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在歷史上的發展是怎樣的?為什麼現在很少聽說這個節日了?

3652136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在現代,人們把清明和寒食節合在了一起,但在古代,而寒食節在冬至日後的105天,即清明的前一兩天,所以古人還稱之為“百五節”。

1.關於寒食節的由來。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乾糧和冷食。

後來古人們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高尚氣節,“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後人流傳下來,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但因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

寒食節習俗一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寒食節習俗二

掃墓祭祖。百姓上墳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為沾先祖德澤。

寒食節習俗三

插柳。據說當初介之推是被燒死於柳下的,因而柳便成為寒食節的象徵之物。後世就有在寒食節當天每家每戶折柳插門的習俗。

寒食節曾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但由於冷食不利健康,隨著社會發展就拋棄了這個習俗,而且寒食節與清明節靠得太近,它最終與清明節融為一體。不過,寒食節掃墓祭祖等民俗活動卻被清明節傳承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

不知以上答案是否滿意,希望有機會能共同學習討論。


歷史小小生


  寒食節的源頭,最早是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因為,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據說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介子誰曾經割股為他充過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於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

文公手下放火焚山,本來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上,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寒食節的主要習俗有:

  

1、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到了唐代,皇家認可並積極參與。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

  

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在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它們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

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到了現代,很少有人說寒食節了,主要是清明取代了它,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清明節是如何慢慢取代寒食節的。

本來,在隋唐之前,清明節僅僅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二十四節令之一,寒食節的主要項目是家家禁菸吃冷食,而且時間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

有段時間,這兩個節日是相互交融的。隋唐五代時期,寒食節的時間確定在冬至後的一百五日之時,僅先於清明節一兩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漸已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的內容。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寒食節中主要項目-禁菸冷食,逐漸被淡化,寒食節逐漸開始被清明節取代。

到了清代,寒食節流行的一些項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間掃墓與官家祭壇及皇家祭陵成為節日的活動主項目。

這一時期,寒食節的名稱,儘管在一些文獻、方誌和文人作品中還不時出現,但清明稱謂成為主流說法。

由此可見,清明節的產生,是借用了寒食節的節期,寒食僅先於清明一兩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後者借用了。

這種借用的文化基礎是人們世世代代傳承、積澱下來的對年節節期的習慣心理。


超凡博弈


寒食節也叫“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夏曆冬至後的第一百零個五日,清明節前兩天。在這個節日裡,禁止生火做飯,只能吃冷食。隨著歷史的發展在節日中有增加了掃墓、踏青等活動,寒食節共存在了兩千多年,曾經是民間第一大祭日。後來因為寒食節和清明節兩個節日非常接近,所以人們就把寒食節和清明節合併在一起叫清明節。

在山西很多地區是仍然把寒食節和清明節分開來過;榆社縣等地區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而垣曲縣把清明節前一天稱為寒食節,而前二天稱為小寒食。

寒食節的起源應該是遠古時期古人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火災,於是古人認為火是神靈,所以必須要祀火。但是每年祭祀火,必須要熄一次。然後再重新點燃新火,這就是改火。改火時,必須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燒燬,這就是人犧。就這樣慢慢的形成了風俗,於是就有了禁火節。

禁火節之後,又形成了寒食節,寒食節主要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介子推。據歷史記載晉文公流亡時期,介子推曾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當了君主之後,封賞功臣時時卻沒有封賞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願誇功爭寵,於是攜母親隱居山林。後來晉文公感覺對不起介子推於是親自到山林中請介子推下山,但是介子推不願做官,一直躲藏在山林中。於是晉文公命手下放火焚山,想要逼介子推下山,但介子推卻抱著母親被燒死在山上的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於是在介子推遇難之日不能生火做飯,要吃冷食,所以稱為寒食節。

東漢時期,山西民間必須要禁火一個月一次來表示表示紀念。魏朝時期,曹操曾下令取消寒食節。晉朝統一三國之後,因為和春秋時期晉國的“晉”同一個字體,所以對晉地掌故特別的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風行了起來。但是時間只能為三天。同時,加大了寒食節就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的推廣,全國各地都開始風行寒食節,於是寒食節自然就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漢族的風俗習慣。


公元前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菸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起源

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寒食習俗

禁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拜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飲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

晉南地區民間習慣吃涼粉、涼麵、涼糕等等。晉北地區習慣以炒奇(即將糕面或白麵蒸熟後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塊,曬乾後用土炒黃)作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區這一天全家吃炒麵(即將五穀雜糧炒熟,拌以各類乾果脯,磨成面)。

寒食節,民俗要蒸寒燕慶祝,用麵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飛燕、鳴禽及走獸、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後著色,插在酸棗樹的針刺上面,裝點室內,也作為禮品送人。

插柳

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簷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踏青

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醉臥風雪間


夢去不見君

吃過的苦化成酒漿
何必再隨誰流浪
你不再是誰的手杖
也無力將別人捆綁
月光陽光交替換場
身影始終一樣

鞦韆

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蹴球

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勳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詠詩

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為中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

淨腸

寒食節去野外採集野菜,不僅鍛鍊身體,而且也滿足了人體所必須,一舉兩得。女子傷春,在寒食節期間出來散散心,賞春踏青,能夠預防精神上的疾病。對肝的調理是相當有好處的。經過了五千年的文化滋潤,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成為緬懷故人,激勵生人的節日。

不只是寒食節,中國很多傳統節日也被慢慢的淡忘掉了...唉


父母年代記憶


寒食節是一個與祭祖相關的節日。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聽人們提起寒食節,但在我國古代,這個節日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寒食節的源頭

寒食節的最初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的遠古時期,遠古時曾有‘改火’的舊俗,‘改火’就是熄滅舊火,用新火的意思。

為什麼要熄滅舊火?

