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方法論(下)

我從事圖書出版與發行已經二十多年了,每天都要和書打交道,每天都在接觸作者和讀書人,耳濡目染,我對讀書的理解也不斷深化。應該讀哪些書?書應該怎麼讀?學如何致用?這些都是大家經常關心的話題。

今天,我把自己讀書的一些體會,權做拋磚引玉,與大家分享。這裡,我把重點放在讀書宏觀層面的思考,也就是談談讀書方法論的問題。


讀書要有日日不斷之功

曾國藩在家書中叮囑弟弟們讀書時說過:“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讀書要有恆,只要有恆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時候,有人說,從東海岸到西海岸有兩種走法。第一種走法是:天氣好就多走一點,颳風下雨就找個地方躲起來不走。第二種走法是:不管風和日麗還是颳風下雨,每天都走20英里。第一種走法,可能永遠到不了,走一半就放棄了;第二種走法卻是能最快到達彼岸的。

這就是寫《基業長青》和《從優秀到卓越》兩本書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著名的“20英里法則”。所以讀書一定要講究日日不斷之功。

我的讀書方法論(下)

有人說,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怎麼能堅持天天讀書呢?這裡我分享近些年來自己堅持每日晨讀的體會,相信對大家會有啟發的。按道理,作為企業高管,我每天的工作與業務應酬是很多的,但從2014年開始啟動晨讀計劃,到目前已經達兩千多天,幾乎沒有中斷過。有道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來看看這兩千多天我都收穫了什麼:

1.精讀《論語》《大學》《中庸》《老子》《莊子》《孫子兵法》《易經》《曾國藩家書》《傳習錄》等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圖書十幾部。目前正在讀《資治通鑑》,已經進行了四百多天,讀到了東漢末期。

2.寫下讀書筆記300多萬字。

3.思想精進,“苟日新,日日新”。我的讀書筆記,從一開始的簡單註釋,到現在的旁徵博引,直抒己見,思想境界的提升與當初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我的晨讀習慣已經不能用“堅持”兩個字來評價,遇到困難才叫“堅持”,而我已經把晨讀當做一種“快樂運動”,若一天不寫讀書筆記,反而像丟了魂似的。我有幾點感受:一是,每個人每天浪費的時間很多,擠出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讀書很容易做到,主要是習慣的養成;二是,習慣在於培養,成年人初步形成習慣一般是21天左右,堅持3個月以後,基本就能成為生活節奏的有機構成;三是,心智昇華帶來的樂趣本身是最有品位的享受。

我的讀書方法論(下)

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讀書的目的,無外乎提升自己的素養和增長才幹。古語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更是進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觀點,強調思想與實踐的統一。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開端,“行”是“知”的完成,二者互為始末。因此談“知”,就必然有“行”在其中了;說“行”,也就自然有“知”在裡面了。

比如說要孝敬父母,這道理誰都懂,有的人在母親節發朋友圈說了很多感恩的漂亮話,但就是不回家看望父母。是他真沒有時間嗎?其實是私慾隔斷了知和行,他自私,他懶惰,不願意為父母付出。從根本上說,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這道理他並沒有真懂。“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的也是“知”與“行”的關係。我們學習地理,從課本上了解了什麼是“戈壁灘”,然而,那些概念不一定在腦海中呈現畫面,所謂的“知”,還是很膚淺的。今年我第一次穿越戈壁,經過幾百公里的無人區和不毛之地的礫石荒漠,這才切身感受到什麼是“荒涼”,什麼是“寸草不生”,也能體會到《資治通鑑》裡所描述的古匈奴人生存的艱難,也搞懂了匈奴人為什麼要掠奪中原。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不讀書,就不能把眼前的現象同地理與歷史文化相聯結並且構成理性的線條。

我的讀書方法論(下)

