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之後,你碰到的最大的文化衝擊是什麼?

龍江好好


各國的文化都不相同,對於日本有許多的震撼,挑三個最大的來講,各式的自動售貨機、無人坐的老弱病殘專用座椅、AED。第一個是去的人都會體會的,第二個是自由行時明顯感受的,最後一個是仔細發現就會感到驚訝的,一個個來說。

自動售貨機,其實不光光是街上的自動售貨機,包括店裡的收銀設備、自助結賬機器等等。從最初流行起來的飲料販賣機,到後來的冷飲、便當販賣機,到現在的各種自助結賬設備,日本人真的已經把人工節約到了一種令人髮指的程度,一方面反映的是硬件設備的更新與便捷,另一方面則更是國民素質的體現

大型超市也能做到自助結賬,自己掃碼自己付錢,機器自動找零。而現在GU裡更有一種黑科技,把買完的衣服一骨碌全丟進箱子裡,關上門箱子就能自己算出裡面的貨值,付款後開門就可以拿走。這是在國內即便一線城市也最多隻敢嘗試而並不敢普及的內容

再說老弱病殘專座,這個其實國內也有,但日本人做的就比較極致了。通常情況下,即便是不空的車,都沒有人會去做,就好像在表示,這個就是讓給老弱病殘的座位,正常人就應該讓出來。除非是擠到沒有辦法的情況,想讓都讓不出來的情況才會見到座椅上有人,而在平時,如果見到,那基本就是老人。

和我們這裡很大的不同,在國內基本都是擺設,難得有人讓座在很多情況下也並不是專座,而在日本,讓座和留座在變成裡兩個概念

最後一個,AED,這是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注意到的,可能我比較奇葩。AED,便攜式自動體外除顫器。如果有去日本的朋友可以發現以下,路邊、商場、超市、酒店,這東西可能比垃圾桶還多。不知道怎麼說好,這個在國內並不被人注意。

AED是搶救猝死的神器,15年曾經出現過在杭州的街頭,而時至今日國內還是很少見。便民的心肺復甦,在日本基本能做到及時在“黃金3分鐘”施救。這也是社會結構的問題,瞭解了,也會讓人非常的吃驚。


秋秋就是那個秋秋


1. 日本大街小巷都是扭蛋機,成田機場往地鐵站去的電梯下面有一大排,邊上豎著告示牌「把你的零錢用掉吧」,我朋友每次從國內回日本都要在這些機器上花費好幾千日幣:)哪兒是零錢啊



2.日本的垃圾分類煩而複雜,每個區市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公寓樓下都會有一個小小的垃圾場,我家樓下一般會按可燃/不可燃/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分類。最近公寓裡突然住進很多中國人,管理員貼心的準備了中文標識,可是翻得比機翻還過分…(圖中 空き缶=易拉罐)



3.日本人其實挺愛看書,電車上經常也能看到有人捧著一本書,另外什麼內容都能出書,比容教你如何使用iPhone



4.國內看電影常常外帶,有一次坐在隔壁的阿婆突然掏出飯盒吃起了飯,旁邊的我一臉懵逼…日本人在影院購買小食率還挺高,標配就是爆米花+可樂,來日本之後才知道原來還有人吃鹹的,我愛吃甜的…



5.棒球是日本的國民運動,擊球中心在日本也隨處可見(好像也沒那麼多),我常去的那家是18球/300日元,經常可以看見穿著西裝的男男女女來揮杆,可能是工作壓力太大了



6.日本很愛福袋,不要以為只有商店喜歡搞福袋這一套,我們圖書館也愛



7.日本人愛吃甜食的人非常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零食也以巧克力、餅乾居多。直到有一天我在超市裡看到了草莓蛋糕味的炒麵,這個國家…厲害了



8.喝的也是,常常有新奇飲料出現。之前在學校的販賣機買到了…可樂味咖啡…口感…嗯



9.工廠見學在日本非常普遍,工廠、機場、商場、公司、警察署等等。北海道的白色戀人工廠可以隨意去,還有餐廳,甜點還不錯



10.日本的KTV,普遍破舊設施老。每次回國去唱K,都要拍照拍視頻回來給日本朋友看:)高大洋氣上檔次



11.日本的路口、人行道前都會畫白線,所有車都會減速駛向白線,再在白線前緩停一兩秒,以防交通事故。車都會先讓人,被讓的路人都會微微鞠躬跟司機示意感謝。白線如下圖(不好意思,強行出鏡,沒有更合適的白線圖了哈哈哈哈哈)



