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宅家,謹防"網絡兼職刷單"詐騙

足不出戶、日入鬥金""點點鼠標、輕鬆賺錢"……類似的刷單兼職廣告你是不是也經常收到?疫情防控期間宅家,越來越多想賺錢的人選擇網絡刷單作為兼職,誰知掙錢不成,很多人反而一步步走進騙子的圈套。反詐騙中心提醒:當下絕大多數網絡兼職刷單都是詐騙,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被"套路"。

疫情防控期間宅家,謹防

騙子們的通常都是這樣操作的

(第一步)騙取信任。騙子以練習刷單業務流程為幌子,讓其購買低價商品,並快速將購物本金和刷單佣金返還,逐漸贏得信任。(第二步)設置誘餌。騙子要求其繼續網購刷單,忽悠說需要完成連續任務才能一次性返還。(第三步)實施詐騙。等到完成任務後,騙子們又以各種系統故障、轉賬延遲、賬戶凍結等理由,引導受害人向詐騙賬戶匯入同樣的金額激活賬戶,直到被騙子們"拉黑"後才發覺上當受騙!

近期,市反詐騙中心在接報的電信網絡詐騙警情中,發現由於受疫情影響,犯罪分子的黑手伸向了在家上網課的中小學生,易受騙人群主要是12歲至16歲學生。

詐騙的手法主要表現為:不法分子將中小學生拉入QQ群或微信群,群名通常打著"送福利、返利"的幌子,聲稱有小金額大回報的賺錢機會,讓中小學生使用父母的手機,掃描指定的二維碼進行轉賬,實施詐騙。

案例一:王某是一名14歲的在讀初中生,2月25日在家使用家長的手機進行網絡上課過程中,被不法分子拉進一個名為"某網紅生日福利群"的QQ群,對方稱有福利發給大家,並稱私聊轉賬可返利,併發送二維碼讓王某轉賬,其後又以二維碼異常、審核需要費用、虛擬訂單等託辭,多次讓王某掃描新的二維碼轉賬,導致王某累計被騙19萬元人民幣。

案例二:唐某,12歲在讀初中生,近日報案稱其在家中玩手機時,在QQ上看到名為"快手某網紅生日慶祝群",群上有低消費高報酬的活動,在添加對方QQ後根據不法分子指示操作,使用父母手機微信掃碼付款5萬餘元。

溫馨提示

警惕網絡刷單詐騙,小孩使用手機上網課,家長應做好監督,將手機中的QQ、微信和支付寶下線,建議家長最好不要讓小孩知道手機轉賬支付密碼。如有發現被詐騙情況,應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齊心抗疫,眾志成城



[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為平安保險用戶個人行為,如有問題請聯繫平安保險進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