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不北伐,蜀漢會不會撐到最後滅亡?

人生客棧


我可以毫不忌諱的說,若不是諸葛亮不北伐的話,蜀漢反倒滅亡的更快,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主要從以下幾點來看。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拖延魏國的發展,為蜀國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而不是發展空間,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就是最難搞的北方了

說白了,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並非是為了吃掉曹魏,最起碼從幾個角度來看,無論是經濟,軍事等等方面,蜀漢差曹魏不是一點半點的。

正史當中,諸葛亮北伐了三次,其衝兩次是小規模佔領祁山,偷襲武都,另外一次是策應東吳

正史當中的諸葛亮。

諸葛亮選擇積極的北伐,採取以攻代守的方式,倡導恢復漢室江山,以討賊之名出師北伐!

當時,蜀國建立不久,國力尚弱,又連年征戰,內需消耗巨大,每次出師,都因糧草不足,後防空虛,無攻而返,多次北伐後,國力殆盡!無力對抗曹魏,最終導致兵敗,諸葛亮也病死五丈原!從次蜀國一蹶不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魏國滅亡!

如果諸葛亮,採取積極防禦,發展蜀國經濟,整軍精武,不急於伐魏,這樣蜀國得到了休養生息,必定兵強馬壯,自己強大了,才能更有效的對抗敵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更有優勢,從而再一步步的實現,光復漢室的政治理想,這樣一來,不但使蜀國不那麼快滅亡。


寵寶貝貝


蜀國的生存之道:以攻為守遠不如以守為攻。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蜀漢會不會撐到最後滅亡?筆者以為這個可能是有的!因為從當時的國際形勢來看,蜀國的生存之道應該是據守蜀道天險,而不是一味的攻取中原!自從蜀國建立以後從劉備開始,一直到後來實際執掌蜀國政權的諸葛亮,姜維等都實行對外擴張以攻為守的戰略,可正如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所指出的那樣,“益州疲弊”!當時蜀地的老百姓根本就支撐不了連年的戰爭消耗!而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維的九伐中原,恰恰有極大的消耗了本就疲弱不堪的蜀國國力!


而且蜀漢統治者雖然在川蜀之地立業稱王,但是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甚至是姜維他們都不是川蜀之地原有的統治者,雖然因為施行某些政策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支持,但是當地的豪門大戶似乎並不是多麼支持劉備政權!從蜀國建立一直到蜀國滅亡,蜀國的最高統治者一直面臨兩種鬥爭,一是對外與魏國和蜀國的戰爭,二是與川蜀之地士族的利益爭鋒!這就使得他們本身的統治根基並不像曹魏政權和東吳政權那樣穩固,曹操經營中原數十年,孫吳政權在江東已歷三世,而劉備這是輾轉多年,最後才道了蜀地。



如果當時蜀國統治者能夠耐下性子,採用無為而治的政策,像漢高祖劉邦那樣,與民休息,精心經營蜀地,再到國力強盛,時機成熟,再一舉北伐,或許能夠成功。即使不能夠北伐成功,至少也能夠防守住蜀國本土,因為“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兵糧充足再有幾員良將扼守住西川要道,蜀國應該是可以延續長久的。因為自古以來蜀道的天險要比長江天險更有防禦意義,“金陵自古不可守”而成都則是處於四塞之地的天府之國!


但是這一切都是筆者的假設,就算有可能成立,也永遠無法被證明。畢竟蜀漢集團幾位的最高統治者一以貫之的策略都是“以攻為守”,“王業不平安,漢賊不兩立”。他們以漢朝的正統自居,當然想以最快的速度重新統一天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讀之再三,不禁一嘆。


舊事舊人歷史說


小說《三國演義》一書,其劇情根據三國時期的歷史改編,其可讀性得到了眾多讀者的推崇,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名副其實的。而很多原本不瞭解三國曆史的人,也是通過這本小說而對這個時代充滿了興趣,其中的各路人物,各種情節在作者的描述下,變得引人入勝。而今天要討論的便是關於其中的一件事,那就是:假如沒有諸葛亮北伐,蜀漢能撐多久?蜀漢滅亡會提前嗎?