12.日本人在小細節都很用心。學校的清潔工裡有一批智力有問題的人們,他們看見我們會主動打招呼,會很陽光地對著我們笑,會在洗手間裡放上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我們打掃過了”




13.日本的啤酒罐都還挺好看的



14.日本人很愛搞活動,便利店一直有集貼紙換東西的活動,我家的碗都是集貼紙從羅森換的…最近可口可樂出了蝴蝶結包裝,中獎的話抽出來的絲帶上會有一串代碼,就可以上網輸碼換獎品,今年的獎品是限量100萬份的蛋糕。歐氣的我:)噢對了,之前還中過兩張可口可樂的購物卡



15.日本人很愛手帳,我們學部還自己出了手帳,每年開學送給學生


16.日本的大學幾乎都有自己的周邊,以文具用品為主,涉獵服飾、日常用品等


王一原


因筆者旅居日本已30年,因此,想以一個定居者的身份來說說個人在這方面的感受。

記得初來日本時,對向來懶散的筆者來說,每天看日本人上下班行色匆匆的樣子頗覺不可思議,及至慢慢知道了日本人的時間觀念都已經計算到了分秒時,才被震撼到了。時間久了,也就知道了,一般來說,日本人上班搭公交車或電車,很多都是踩著時間點進站候車的(日本電車或巴士一般都是間隔數分鐘或十分鐘左右就有一班)。而且日本人每天等車時的站位也都是固定的。當然,電車或巴士也都是非常準時的,如果因出現意外情況,巴士或電車晚點了,那麼,你一定會聽到不停的賠禮道歉廣播。


此外,日本人和人約會或者面試、訪問某家公司,一般也都會提前十分鐘左右到達,為的就是不給對方添麻煩。如果是約定了時間需完成的東西,在日本絕對不用擔心,到時對方一定會按時交作業的。等等,這些都是約定俗成的不需提示的遊戲規則,讓我們震撼的是日本人對規矩的遵守的普遍性,沒有人會輕易違反規矩規則。其實反過來想想也是,正因為日本人的嚴謹的時間觀念,一絲不苟的行事作風,才使得日本得以穩步、沒有後顧之憂的快速發展,也才讓日本人在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信賴和尊重。


來到日本後,自然時不時的就想吃家鄉菜,可連去了幾家日本的中華料理店後,就被日本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再演繹給打敗了。如果說日本中華料理店那些讓我們感覺太家常但日本人卻非常喜歡的青椒肉絲、麻婆豆腐、咕咾肉等還勉強算是中國菜的話,像什麼中華丼(一種由蔬菜,海鮮、鵪鶉蛋等製成的蓋澆飯)、天津飯、中華面等那些中國根本沒有的中華料理則徹底讓我們無語了。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日創”中國菜,不怪日本人吃時連稱“熬姨細”(好吃),作為解決肚子問題的大眾餐,吃起來倒確實不錯。


懷著“兄弟初次下海”,而且還是日本海的忐忑心情剛來日時,看到滿街的漢字,不覺鬆了一口氣,雖不會說但咱會看會寫呀,立時雄心萬丈,感覺已過語言關了。卻不料在一家公司就職後,一次,在工作中不小心碰傷了自己,日本人上司馬上趕過來衝我喊道:“大腳不”,看筆者一臉懵圈的樣子,上司提筆寫下了三個字“大丈夫”。這個咱懂呀,咱一大丈夫當然不能為點小傷讓日本人看扁了呀。於是,拍拍胸脯回到:“大腳不”。但心裡是有點小小不痛快的,受傷了,不說關心一下,卻讓我充“大丈夫”,還真是非我族類呀,不覺間,對日本人又有了新的認識。 等到第二天,翻譯來時,和翻譯說起了這件事兒,結果翻譯笑的前仰後合,告訴我,日語漢字寫的“大丈夫”在日語裡是“要緊嗎”的意思,是領導在關心你。瞬間,筆者又懵圈了,醒過腔來、又不覺得被日本人對漢字的重新演繹給震撼了。


