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買房不得不知的理財經

對大多數人來說,房產是一個家庭最大的財產。拼三代買套房的,比比皆是。中國式買房,從寫名字開始,首付、貸款、還貸、出售、傳承,都有一本理財經。


中國式買房不得不知的理財經


一、房產證寫子女名,未必好

  為規避未來可能出現的遺產稅,現在很多家長在買房時會寫上孩子的名字。但這種愛心表現效果未必好。

  第一,孩子獨立買房時,可能要多付首付。如果孩子和父母沒有共有房產,即父母房產證上沒有孩子的名字,那麼孩子成年後購買首套房時,按照政策首付三成,並可享受首套優惠房貸利率。如果孩子在限購政策出臺前、在未成年時和父母共有房產不超過兩套,根據政策,成年後可獨立購買一套住房。有些銀行規定,這套房貸款利率可以享受首套房優惠,但首付可能要按照二套房標準,付七成。

  第二,孩子婚後買家庭第二套房時,可能要交房產稅。

  第三,孩子如婚後發生意外,配偶有權繼承婚前財產。

  有沒有化解之招?法律專家支招:一是可以作公證,約定子女未成年時和父母共有的房產,在父母生前,權益屬於父母所有。二是直接到房產交易中心做房產份額變更,減少子女名下的房產份額,最少可變更為1%。這樣,即使子女成年後以自己的名義所購的房產超標,需要徵收房產稅時,至少和父母共有的房產部分,計稅量將極其有限。


中國式買房不得不知的理財經


二、越有錢,越貸款

  大多數人的買房思路是:房貸越少越好,有錢就提前還貸,讓銀行賺利息太不合算了。事實上,在目前的市場態勢下,這樣的思路恰恰是不合算的。會理財者將採取這樣的策略:越有錢越貸款,貸款越多越好,期限越長越好。自己的錢呢,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做一些投資理財。

  假如在上海購買350萬元的房子,首付三成是105萬元,貸款245萬元,貸款期限為30年。為方便計算,全部算作商業貸款,採取等額還貸法,按五年以上基準貸款利率6.55%計算,每月還貸15566元,30年利息總額315萬元。一次性付款,確實省了這筆鉅額利息。但如果將其餘245萬元另做投資,比如購買信託產品,或者靠譜的P2P產品(指以公司為中介機構,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結果會怎樣呢?按照目前信託產品或P2P產品比較普遍的年化收益率12%計算,只需投入156萬元,作為歸還房貸的“老母雞”,這個“母雞”每月平均生“雞蛋”1.56萬元,足以支付每月房貸本息。其餘89萬元同樣可投資於信託或P2P,按12%年化收益計算,通過複利效應,30年後可達多少?超過2000萬元。加上用以下蛋的“老母雞”156萬元,總額在2200萬元左右。

  曾經有人算過,30年後的1萬元只相當於現在的573元,即便通脹這樣吞噬財富,30年後的2200萬元也相當於現在的126萬元。

  也許有人認為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呱呱叫,但在30年漫長的歲月裡,萬一投資收益沒有理想的那麼高怎麼辦?很簡單,只要投資收益超過房貸利率,就是賺的。


中國式買房不得不知的理財經


三、等本和等額,利息差大了

  小鄧夫婦在上海外高橋看中一套住宅,父母支付首付並去除公積金貸款後,小鄧夫婦還要商業貸款100萬元,貸款期限20年。辦理貸款手續前,他在銀行工作的同學再三叮囑,在還貸方式上,一定要選擇等額本金法,而非等額本息法,兩者息差很大。對於一門心思要節約利息的購房者而言,選對還貸方式,節約的利息可以六位數計。

  所謂等額本息法,即每月歸還的本金逐月遞增,利息逐月遞減,月還款數不變,還貸壓力均衡。這種還貸方式適合收入不高、前期資金緊張的還貸者。所謂等額本金法,即每月歸還的本金相同,利息逐月遞減,月還款數呈先高後低、逐月遞減態勢。這種還貸方式適合目前收入較高、預計將來收入大幅增長或準備提前還款的還貸者。

  以小鄧夫婦為例,同樣是100萬元商業貸款,還款期限和利率相同,如採用等額本息法,每月還貸7485元,總利息為79.6萬元;如採用等額本金法,首月還貸9625元,以後逐月減少23元,總支出利息65.7萬元。兩種還貸方式的總利息相差近14萬元。

  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人會選擇提前還貸。但有些提前還貸並不划算,比如,採用等額本金法還貸者。因為等額本金是將貸款總額平分成本金,根據所剩本金計算還款利息。也就是說,這種還款方式越到後期,所剩的本金越少,因此所產生的利息也越少。當還款期超過1/3時,借款人已還了將近一半的利息,再選擇提前還貸的話,償還的更多是本金,不能有效地節省利息支出。同樣,採用等額本息還款法的購房者,假如還款已到中期,也沒必要提前還款。因為等額本息法越到後來歸還的本金越多,利息越少。


中國式買房不得不知的理財經


四、各種過戶的成本計算

  據瞭解,房產過戶分繼承、贈與、買賣幾種方式。

  繼承的主要費用:繼承權公證費。按照繼承人所繼承的房產評估價的1%來收取,最低不低於200元。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稅費最低。繼承的房產沒有營業稅、個稅和契稅。繼承人憑遺囑辦理繼承權公證,憑繼承權公證書到房管局轉名即可。但繼承房產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證明自己有繼承房產的法律資格,或是法定繼承人,或是遺囑指定繼承人。第二,遺產應當是被繼承人生前屬於個人所有的財產。第三,因遺產是所有繼承人的共同財產,房產的分割協議,需要每個繼承人同意並簽字後,方可生效。採用繼承法過戶房產,繼承人需要提交各種證明,其間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贈與的主要費用:個稅+契稅+公證費。直系親屬贈與免個稅;非直系親屬贈與視同買賣,需要支付個稅,即房產交易盈利部分的20%或者房款的1%(房產證滿五年並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此外還有契稅3%和公證費1%。

  買賣的主要費用:營業稅+個稅+契稅。過戶時,買賣是最常見的方式,也是操作較為便捷和安全的方式。但是,如果買入價較低的話,日後出售時賣出價與買入價的差額會增大,再出售時則需要繳納更多的稅費。


中國式買房不得不知的理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