當時的魏、蜀、吳三方中,魏國無論是地盤、人口、經濟或者是文化等指標,明顯是最強的。而蜀漢則是接連經歷了關羽的大意失荊州,以及劉備的夷陵之敗,國家實力大損,因此而在三國中成為最弱的集團。

之後,蜀國便可以說是在諸葛亮的支撐下一步步走下去的。然而,有些人的觀點卻是認為,諸葛亮軍的事才能不行,他的五次北伐均沒取得多大成效,並且當時的蜀漢在三國中實力最弱,諸葛亮卻偏要以有限的國力,去和實力最強大的魏國死磕。這也就是指從公元228年春到234年冬的這七年間,諸葛亮曾經阻止先後五次對魏國發動戰爭,這幾乎可以說蜀國年年都在主動挑起戰爭,有人認為這明顯就是窮兵黷武,還加重了蜀漢百姓的負擔。

其實,事情絕對不是這樣的。在深入的分析了北伐的作用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諸葛亮真的是元謀深算啊。

危機意識

簡單的說,當時的魏國地盤以及人口等,本來就比蜀漢要多的多。而打仗最需要的就是糧草和士兵,魏國有大地盤和許多的人口,就可以憑藉這些而不斷的繁衍生息,不斷的壯大。而蜀漢的地盤和人口基數本來就少,想要擴大地盤,增加人口的話,就必須要靠打仗去搶。因此,如果雙方相安無事,讓兩國就這樣的長期發展下去,那麼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將拉的更大。而一旦魏國有足夠的時間積蓄力量,那麼它不可能還像現在這樣據守要塞,肯定是要對蜀漢發起總攻,而到那時蜀漢就更加不是魏國的對手了。

並且,諸葛亮早在《隆中對》中說起:“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著乎?”可見荊州的戰略意義之一,就是可以彌補益州“難出去”的不足。但可惜荊州已失。並且,對於蜀漢來說,蜀道是防禦敵人的天然屏障,但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不便,魏國很難打進來不假,但自己也很難出去。不便於大部隊行軍,也不利於騎兵通行,若是不想辦法出去的話,最後只能被困死,諸葛亮明顯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會北伐。

此消彼長

北伐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佔領雍涼。這樣做就可以獲得駿馬,以組織蜀漢所急需的騎兵,而魏國便失去了戰馬的重要來源地,有效的削弱魏國的騎兵部隊實力,達到此消彼長的目的。並且,雍涼的民風彪悍,得到了雍涼就擁有了彪悍的騎兵,增加人口以及兵源,在作戰之時就有迂迴空間,利於發動大規模作戰,虎視長安。

並且,還可以打亂魏國發展國力的節奏,蜀國出兵攻打魏國的邊關和城池,魏國肯定就要發其它地方的兵來救,這樣全國調兵,糧草以及軍費就要大量消耗,這樣起碼咯一使得本來想據守要塞,積蓄力量的魏國忙於應付。

解決蜀漢內部危機,趁機培養人才

蜀漢無法擺脫荊州和益州的鬥爭,當初劉備託孤,是諸葛亮和李嚴二人,而諸葛亮是荊州集團的首腦,而李嚴是益州集團的代表。對於益州集團來說,荊州集團始終是外人。而隨著失去荊州,荊州集團的基地也就喪失了,因此兩大集團的平衡也就被打破,加上追隨劉備的精英幾乎殆盡,因此益州集團掌握政權幾乎是可以預料的,而他們掌握政權只有一個結果,投降。諸葛亮矢志北伐是因為自己當初的誓言,匡扶天下,光復漢室,並報先帝之恩,於是他必須解決內部危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北伐。

並且蜀漢部隊的中堅幾乎殆盡。劉璋闇弱,益州自來缺少能征慣戰的將領,諸葛亮比誰都清楚,優秀軍官不像魏國那樣可以得到很好的補充。所以蜀漢必須儘快利用軍隊還有戰鬥力時,在戰爭中培養自己的骨幹。在北伐時得到姜維,諸葛亮便著力將其培養為接班人,也可見人才對於當時蜀漢的重要性





元寶講泉


諸葛亮不北伐,一直在蜀中休養生息,確實很有可能會撐到最後滅亡。

明末清初人歐陽直公的《蜀警錄》曾提到:“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四川雖然偏處西南一隅,但其戰略位置卻得天獨厚,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巴蜀之地易守難攻,糧草充足,而且因為通往巴蜀的道路很險峻,所以一般都是到最後大局已定的時候來平定這塊地方。

