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具有民族節氣的英雄人物?

良春喊我才才


要論民族氣節,文天祥算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了。我們學過很多他用以明志的詩句,深以感佩。那麼,他都經歷過些什麼呢?

文天祥身處南宋末年國勢傾頹之際,官至宰相。當時,蒙古軍所到之處片甲不留,南宋多處守軍投降。文天祥拼盡力氣保衛逃亡中的南宋小朝廷,仍難免於被俘的命運。最後親眼看著崖山海戰南宋十五萬軍隊全軍覆沒,南宋徹底滅亡。

隨後他被押解到元大都,開始了生命中最後四年的囚徒生活,這同時也是他蓋世的氣節在中國歷史上響傳的四年。

元世祖忽必烈找人勸降文天祥,希望文天祥做他的臣子。

第一個出場的人是投降元朝的前南宋的狀元宰相留夢炎。留夢炎,看資歷他與文天祥是那麼一致,元朝覺得他們會很有共同語言。 只是留夢炎在臨安將破時選擇了逃跑。 兩人相見,文天祥身著南朝衣冠,面南而坐,意示絕不向元朝屈服。留夢炎則一身元朝高官的服飾,早成了異族的鷹犬。

文天祥戟指喝罵──“你好歹是一個狀元宰相,有何面目去見江東父老?!” 留夢炎絕無羞愧,大恨而去。

第二個來勸降的人讓文天祥痛斷肝腸,居然是被降封為瀛國公的宋恭帝。

文天祥讓宋恭帝坐下,自己面北跪拜,痛哭流涕,連稱“聖駕請回”。姓趙的少年人在慌亂侷促中不知說什麼好,只好無奈離開。

這之後,元朝一時想不出還要由誰來勸文天祥, 最後來的是元朝的重臣平章政事阿合馬。這次要來硬的了。

阿合馬直接命令文天祥跪下。 文天祥冷笑,南朝宰相為何要跪北朝宰相? 阿合馬倍加趾高氣揚,問道:“何以至此?”你一個南朝宰相,怎麼到我北朝宰相的地盤來了?既然輸了土地,那就等同於輸了地位。

文天祥愈發傲然:“南朝若是早日用我為相,北人到不了南,南人更不會到北方。”阿合馬冷笑,提醒文天祥他手握生殺大權。文天祥得其所哉:“亡國之人,要殺便殺!”這正是他所求之不得的。 阿合馬悻悻然走開。

文天祥被關進了土牢,簡陋、骯髒都不足以形容這種囚室裡的生活。蒙古人的用意非常明顯,他們不信以軟弱著稱的宋人中變節最多、例來最軟的文人能挺住生活的折磨,尤其是文天祥從前的生活以奢侈舒適著稱。

不久後,元朝宰相孛羅提審文天祥。困苦之後加以威臨,蒙古人不信文天祥不屈服。 文天祥見孛羅,長揖不拜。孛羅立即大怒,同樣情形下,阿合馬只是言語調侃,孛羅命令士兵強按文天祥下跪。

元朝士兵們“或抑項,或扼其背”,文天祥始終不屈。他昂首高言──“天下事有興有廢,自古帝王將相,滅亡誅戮,何代無之!我文天祥今日忠於宋,以至於此,願求早死!”

孛羅見硬的不行,又自恃漢學功底深厚,可以在言談中壓倒文天祥。

他問──“汝謂有興有廢,且問盤古至今日,幾帝幾王,一一為我言之。” 文天祥不屑,這種小兒科問題不值一提──“一部十七史,從何處說起?吾今日非應博學宏詞、神童科,何暇泛論。” 孛羅更加不屑,直指問題中心──“汝輩棄德祐皇帝,另立二王,這是忠臣所為嗎?” 文天祥正色回應──“德祐失國,不此之時,社稷為重,君為輕。另立二王,為社稷計,當然是忠。” 孛羅一笑,滿是譏諷──“汝立二王,竟成何功?”

這一句問得文天祥不由得悲愴,數年間流離逃戰艱辛困苦,真的是一無所獲嗎?他黯然自問,很快昂然回答──“立君以存社稷,存一日則盡一日臣子之責,何言成功!”

