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入境者集中隔離”不能“留口子”,必須一刀切

在境外疫情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在千呼萬喚下,終於等到國家層面出手,各地從3月28日零時起開始實施入境者統一自費集中隔離政策。

這是一個重大進步。

但地方上卻在具體實施細則上留了口子。這引起人們的擔憂。

比如上海規定:

“上海市將採取人性化管理措施,對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行動不便的、有老人或小孩需要看護的、患有基礎性疾病等原因不適宜集中隔離的人員,統一在各區留驗點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且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並經嚴格核定審批後,可申請實行居家隔離”。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口子”。

美其名曰“人性化”,實際操作必然“人為化”。尺度怎麼把握?有人來託關係、走後門能不能擋得住?

政策一旦有“口子”,就一定有人來鑽營。古今中外概莫能免。比如:美國游泳隊也叫做“美國哮喘隊”;美國體操隊也叫做“美國多動症隊”。就是因為有“豁免用藥”這個口子,他們可以合法地“嗑藥”。

如果留了口子,必然會出現“超前發育的未成年人”,“瀟灑飄逸的心臟病患者”、“健步如飛的行動不便者”、“樂觀開朗的自閉症患者”、“帶著護舒寶的孕婦”…。

他們會冠冕堂皇地突破集中隔離的防疫措施,把不必要的風險散佈到各個地方,這些人格外熱衷遛狗和散步。上海崇明城橋鎮留學生居家隔離事件是個警示,制定留口子政策的人員,心裡不能有點數嗎?

反過來看:這些被開了口子的都是不適合在疫情時間進行國際旅行的人群,極易交叉感染,非常危險,那麼此時此刻讓他們國際旅行的人是不是缺點“人性化”呢?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集中隔離必須一刀切!

一刀切不等於不人性化!

有些人不仁,但我們不能不義。

對於特殊群體,我們要暖心關懷,要在

人性化隔離上下功夫,要尋找合適的隔離場所,當然他們付的費用要多一些。比如療養院,度假區酒店等。上海周邊風景區就有非常多的療養院,環境優雅,設施齊全,遠離居民區,把孕產婦,需要照料的嬰幼兒,基礎性疾病者分別場所隔離。有些場所也可考慮進駐醫療小組,救護車。需要照料的可以由監護人、親人陪同隔離。

集中隔離的目的是建立有效的,可靠的防火牆,來保護境內2個月來14億人隔離,1200萬醫務人員逆行,無數人犧牲得來的抗疫成果。是為了儘快實現國內復工復產復學,是為了取得我們抗疫最終的勝利。

2019年中國GDP總量約99萬億元,約摺合每天2700億。2個月,國內的人苦撐到現在不容易,這時入境的中國人要盡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

集中隔離容不得“口子”!

實施“入境者集中隔離”不能“留口子”,必須一刀切

入境旅客進入上海集中隔離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