以當時的實際情況看,曹魏最先滅亡蜀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蜀漢的國力在三者之中是最小的,而且蜀漢後期人才凋零,蔣琬費禕等人死後,更是缺少治國內政人才,朝廷開始腐敗,宦官黃皓干政,而且國內的民生凋敝,不得不說這是多年北伐帶來的一個後果。

蜀漢本來在關羽失荊州和夷陵之敗後基本就已經失去了爭霸天下的本錢,只能偏安一隅。要說諸葛亮看不出來這一點,肯定是不可能的,只不過諸葛亮希望自己可以人力勝天,才一次次出兵北伐,也因此耗盡了蜀漢的元氣,更別說其繼任者姜維更是有九伐中原的說法,以當時蜀漢的國力來說很難支撐。

此外,曹魏之所以沒有選擇先打東吳,並不只是因為長江天險的原因,十幾年的時間足夠曹魏打造出一隻至少可以作戰的水軍了。但是東吳由於多年的休養生息,整體實力遠大於蜀漢。


楓葉0829


不會,在丟了麥城以後蜀漢已經註定要滅亡早於東吳,夷陵之戰劉備身亡再加上諸葛亮北伐未能建功只是讓蜀漢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天下三分,毫無疑問實力最強的是曹魏,留給魏國的選擇有兩個,東吳和蜀漢。即使諸葛亮未進行北伐,蜀漢整體實力也較東吳稍弱,而就蜀漢內部來說,後主劉禪即便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也不會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而劉禪對於黃皓等奸臣的寵信,也讓許多有真才實幹的臣子無法得到重用,客觀上削弱了蜀漢的實力,所以在鄧艾兵臨成都時,蜀漢後主劉禪立即放棄抵抗的原因。

再看東吳,若曹魏要發動消滅東吳的戰爭,必須要建造船隻訓練水軍,以此越過東吳的長江天險,也防止重蹈赤壁覆轍。而若去進攻蜀漢,曹魏大軍則不需要藉助水師,只需要原來的步兵、騎兵就可以了。總而言之,柿子要挑軟的捏,無論如何曹魏也會先打響滅亡蜀漢的戰爭。


星途史話


諸葛亮如果不北伐,蜀漢不僅不會撐到最後,相反,它會滅亡得更快,原因有三。

第一,蜀漢內部黨爭矛盾不借戰爭來轉移,其壓力將無法化解。蜀地的地盤,是劉備帶著荊州出來的一幫勢力靠武力打下來的,其中一些勢力迫於他們的虎威而暫時屈服,一但荊州集團實力受損,難免不會起二心。荊州失守和劉備夷陵之戰敗亡,就是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正是因為諸葛亮積極北伐,才將他們的注意力由內部轉化到外部,沒有戰爭這個宣洩口,蜀漢很可能在內訌中滅亡。

第二,不對曹魏發動戰爭,曹魏的實力將會越來越大。即使蜀漢僥倖沒有在內訌滅亡,而是有方勢力在這次角逐中勝出,不管是哪一方獲勝,必將元氣大傷。而在此之前,蜀漢已經元氣大傷一次過,雙重打擊之下,只剩下苟延殘喘了,這時候想要發展國力,已盡力不從心。蜀漢在其最強盛的時候,發展速度已然遠遠不及曹魏,更何況是在奄奄一息的情況下?等得曹魏發展個幾年,蜀漢縱然自恃天險,仍然擋不住被滅亡的命運。

第三,蜀漢不主動打曹魏,就只有捱打了。

就像兩個拳擊手在擂臺上一樣,一方全力進攻另一方的時候,另一方暫時能做的只有全力防守,一但這一方打累了,停手了,就輪到另一方進攻。蜀漢和曹魏就像兩個拳擊手,而且是兩個實力不對等的拳擊手,弱的一方如果不進攻,只會落得被動挨打的局面。這從東吳和曹魏的關係就可以印證出這個道理,東吳一心只想搞發展,不敢去招惹曹魏,結果怎麼樣?曹魏揪著東吳不放,時不時來敲打一下,就是為了影響其發展。

諸葛亮千百年來被稱為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才能和眼光幾百年都難遇到一個能與之相提並論。縱觀整個三國史,對局勢看得能比諸葛亮透徹的人,實在找不出幾個。他認為對曹魏發動戰爭,不僅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甚至是一件勢在必行、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就算不能成功,至少也能保證政權的穩定,萬一成功了那就是意外之喜。這就是這位偉大的政治家兼軍事家堅持北伐的原因。


