力股?孫正義選擇海外項目,最看重本土領導者能力

本土化的產品更懂用戶的“微妙需求”

雖然InMobi從全球化開始,然後才回到印度立足本土,但孫正義相信,它完全有成為區域領域者的潛力,有在本土市場上獲勝的潛力。提到這一點,也不得不提軟銀投資GrabTaxi。

這是一款2012年在馬來西亞上線的打車軟件。2013年,GrabTaxi移動應用的用戶量達到50萬左右,平臺上出租車司機數量也達到6萬人。2014年12月,軟銀集團向GrabTaxi投資2.5億美元,成為GrabTaxi的第一大股東。

提起打車軟件,人們總會想起Uber。它現在正在中國、印度和部分東南亞國家市場拓展市場,但是GrabTaxi卻說,Uber一定會敗走亞洲。這話說得也許不錯,在中國Uber被的滴滴快的打壓,在印度它也敗給了Ola等本土競爭對手,在泰國它甚至面臨法律風險。

GrabTaxi等本土打車軟件之所以可以在本國市場上佔有主導地位,主要是他們比Uber更熟悉本國市場的需求,並且可以與本地政府合作。這一點是Uber等外來企業在短時間內無法企及的。

舉個例子,東西亞用戶實現上並不依賴信用卡支付,他們更傾向於現金支付,因此GrabTaxi便重視現金支付,而Uber對信用卡支付方式的依賴恰恰成為弱點。

什麼樣的人是潛力股?孫正義選擇海外項目,最看重本土領導者能力

另外,在亞洲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和中國,女性出行時對“安全”有特別的關注。因此GrabTaxi推出了號碼隱藏,路線實時共享給親友,可供追蹤等安全功能。這樣,女性乘客在乘車時可以將自己的位置實時發送給好友,同時在與司機聯繫時不會曝露自己的私人電話。

只有在本地發展起來的GrabTaxi才能夠體察到本土用戶的這種微妙的需求。而這幫助了這類企業可以在區域佔據並鞏固領先地位的關鍵所在。如今的GrabTaxi已經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打車服務提供商。

與Uber在亞洲遇到的窘況相比,GrabTaxi的運營則獲得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作為本地區、本土公司,它可以與政府展開合作,與政府部門分享信息,幫助它們制定有利於創新、有利於用戶的政策。這也正是孫正義比起跨國企業更傾向於投資本土企業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