遠古時期,人們沒有像現代一樣生火技術,所以他們有保留的火種的習慣。但每到初春時節,天氣總是非常乾燥,保留的火種很容易引發火災。

於是,遠古的人們就有了熄滅火種的想法。在每年的初春,都會進行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他們每年就在這場活動中把之前保留的火種熄滅(‘禁火’)

熄滅了舊火,再通過鑽木取火等方式製造新火種(‘改火’或‘請新火’)

‘請新火’有重大的意義,古人把製造新火種視為一年生產生活的開頭。

‘禁火’到‘請新火’有幾天的時間間隔,在沒有火的這幾天中,人們需要準備足夠的熟食,吃‘寒食’度過。

這就是寒食節最初的由來。

寒食節的發展變遷

從遠古時期‘寒食’節形成雛形到現今,這個節日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時代。

春秋時期

這一時期關於寒食節的歷史發生在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的一位名臣――介子推

在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一直跟隨,甚至割肉為他充飢。後來晉文公回國登上國君之位,分封以前的功臣,而介子推不願為官,就帶著自己的老母親在綿山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晉文公親自去綿山請介子推,結果他仍不願出面,於是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原本的想法是逼迫介子推出山,沒想到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都被這場火燒死了。

為了紀念這位忠臣,從此,整個晉國範圍在介子推的祭日這天都不生火,晉國人在這天都吃冷的食物。

魏晉時期

  • 暫時消失的寒食節

到了漢代,寒食節由一天變成了更長時間,山西民間的習俗是禁火長達一個月。

魏武帝曹操對山西地區這個習俗頗為‘看不慣’,下令若有人再繼續這個習俗將會被嚴懲。如此一來,曹魏時期也就沒有寒食這個節日了。

  • 寒食的恢復並推廣

晉朝統一天下後,由於和春秋的晉國國號相同,晉朝統治者對春秋時的晉國有些“偏愛”,愛屋及烏,於是晉國的寒食節又得到了恢復,只是節日的時間大大縮短。由原來的一個月變成了三天。‘寒食’紀念曾經的晉國名臣的說法被廣泛傳播,晉朝統治範圍內幾乎都開始過這個節日。

寒食節的逐漸淡化

寒食和清明都是以祭祀為主題的節日,而且這兩個節日僅僅相隔幾天,久而久之‘寒食’與‘清明’合併為了一個節日。

《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記載了唐代的休假制度,文獻中提到了唐代寒食和清明的休假日期合到了一快,休假時長也呈上升趨勢。

《中國傳統文化大觀》對此做了記載,書中說明了寒食和清明大致在唐朝時期合成了一個節日。

以上所述就是寒食節的形成與發展情況。從唐代寒食與清明合併到現代,‘寒食’這個節日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觀今昔


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二天(不同曆法計算),源頭為禁火節這裡不表(既然是禁火,重耳你偏偏選這時去燒山?) ,是為了紀念一個有原則的人——介子推。據傳劉琦三求救後諸葛亮暗示劉琦:“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但重耳在外也不是一帆風順,混的連飯都沒得吃,差點餓死,可憐的介子推為了讓重耳活命,把自己大腿肉割了給重耳吃了,救了未來的春秋霸主。

等重耳回國當了國君,大肆犒賞以前跟隨他的隨從,卻獨獨忘了介子推,於是介子推帶著母親隱居了。不只這位霸主是經人點撥,還是突然醒悟,想起了介子推(真的是沒有存在感啊)。於是想補償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堅決推辭,躲在山裡不肯出來(有了心理陰影),怕別人說他沽名釣譽。於是重耳想到了放火燒山,介子推很孝順,一定不會讓母親受傷的。可是介子推堅決不出(重耳這把火燒大了!!!),最終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被大火吞噬。

晉文公重耳將他們葬了,修寺廟,並下令介子推死之日禁火,這也是寒食節的由來。

但是寒食節不出名跟另一個人有關——曹操,因為寒食節人們生火,只吃提前準備的食品,曹操覺得這東西不人性,吃冷飯不健康,於是廢除了寒食節。後面晉朝雖然恢復了,但吃冷飯不健康,已經深入人心。

而且寒食節和清明節挨著,清明我們都知道,這與每個人都有關踏青、掃墓。老百姓吃冷飯,太苦逼了,就慢慢的把寒食節就和清明節一起過了,有的乾脆就不過了(這下介子推真的沒有存在感了)。


勿忘SR


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代,是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設立的節日,是在每年的冬至105日,即清明節的前一兩天,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

一、寒食節的來歷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流亡他國長達19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跟隨其後,不離不棄,忍受了一切痛苦,在重耳飢餓時,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後來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重賞群臣,介子推不受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逼其出山,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與母親一同被燒死,晉文公念及介子推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寄託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二、寒食節的活動

寒食節這一天禁火,吃冷食,比如寒食粥,寒山面,還有祭品“蛇盤兔“寓言“蛇盤兔,必定富”,後來又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來紀念介子推這位忠君之臣。

三、寒食節在歷史上的發展情況

漢代,紀念活動長達一個月,到魏武帝曹操時,禁止了該活動,到三國歸晉時,又重新興起,紀念活為三日,再到南北朝時,屢禁屢興,唐代玄宗時,定為法定假日,並且把寒食節清明節合二為一,清朝時,隨著“洋火”的“火柴“的運用,我國古代對火種的敬畏隨之減弱,寒食節也不再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