秦曰漢雲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蜀漢能否避免被滅呢?個人覺得大致會有兩個可能。

一、在魏國、蜀漢、吳國這三個國家中,就數蜀漢的國土最狹、人口最少、財力最弱、兵力最少。這是蜀漢政權先天不足之處,是沒有法子通過其他方法彌補的。

因此當丟失了荊州,以及劉備興兵伐吳反遭慘敗之後,因為既失去了可供迴旋的戰略空間,而且又在這場慘敗中傷了元氣,所以蜀漢政權的進取態勢便戛然而止了。

在這種不利的現實情況下,假設諸葛亮不北伐中原,而且諸葛亮的繼任者也不會發動北伐戰爭。而是專注於發展蜀漢的國力,通過休養生息來充實蜀國的實力。並利用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的有利農業條件,促進蜀漢政權國強民富。

自然可以避免長期對外用兵,帶來的巨大消耗。而且由於蜀漢政權的實力增強,蜀國百姓也會因為生活的富足,而對蜀漢政權滿懷忠誠之心。如此一來,蜀國外有山川之險為屏障,而內部又能獲得百姓的鼎力支持。那麼它自然就不會成為被首先滅亡的政權,極有可能堅持到曹魏政權垮臺,甚至是到了西晉滅吳之後,才會因為孤立無援而亡國。

二、假設諸葛亮沒有發動北伐戰爭,通過致力於發展蜀漢的經濟,使得蜀國出現了國富民殷、兵強馬壯的可喜局面。

但是當他去世之後,他的繼任者卻被國富民殷、兵強馬壯的可喜局面給衝昏了頭腦,不顧魏強蜀弱的客觀現實條件限制,主動發起了北伐曹魏、恢復中原的戰爭。

那麼蜀漢政權依然無法避免,因為長期用兵帶來的巨大消耗,它辛苦積累起來的財富也將在戰爭中被逐步消耗掉。同時蜀國的國力與民力,也會因為受到了戰爭的拖累而被透支。而且倘若北伐戰爭勞而無功,耗師糜餉而難得中原寸土,自然又會引發蜀漢政壇的地震,以及蜀國百姓的怨恨。

如此一來,蜀漢政權必然會因外有強敵壓境,內部人心不穩而岌岌可危。這就與當年諸葛亮去世後姜維接掌兵權,因為不顧實力差距懸殊,雖然勞而無功也要堅決北伐的情形一樣了!蜀國仍然難以避免因為國疲民窮,被對手趁虛而入一舉滅亡的結局。

儘管針對本題做出了上述假設。但是,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對漢室忠心耿耿,他的畢生信念也是吞吳滅魏,更兼其既身受劉備的託孤重任,又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所以想讓他放棄北伐安心於偏安一隅,是沒有這個可能的。


北疆同心侃歷史


諸葛亮屯兵4萬於漢中,堅守不戰。就算司馬懿20萬大軍來打,也未必能快速取下。當然,前提是那4萬人真的堅守、不出戰,同時還要找人去抄他後路。


真正的沒名字


我們大致梳理下這幾個蜀地政權的命運,就能看出假如蜀漢不北伐,會出現什麼狀況。

成漢:第一個反抗西晉腐敗統治的地方政權,最終同樣亡於腐敗

西晉末年,朝廷內司馬氏爆發了八王之亂,朝廷外各種自然災害、瘟疫接連產生,再加上早已惡化的土地兼併、貧富兩極分化,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流民,也就是難民。這些人為了活下去,大量湧入富庶的蜀地,卻備受欺辱壓榨。

李雄在位期間,對內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啟用人才,政治清明;對外則一方面對東晉稱臣,一方面持續開疆拓土。在當時群雄並起的大局下,成漢以其強勢進攻能力,保證了一席之地。

