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認養,“養”在首位

文物認養,“養”在首位

對於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下陳村村民來說,2019年11月15日,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


這一天,村裡荒廢多年的黃帝廟被當地一家鋼鐵企業認養,這座廢棄30多年的廟宇終於得以開工修繕。而此前下陳村每年都想出資重修皇帝廟,但高達數百萬元的修繕資金,對當地村民來說,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


眾所周知,山西素有“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之稱。山西境內文物建築有28000多處,不可移動文物53000多處,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3000多處。然而只有4000多名文物工作者參與保護,不少文物年久失修,損毀嚴重,豐富的文物遺產成了山西“甜蜜的負擔”。為了推進文物建築認養工作,山西過去兩年來,已舉辦4次文物建築認養片區推介會,推動一批社會人士積極投身於文物認養。


所謂文物認養,即在不改變文物建築所有權的前提下,引入社會力量參與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利用,並允許認養者在文物建築周邊可利用的發展用地範圍內,依法、合規、適度開展相應建設或者經營活動。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表示:“文物認養模式擴大了養護資金來源,可以減輕政府壓力,讓更多文物得到保護。同時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也可以讓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等社會文化價值持續擴大。”


延續文脈:留住鄉愁留住根


文物認養,“養”在首位

2019年11月,重新修繕後的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西海村龍王廟大殿對外開放。


文物認養,“養”在首位

山西省曲沃縣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素有“地下博物館”“三晉文化源頭”之稱。


政策探索:全國多地描繪圖譜


文物認養,“養”在首位

文物認養,“養”在首位

山西省長治市大峪村奶奶廟和東賈村女子學校舊址分別為不同社會人士認養。


修舊如舊:應保留其原真性


文物認養,“養”在首位

2019年1月,福建省政府發佈文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圖為福建土樓。


文物認養,“養”在首位

文章選自《鳳凰品城市》2020年1-2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