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評論》特輯—《復工共此時》

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企業復工進展如何?既要阻擊新冠肺炎,又要狠抓復工復產,雙線作戰,怎樣獲勝?企業如何主動作為?聚力點亮中國經濟。經濟之聲高端對話專欄《愛評論》特輯《復工共此時》。

主持人:

徐工集團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產品系列最全、具有強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作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排頭兵”,這次疫情給它帶來了哪些變化和思考?就復工復產相關問題,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民接受了總檯記者的專訪。我們來聽聽王民怎麼說:


《愛評論》特輯—《復工共此時》




徐工“漢雲”工業互聯網平臺 助力抗擊疫情

徐工開發的“漢雲”工業互聯網,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疫情期間,徐工“漢雲”平臺24小時不間斷服務,持續監測設備健康狀態,為施工進度保駕護航。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過程中,“漢雲”平臺同時監測施工設備百餘臺。2月3日以來,累計監控工作時長接近2200小時,是名副其實的“雲監工”。


《愛評論》特輯—《復工共此時》

漢雲工業互聯網平臺


不懼危機 徐工不僅復工復產 還滿產高產

徐工現在不僅要復工復產,我提出來一定要滿產高產。為什麼?現在出口已經是訂單在等產品了。訂單不能耽誤,耽誤了就要受損失。現在中國工程機械、徐工的工程機械,在世界上已經“有名”“有位”,不僅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還吸引了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客戶。今年2月份,很多企業都看不到希望,甚至擔心出現“斷崖式的下滑。”徐工也有下滑,2月份當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但是這個數據對我們來講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現在要努力做到滿產高產。因為中國經濟的韌性和爆發力是很強的。現在我看到很多省、市、自治區的復工率都很高,很多大項目都已經落地,對工程機械的需求一下子就拉動起來了。

現在對我們來講是危中有機,機不可失,所以要趕快地滿足市場的需求,趕快地把產能都落實到位。現在我可以講,我們有的崗位都是24小時在工作了,這一點對我們來講是個機遇。

1月20號,我們就召開了黨委會,下發了文件,對徐工進行了全面部署。我說武漢有疫情好像是要升級,這個事情我們要關注。下了文件以後,我們馬上買了幾萬只口罩,那時候口罩沒人買,這一下我們提前做好了準備。這是第一。

第二,由於我們對員工包括回家過節的員工有教育、有安排、有關愛,所以他們自己防護、保護得很好。

第三,我們的員工上班以後,按照要求嚴格登記管理,要求做承諾,做好各種防護準備,餐飲安排等都做得非常科學、非常到位。我們的“戰鬥部隊”沒有受傷,這是徐工完成高質量發展目標最重要的保證。


《愛評論》特輯—《復工共此時》

徐工一線員工正在忙碌生產



深耕海外市場 出口逆勢上揚

徐工這幾年在國際市場有很好的佈局,我們的外貿收入年年增長。今年1月份,整個行業的出口形勢並不是太好,但徐工逆勢上揚。徐工自營出口1月份增長了61%。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徐工增長翻番,海外收入翻一番還要多。

這說明了什麼?不僅說明中國經濟韌性足,還說明中國工程機械自主品牌在全球有市場、有吸引力。我剛才講了,現在出口發車、裝船的排期在等產品,所以現在生產的壓力很大。我們要求有的工廠要24小時工作,不僅要復工復產,還要滿產高產。為什麼?因為我們要遵守合同,要滿足客戶需求。

還有一點,我們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對工程機械也有強大的需求。我相信這次大家都到位以後,開工以後,整個對工程機械來說,將有一個爆發式的需求和增長。現在誰能抓住機遇,誰就能轉危為機,誰就能夠實現更高質量的、高速度的發展。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要抓住。所以說世界很大,我們要把國際化的目標牢牢的盯住,把它做好。


《愛評論》特輯—《復工共此時》

徐工批量產品銷往一帶一路國家


《愛評論》特輯—《復工共此時》

2月14日首趟搭載徐工產品的中歐班列從徐州開往莫斯科




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疫情是暫時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永遠的,所以不能被短暫的疫情嚇到,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說我對中國的經濟、對今年的工程機械、對我們徐工有非常大的信心,。在這個行業中,我們要創造出更多的亮點,轉變更多的思路,使我們能夠在高質量發展中走出自己的新路。

我覺得,中國經濟一季度GDP會出現歷史低點,但我相信在二季度乃至以後的月份裡面,會有一個快速地拉昇。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消費是我們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今年會受到一些影響,外貿也會受些影響。我們重大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公共衛生領域的一些短板,將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領域,所以說今年的經濟按照總書記講的“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我覺得非常重要。把這些短板、基礎設施的短板補上。我相信中國經濟還會有一個比較好的、高質量目標的實現。



以人為本 成就“珠峰登頂” 實現“製造強國夢”

總的來講,徐工今年不僅不會裁員一個人,還要增加我們所需要的優秀人才,以保證我們戰略目標的實現。我希望中國的裝備製造業要有一批“一根筋”的人。“一根筋”的年輕人,就是我們要做製造大國,如果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從事裝備製造,不喜歡這個行當,那就是我們裝備製造業的悲哀了。

我相信通過我們的政策、文化的一些建設,通過我們工廠裡面的一些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高端設備的引入,改變我們裝備製造業的過去說髒、苦、累這個現象。所以我曾經提到過,不僅要把徐工建成一個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還要建成一個有魅力的企業,要使我們員工的收入年年都有增長。

在這一點上,我們在技術人員方面,已經搞了一個薪酬在行業適度領先的增長機制。下一步,我們要搞絕對領先的增長機制,以吸引更多的人。我們歡迎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到徐工,來到這個要成為一個為國人爭光的優秀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12月12號,專門到徐工考察,現場視察了50多分鐘,當時他對徐工在工程機械領域“珠峰登頂”的戰略規劃,給予了充分的鼓勵和和高度的指導。

我們現在按照徐工“珠峰登頂”的戰略計劃,一點都不能停歇,大膽往前走。儘管現在疫情戰役還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還在過程當中。但是我堅信,只要我們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戰役一定會打勝,而且是會全勝、會完勝。

我堅信,中國裝備製造業通過這次疫情的考驗,一定會做得更好。我們整個製造業的能力、韌性會更強,我們會盡快地實現製造強國的偉大的夢想。這是我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