而李雄在公元334年病死後,成漢則陷入了內鬥的困局。

可以這麼說,自李雄之後,成漢政權就陷入了內鬥、剝削、殺戮的極度腐敗境地,對外則安於現狀,妄圖依靠蜀地之險在亂世中苟且。

晚唐時期,西川大亂,壁州刺史乘亂攻取了成都,被唐朝任命為西川節度使。

由於稱帝前打下了足夠廣闊的疆域,再加上地勢優越,其後前蜀政權與中原大致相安無事。

公元925年,後唐莊宗李存勖派魏王李繼岌、郭崇韜等發兵攻蜀,軍心民心渙散的王衍政權毫無抵抗之力,迅速投降。也就是說,前蜀只持續了18年。

在滅前蜀之後,後唐也發生了兵變,西川節度副使孟知祥竊取蜀地兵權。

孟知祥在位僅100多年就病死,其子孟昶前期勵精圖治,維持了30多年的安寧和平。

但面對上述亂局,後蜀卻只追求保持現狀,絲毫沒有趁亂進軍中原的雄心。比如在公元947年,原後晉晉昌節度使趙匡贊向後蜀請降,並請求出兵接應。

但機會總是有的,後來,後漢關中大將李守貞、趙思綰相繼叛亂,並向後蜀投降,但直到這些叛亂陸續被平,後蜀仍龜縮在腹地,壓根沒有出兵接應。

而在北宋建立後,在致力於一統天下的趙匡胤兄弟面前。

如果從孟知祥佔據蜀地算起,後蜀共延續了40年。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劉禪的蜀漢政權會面臨哪幾種可能?


第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其二,蜀漢的文武精銳,來自於中原以及荊州。

第三,蜀漢小國寡民,打不起持久戰。若各方安於現狀,隨著中原的恢復,屆時面對曹魏更加毫無抵抗之力。

以上是諸葛亮公開點出來的原因,但他應該還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其他考慮。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一國若想轉移內部矛盾、團結上下,對外戰爭可謂是最佳的選擇,二戰的爆發就證明了這個道理。

而當時蜀漢的情勢更加危急,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乃至士卒,蜀漢人員由三部分構成:原劉璋老部下、荊州派、早年跟隨劉備的中原人。

因此,蜀漢北伐,看似窮兵黷武,實則是保持政權活力、避免陷入安於現狀困局的不得已之舉。若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閉關自守、安心休養生息,也許一時會安定,但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朝廷上下勢必會安於蜀地的富庶,毫無進取心。


歷史故事那些事兒


在劉備死後,可以說蜀漢的天下就是靠著諸葛亮支撐著。後主劉禪也是都聽從諸葛亮的意見行使,可見諸葛亮的權利與地位之大。但是我們也知道,諸葛亮在劉備死後,也是發動了北伐戰爭,我們也許有些不理解,當時由於劉備與吳國交戰失利之後,損失了大量的兵力,此刻不應該好好的修養,去發展本國嗎?


諸葛亮此刻為什麼發動北伐戰爭,不是一次的發動而是數次的發動,都所蜀地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如果,諸葛亮一直都在本國發展兵力,慢慢的養精蓄銳,那麼蜀國或許就會慢慢的起來,不至於滅亡吧。其實,如果,諸葛亮發展本國的話,等待蜀國的只有滅亡。 我們會說,蜀地這個地方,雖然相比較位置優越,但是和吳國比起來的話,還是差一點的,吳國不但位置優越,而且物產豐富。我們就可想而知了,一味的自己發展的話,到頭來,還不比不上本來就強大的魏國和吳國,雖然自己在發展,但是同時,魏國一定發展的更快一些,到那個時候,魏國滅自己更加的輕而易舉,與其這樣不如搏一把。 所以,諸葛亮選擇了數次的北伐戰爭,這樣的話,讓當時的魏國不能得以好好的發展,使得他們的軍隊不能很好的得到修養,事實上,這樣的效果也是很大的。每次和魏國交戰的時候,諸葛亮總是能讓魏國有所損失,這也是為什麼蜀漢在諸葛亮死後很多年都沒有滅亡的原因。如果讓魏國好好的發展的話,也許在諸葛亮的有生之年,蜀國都沒有了。 所以,諸葛亮不北伐的話,到時候,等待他們的就是更快的滅亡,所以我們不能小看諸葛亮的實力,也不要抱怨諸葛亮為什麼在劉備損失了蜀漢大部分的兵力的時候,還要發動數次的北伐,因為這個時候是攻打魏國最好的時間,事實上,諸葛亮也是差一點就成功了。所以拼了一把,也許有一點希望,不折騰的話一點希望都沒有。 歷史就是這樣的,蜀漢最終還是滅亡了,只是晚了很久才滅亡,這是因為當時的魏國實力太強大了,這時候的蜀國也是無能為力了。所以,對於諸葛亮的做法,我們更多的是支持的意見,作為我,我也是十分的佩服諸葛亮的軍事才幹的,也欽佩他那為了蜀漢發展的忠心與至死不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