孛羅得意了──“既知其不可,又何必為之?” 文天祥忍不住淚下沾襟──“譬如父母有疾,雖不可療治,但無不下藥醫治之理。吾已盡心盡力,國亡,乃天命也。今日我文天祥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有人提議,文天祥越是忠貞,就越要降服他。這會對新國家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至於如何降服,優待、威嚇、勸說、困苦都用過了。當是時,似乎只有繼續困苦還能有效,於是文天祥被押回到土牢。

從這時起,這座土牢是文天祥兩年多時間裡的囚室。 文天祥在這座低矮潮溼的土牢中備受折磨,每個人都認為他會痛苦,可事實上痛苦與折磨有時並不是一回事。

文天祥用詩歌記錄了這段生活,那就是名傳千古的《正氣歌》。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他的節氣,天地可鑑。

文天祥恪守忠義,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於困頓斗室中甘之如飴,自覺除死無大事,卻不料世間仍有擾亂其心神之事。

他忽然接到了長女柳孃的信。信中得知,失蹤三年多的妻子兒女都在大都城中,被元人禁錮。這封信很明顯是暗示他,如果投降,全家安好;不降,後果不可言。文天祥必須要在骨肉親情與忠義名節之間做出選擇,這是何等艱難痛苦。

文天祥在回信中寫道: ……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裡,於義當死。可令柳女、環女好做人民,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於是時,文天祥徹底拋棄了一切所珍愛的,他是南宋的宰相,他治下的無數人民都在戰火中失去一切,他不想在這方面例外。

文天祥的決心讓元朝絕望。

1282年的年底,河北地區有數千人起義反元,起事者自稱南宋幼主,要去大都劫獄救出文丞相。這件事成了文天祥的催命符。

文天祥知道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了。

文天祥對元朝只有負面作用,再留已經無意義。終於,忽必烈下令公開處斬文天祥,下令之時他猶自嘆息──“好男子,惜不為我用!”

刑場上,文天祥身著南宋衣冠,憔悴清瘦,多年的土室囚禁讓他的方向感徹底喪失,他向周圍的百姓詢問哪裡是南方。

有人指給他,他重整衣冠,向南方他的故國,他的國都,他的皇帝的方向跪拜。 最後一次向心中的堅守致禮之後,他索取紙筆,留下了一首詩。

昔年單舸走淮揚, 萬里逃生輔宋皇。

天地不容興社稷, 邦家無主失忠良。

神歸嵩嶽風雲變, 氣入煙嵐草木荒。

南望九原何處是, 關河暗淡路茫茫。

寫畢,他向行刑的劊子手說:“吾事畢矣。”從容就義,時年僅47歲。

他死後,有人在他的衣袖間發現了一張紙,那是他的絕筆書。上面寫著非常簡單的幾句話,這幾句簡單的話,在其後數百年間,成為無數堅持本我、抵禦外侮的漢家子孫的座右銘: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一個人,要活到至死無愧,是多麼的不容易……他做到了!

誰說宋人無節氣?他就是證明!


漆園讀歷史



在甲午海戰中壯烈犧牲的鄧世昌,就是具有民族氣節的英雄人物。他作為致遠艦的管帶(艦長),見到全艦官兵大部分犧牲,本來有機會逃生的他,毅然選擇了駕艦衝向敵艦的壯舉,其視死如歸的氣魄,令日寇都心生畏懼。


出生在廣東番禺的鄧世昌,家境優渥,又有一個開明的父親,使得鄧世昌從小就接受到外國的新鮮事物。在上海學習期間,更是做到了能與洋老師直接用英語對話的熟練程度。


1867年,沈葆楨在福建開辦了船政學堂,鄧世昌憑藉優異的成績進入船政學堂學習駕駛專業。從此,鄧世昌與大清船政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船政學堂的五年求學生涯中,鄧世昌對自己始終保持認真的求學態度,各門功課都名列前茅。至此,也得到了沈葆楨的推薦,到了李鴻章的北洋水師裡任職。



從1874年出來實習到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這中間20年,使得鄧世昌從一個菜鳥,逐漸成長為一位優秀的軍艦指揮員。而鄧世昌與日寇打交道其實也是很早的,在1775年,日本企圖侵略臺灣時,鄧世昌就與日寇較量過。