我曾做過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幾年前,我開始了一個“走遍瀋陽”的文化健身運動,抽時間徒步走訪了瀋陽每一個有歷史故事的地方,提前查詢歷史資料,收集老照片,對這些地方進行新舊變遷對比。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走過了瀋陽一百多個地方。走著走著,我忽然發現,作為瀋陽人,我們“知道”瀋陽嗎?真的不知道!現在,我可以自封為半個“瀋陽通”了,如果瀋陽城市建設規劃者來諮詢的話,我也可以很有見地地指點一番了。這歸功於我的“讀”,歸功於我的“行”,兩者缺一不可。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那就是“行動學習法”。日本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裡喜歡講“工作即修行”,其實這個理念全是從王陽明這兒來的。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裡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叫“事上練”。事上練,就是在事上磨練。事上練的背後有一個關鍵的地方,也是王陽明心學的總綱與核心,堪稱總綱中的總綱、精華中的精華,那就是三個字——“致良知”。王陽明解釋說:“事物之來,但盡吾心之良知以應之。”這就是“致良知”之說。

靜處體悟,事上磨練 ——王陽明

王陽明堅信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是聖人。教育個體的時候,“致良知”是指每個人發現這個良知;面對社會群體的時候,“致良知”有另外一種意思,就是良知致人。用良知去關照你所有的百姓、子民。這又是另外一種“致良知”。

王陽明“知行合一”、力行實踐的精神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和精神動力。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雖然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道德修養論與道德實踐論,但從儒家“修己以安百姓”和“內聖外王”的思維邏輯與思想傳統而言,其道德修養必定要落實到政治實踐和社會治理上,所以又是一種政治學說。王陽明所講的“知行”關係,從現代擴展的意義而言就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所謂“知行合一”,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我的讀書方法論(下)

讀書要“代入自己”

一說起讀書,人們最先想到的都是學習知識,學校教室裡面掛得比較多的也是“知識就是力量”。現在我們知道知識就是生產力,而且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缺乏知識,不停地要吸取新的知識。但是往往我們都忽略了自己最缺乏的——那就是修養。

宋代的張載說,讀書的大義在於改變自己的氣質。張載說的最有名的一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張載說出來的這麼宏大氣勢的話。他說用讀書改變你的氣質才是你最大的益處。曾國藩在給他弟弟的信裡面說,唯有讀書能改變氣質。你的修養到了以後,你的誠意到了以後,叫什麼呢?曾國藩說這叫:面有德容。面有德容,氣質自然散發出來,就能夠感化人,就能夠帶動人,就能夠影響人,所以叫“大而化之”。

所以在讀書的時候,不是光為了知識而讀書,而且要為了修養而讀書,關照自己,提升自己。這就是在四書《大學》裡面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的讀書方法論(下)

我們發現人們對《大學》中這個“八目”的印象很有意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都記得,因為這是效果;“格物致知”,大家也記得,因為這是方法。唯獨“誠意、正心”,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中間還有這兩條。而沒有“誠意、正心”,前兩條,後六條,全是白搭。

當我們要改變自己,首先要改變的是認識,是理念,是自己的心,而不是方法。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不正,啥都修不來。如果你心裡沒裝著父母,倒要去找人學習怎麼孝敬父母,豈不荒謬?如果你心裡裝著父母,你自然自己就會,對父母的言語行為,無不恰當。難道我們去參加學習班,學習孝敬父母的方法嗎?這一切都只在你自己的心裡,你自己的心正不正,意誠不誠:如果你正心誠意,一切自然生髮;如果心不正,意不誠,你學個什麼?你什麼都學不到。

我的讀書方法論(下)

為什麼說,讀書關照自己、提升自己很重要?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一以貫之的是什麼道呢?就是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想得到的,那別人也想得到,我就先讓別人得到。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想遭遇的,我不要施之於別人。你能做到在處理每一件事,對待每一個人的時候,都遵循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就是100%的聖人。這就叫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你自己做到了,然後才能去教化別人。這就是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率先垂範。我們常說的“上行下效”和“上樑不正下樑歪”,就是這個道理。你在單位做領導也好,在公司當老闆也好,做小組長也好,你要求別人要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你在家裡做父母也一樣,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但是我們很多人恰恰相反,給孩子的要求,都是去完成自己小時候沒完成的任務,或者把自己沒能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把孩子也壓垮了。所以你要管孩子,主要更要管自己。這就是忠恕之道。

通過讀書,提升素質,這實際上也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修煉過程。我們能時刻存養自己的良知,放大它,擴充它,這就是修養的方法。

文字 | 王大珊

攝影 | 東方生命研究院

圖片 | 網絡



(點擊上方藍字查看鏈接)

我的讀書方法論(下)

關聯閱讀

更多精選文章、潘麟先生著作有聲書、公益視頻和課程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東方生命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