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錢鍾書先生所著的《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他在說書中說到:“婚姻就像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可是看完書後,我也震驚地體會到這句話不僅代表了婚姻,更代表了人生。正如小說的主人公方鴻漸一樣,他一直在尋找自由,但是卻一次次地落入一個又一個“圍城”之中。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他是個心比天高的人,留過洋,有過一個假的出國證書回來以後事業、愛情都受到創傷,卻在此時抵擋不住所謂“婚姻”的誘惑,漸漸的連他都懷疑,自己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越發覺得,人人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關於學業

方鴻漸在歐洲留學時學的是中國文學系,他先後從土木工程轉到社會學系,最後又轉到中國文學系。學國文的出國深造,聽起來確實有些滑稽,實際上方鴻漸在國外留學並沒有真正的學習,而是在鍍金罷了。

他在四年中倒換了三個大學,倫敦、巴黎、柏林。隨便聽幾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生活尤其懶散。最後花了40美金在他人手裡購買了所謂“克萊登大學”的博士文憑。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一張文憑,彷彿竟然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作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自己沒有文憑,好像精神上赤條條的,沒有包裹。”

而可笑的是,他鄙視自己造假的行為,但是這張假文憑還真讓他光宗耀祖了一回。不僅登在滬報上,還在鄉里成了出名人物,學校都主動邀請他去做演講。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但其實從他歸國走下郵輪開始,他的境況一直在變差。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他在該努力的時候沒努力,然後因為平庸吃盡了苦頭。

關於愛情

方鴻漸女人緣還是不錯的,先後遇見了鮑小姐、蘇小姐、唐小姐和孫小姐。

鮑小姐讓他體會到情慾的快樂,但是沒有精神的愉悅,甚至只是露水情緣,這對方鴻漸來說是初嘗情愛,可對於鮑小姐來說,方鴻漸不過是她旅途中的一劑調味品。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緊接著方鴻漸遇上了清高傲慢的蘇文紈,這位蘇小姐和前一位鮑小姐迥然不同,她是一名大家閨秀,同時也是貨真價實的留洋女博士。他們都有共同的學習經歷,也有共同話題。

但是蘇小姐過於高冷,甚至故意挑起方鴻漸與另一位追求者趙新楣之間的矛盾,想讓兩個情敵為了自己爭風吃醋。方鴻漸雖然也喜歡蘇小姐,但是也不願意自降身份,蘇小姐越是用心良苦地設計,他越是發自內心地排斥。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後來,方鴻漸在蘇小姐的會客廳裡遇到了她的表妹——唐曉芙,“嫵媚端正的圓臉,有兩個淺酒窩。天生著一般女人要花錢費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見了忘掉口渴而又覺嘴饞,彷彿是好水果。她眼睛並不頂大,可是靈活溫柔”。

她天真直率,調皮可愛。比起鮑小姐來說她更加青澀,比起蘇小姐來說她又更加單純。她像一陣清風,輕輕柔柔地吹進了方鴻漸苦悶的心裡。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人有時候就是想尋找自己缺少的那一塊蛋糕,這個白月光一樣的女子彷彿讓他找到了一生的摯愛。但是他的優柔寡斷,搖擺不定,一邊與蘇小姐曖昧不清,一邊又招惹唐小姐,最後兩邊都不歡而散。

他最理想的愛情也破滅了,愛情也成了他跨越不了的“圍城”。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關於婚姻

方鴻漸在趙新楣的幫助下去了“三閭大學”做副教授,原因很荒誕,全是因為趙辛楣喜歡蘇文紈,想通過提供一份遠距離的工作,拆散他和蘇文紈。

在執教期間,方鴻漸遭遇了各種不公和排擠,受盡屈辱。先是因為被發現學歷作假從教授變為副教授,再是執教的課程同學不喜歡,也管不住學生,學生只不過把他的課當成混學分的捷徑。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批改英語卷子時語法錯誤不斷,學生把他改卷子的筆誤和忽略羅列起來,證明他英文不通,沒資格教英文,他自己都看得面紅耳赤。

方鴻漸自身本事不硬,自然地位不穩不受待見,最終很狼狽地離開了三閭大學。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所以當孫柔嘉出現時,她的孩子氣,她的柔弱,讓方鴻漸感覺到自己被需要,找到了男人的尊嚴。

孫嘉柔用盡自己所有的招數,讓蘇鴻漸顫顫巍巍走向了看似充滿幸福的“圍城”。於是他們沒有更深入地瞭解對方,沒有牢固的感情,沒有深思熟慮,甚至沒有經過雙方父母同意的情況下結了婚。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沒有三觀和磨合的婚姻,用稜角刺穿了所有人的心。方鴻漸為了妻子,不惜與家人疏遠。而妻子卻體諒不到他的難處,兩人整天在猜疑、爭吵中艱難度日。

孫柔嘉用她的溫柔化作利刃,將蘇鴻漸所有期望和希望破滅

都說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但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他們的感情中揉入了更復雜的家庭牢籠,也讓方鴻漸在婚姻的“圍城”裡苦不堪言。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圍城》中方鴻漸是一個悲劇人物,方鴻漸作為當時的知識分子,雖然迂腐、偏執,但善良;雖然軟弱,但正直;他既不諳世事又玩世不恭,他的遭遇是時代賦予的。

可我們只能看到他痛苦,但沒能看到他反抗和拼搏,最後落得一個悲涼的結局。方鴻漸這個人物帶給我們的思考應該是長久的、深刻的。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圍城》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社第1次出版,雖然在起初發表的30年時間裡,它始終都是一本“禁書”,很少有人問津。

但是自從1980年重印之後,它不僅超級受到讀者的歡迎,屢次被重印,而且還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等許多版本,在全世界各地流傳。

即使是在小說已經出版了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還是常常能夠在暢銷書排行榜上看到《圍城》的身影。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經典總是隨著時間而變得越來越有味道,就像一罈酒放久了就會越來越香醇,不管過了多久仍然可以打動人心,它們擁有足夠的能量在每一個不經意的瞬間擊中你我的內心。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凡事是真正出彩的文學作品,都有一種抗理論分析力,任何自認為深透、精彩的理論都會在它們面前顯得乾癟而又捉襟見戳。

讀了《圍城》你會覺得周圍的一切包括自身原來頗為熱衷的一些東西,都增加了不小的喜劇色彩。因此我建議大家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圍城》: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可後來卻都活成了他的模樣

《圍城》精裝正版,以幽默度過艱難時世,以智趣造就風華歲月。只需38元,一張電影票的錢就能讓你感悟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