1882年,朝鮮發生動亂時,也是鄧世昌駕駛“揚威艦”運送軍隊,在日寇前一步到達朝鮮,才及時挫敗了日寇的陰謀。


1894年甲午海戰時,是鄧世昌與日寇的第三次直接對抗。可是基於整體實力和配合程度,導致北洋水師主力部隊損失慘重,自然也包括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



就在致遠艦被魚雷擊中慢慢下沉時,鄧世昌不懼死亡,駕駛致遠艦衝向日寇的旗艦吉野艦,企圖來個魚死網破,可惜還是未能如願,壯烈犧牲。其實在當時,鄧世昌本來還是有活命機會的,可鄧世昌看到自己的部下大部分犧牲,自己也不想苟且下來,才有了駕艦衝向敵艦的壯舉。


鄧世昌犧牲後,舉國悲痛。光緒皇帝更是手書撰聯紀念,並追封“太子少保”,還在鄧世昌老家修建了衣冠冢以示紀念。


對此,你如何看待鄧世昌的英雄壯舉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民族氣節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中華民族歷來講大義、重氣節,在歷史上湧現出了不少英雄人物。僅從近現代史以來,有民族氣節的英雄有:

△毛澤東,在他的身上彰顯著中華民族的血性志氣和骨氣,從不低頭,從不屈服,不但敢於打碎一箇舊世界,而且善於建設一個新中國,使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當家作主,揚眉吐氣。面對西方美帝的打壓,他發出了“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等著名論斷。他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搞社會主義建設,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中國成功加入聯合國,成為常任理事國,一個欣欣向榮的中國屹立於世界東方。美帝國主義不得不越洋過海,主動和中國建交。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這種民族氣節是任何人不能比的。

△彭德懷,共和國元帥,一生征戰,功勳卓著,尤其是在抗擊日寇和朝鮮戰場上,打出了中國的威風,打出了國威軍威,是中華民族氣節的傑出代表。抗戰中,他指揮的百團大戰,進行大小戰鬥1824次,斃傷日軍20645人,是八路軍抗擊日寇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戰役,給日寇以沉重打擊,被日軍稱為是“挖心戰”。抗美援朝中,他指揮志願軍打敗了世界頭號強敵美軍及聯合國軍,把他們趕到了三八線以南,迫使美國不得不進行“板門店”和平談判。“聯合國軍司令”美國上將克拉克在板門店曾說:我是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將軍,這是美國建國兩百年中第一次戰敗。彭總的這種民族氣節也是載入中華民族史冊的。





zj史海拾貝


中國具有民族氣節的英雄人物有很多,最突出的是偉大的英明領袖毛主席。毛主席推翻了舊封建王朝的君主私有制度,建立了社會主義人人平等的社會。讓全國勞動人民當家作主!還讓人民群眾對社會監督權!促使全國勞動人民群眾團結一致!官民軍一條心,利益齊齊分!建立一個新興式的中國,贏得了世界大國的尊重和敬仰!


一點通963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記閻應元

公元1645年七月至九月,大明江陰典史閻應元閻公,為了反抗清廷“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暴政,率萬餘壯丁,江陰全城軍民,抵抗二十四萬清虜和漢奸軍隊八十一天,殺賊七萬五千多人,殺清虜首領三,大將十八,以江陰彈丸小城屏障江南達三個月。

史載,江陰守軍百計守城,製造火磚,強弩,火箭,金汁,桐油火球,毒箭,殺賊無數,陣斬清大將,清軍慟哭,求以銀贖其首級,閻應元讓人以蒲包裹一黃狗頭,擲還之,將清將的頭懸在城上。清軍主帥漢奸劉良佐親自帶人在城下苦苦哀求,方把頭扔下。清兵拿了頭回去,與身縫合,掛孝三日。

清軍攻城甚急,江陰城中素有名望的數位老者,以奉送“降禮”為名,暗攜火藥數十桶,上蓋銀兩進入清軍營帳,在清軍升帳“受降”之際引爆炸藥與敵人同歸於盡,當場炸死賊兵兩千餘人。

江陰城破之日,閻公罵賊而死,全城老幼戰死者有之,自殺殉國者有之,無一降者!

自清虜南下,無數大明守臣望風而降,數十萬明軍搖身一變,即為漢奸,清虜以為中國無人,不想在江陰小城遭此挫折,抗清鬥爭未有如江陰之壯烈,殺賊之暢快淋漓!

壯哉江陰人民!史公可法壯雖壯矣,然于軍事錯置無方,清虜來攻則十萬大軍望風奔潰,以至於揚州全城喋血敵寇屠刀之下,誤國誤身,何談“可法”?李公定國勇則勇矣,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然而終究壯志難酬,葬身異域,空言“定國”。至於鄭成功,李來亨,何騰蛟,瞿式耜,夏完淳,張煌言,黃道周,張同敞等諸公,或忠義有餘,或智勇不足,有心殺賊而無力迴天。

閻應元區區小吏,而能以天下為己任,率不習軍事之數萬百姓與數十萬敵寇誓死周旋,堪稱奇男子,偉丈夫!洪承疇,錢謙益,左夢庚等受明朝厚恩,官居極品而賣國求榮之徒,簡直狗彘不如,若江南民眾如江陰人民血性者有十之一二,清虜早已片甲不回江北!

中華民族血脈迭遭大難而延續至今不絕者,無他,以有如閻公等英雄輩出而已。


每日一段歷史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蹟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岳飛(1103~1142)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連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


不卡的移動


在中國說民族英雄太難了。中國本身是個多民族國家,漢族是一個雜糅和包容的民族,在許多戰爭中的英雄,在當時是民族英雄,但後來一歸攏,他們都是民族內部鬥爭,所以這個說法有點難。


稻香村31197278


我是小風,我來回答。

歷史中的英雄有很多,但能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我認為非鄭成功莫屬。

鄭成功,鄭芝龍長子,因得到南明隆武帝賞識,賜姓朱,改名成功,民間尊稱“國姓爺”。

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進攻並佔領福州後,鄭芝龍降清,隆武政權亡。年僅21歲的鄭成功依然以民族大義為重,奉永曆年號繼續領兵抗清。

臺灣,自古就是我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東臨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接,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東北與琉球群島相接。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2月,鄭成功率領大軍分乘大小戰艦200餘艘於當年四月抵達鹿耳門港外,隨即展開攻城,海戰中,荷蘭戰船海克託號被明軍擊沉,荷蘭100多名水兵葬身魚腹。剩餘戰船狼狽而逃,清順治十八年二月(1662年),經過艱苦卓越的戰鬥,荷蘭侵略者在投降書上簽字,淪為殖民地三十八年之久的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鄭成功收復臺灣,沉重打擊了西方殖民列強的囂張氣焰,具有世界意義。

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後不久,於清康熙元年(1662)病逝。鄭成功在明朝復國無望、將領大批降清的情況下,堅守身為明臣,為明盡忠的信仰堅持鬥爭,打敗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這是大無畏的民族英雄!





彭衙古風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注重氣節的民族。在中國歷史上,也湧現出不少具有民族氣節的英雄人物。比如漢之蘇武,宋之岳飛文天祥,民國的魯迅朱自清等等。

蘇武,相信大家都知道,高中課本上就有講《蘇武牧羊》這篇文言文。蘇武當年作為使臣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凡一十九年。這期間,匈奴單于想盡辦法使蘇武投降,可是蘇武軟硬不吃,一直不變節。皇天不負有心人,蘇武最後終於回到了漢,而他的故事也成為千古美談。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這句詩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文天祥作為宋末的宰相,與人民共進退,誓死保衛宋朝,他戰至最後一刻也沒有皺一下眉頭。文天祥被俘後,元世祖忽必烈對他是威逼利誘,可他就是不屈服。忽必烈無可奈何,甚至還搬出了當時已經投元的宋帝,可是文天祥沒有妥協,最終慷慨就義。


前面的都是古代人物,其實在近代也是有著不少具有民族氣節的人物,在這裡我想說下朱自清。提起朱自清,想必大家腦海裡會浮現一個文弱書生的面孔。朱自清晚年身患重病,窮困潦倒。當年,國民黨勾結美國,發動內戰,而美國又扶持日本。所以,朱自清拒絕領取美國麵粉,他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捨。”他臨終前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文件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這種貧賤不能移的骨氣在他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作為一個文人,朱自清不僅表現出了他高尚的人格,更表現出了高貴的國格。


青楓雨霜


歷史上有民族氣節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這個問題提的讓人無法回答。我中華央央五千年,有民族氣節的你能數過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