還有一次,筆者想和上司談“血管”的問題,記得學日語時學過“血”日語讀作“七”,“管子”之類都叫“糠”。於是就胸有成竹的開始和上司聊起了“七糠”的問題,結果把上司給聊懵圈了,一直用一種奇怪的眼神兒看我重複著“七糠”、“七糠”,看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傻樣,筆者拿起筆寫下了“血管”二字,上司一看,立時恍然大悟了,笑的差點沒背過氣去。他也寫了倆字一邊叨咕著“七糠”,一邊指給我看,我一看是“痴漢”,立馬整個人都不好了。這個字咱認識呀,日語的“痴漢”就是“流氓”的意思嘛,怪不得上司用那種眼神兒看我,沒準兒當時他以為我對“痴漢”感興趣呢。自此,被日本人演繹的中國漢字鎮住了,在沒弄明白意思之前,從此選擇了少開口。


筆者喜歡書,稍懂一些日語後,沒事兒就去日本的書店閒逛,當時雖然對日本書店的書籍豐富,還免費給包書皮的一流服務等書店文化讚歎不已,但更讓筆者震撼的是,逛過幾家書店後,都被書店裡豐富的有關中國的藏書震撼到了,從暢銷書文學類書到歷史、地理、企業管理、政治、學術各方面的書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不由得就想起了戴季陶老先生在他的《日本論》中說過的“中國”這個題目,日本人也不曉得放在解剖臺上解剖了幾千百次,裝在實驗管裡化驗了幾千百次,所以他們對於中國有如此真切的認識”。這段話。看今天日本書店裡的景象,無疑,現在日本對中國的研究依然是和過去一樣在細細的解剖、認真的化驗。震撼的同時還不覺毛骨悚然......

雖然現在國內的書店裡關於日本的書籍也是越來越多,但總感覺像日本人解剖、化驗我們那樣研究、解剖日本的書籍還是比較少,照此下去,我們還是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呀。


萬景路看日本


第一次去日本是在1998年,那時感到中日之間的差距蠻大的,特別是人的素質方面差距明顯。如果說當時中日物質方面的差距是30年,但人的素質差距要有50年。第一次去感覺到日本雖然基礎設施完備,但中國在奮起直追。那時我感覺交通與物流我們差距大,另一個差距就是廣告業差距大。現在我們的高樓大廈已經比日本多了,交通與物流也趕上來了,但在廣告業等軟實力是還是有很大差距。


2017年我第三次去日本,這次時間充裕,看得較多,接觸的人也較多。感悟也較多。20年間我們國家翻天覆地,經濟全面發展,總體已經遠超了日本,但在人的素質方面依然差距巨大,日本沒有變化,而我們卻無法說清這些年是進步了?還是落後了?總之,不比不知道,一比較還是嚇了一跳!

最明顯的是吃飯,特別是到飯店吃飯,日本人點餐很仔細,吃多少點多少,不會剩餐也沒有人打包。第一餐吃的是自助式點餐,要的東西一盤盤端上來,一盤盤吃乾淨,一點剩餘沒有,最後陪同的日本人把餐盤按大小規格整整齊齊擺在一起,完全是光盤啊。不像我們不剩菜好像就是摳門就是不大方甚至是沒有面子。


另外就是日本的老年人勤勞而不服老,不僅六十歲退休了還要找活幹,就是七十、八十歲做事的大有人在,有人說日本人壓力大,老了不得消停,但我知道很多日本老人也做公益崗,不要報酬的做事。中國喜歡倚老賣老,日本人不服老,怕說他們老,有一次在電車上看到上來一個老人,她看專座已經有人了,自己就到另外一邊去了而不是過去“索要”,她覺得自己不夠老,可以站兩站。在日本看站著乘車的老人很多。

日本人的服務可以說是最到位和細緻的,很多人認為日本點頭哈腰是虛頭巴腦,是虛偽。但是我覺得他們是真誠的,似乎下生就有服務的觀念,他們一般不會看衣著、汽車、甚至抽什麼煙來判斷人,服務上一視同仁。你穿的再爛逛商場依然有到位的服務。說到服務細節,最明顯的感受是在大的商場,如果我們要尋找自己要買的東西,一般店員會手一指告訴你大體方位“牧童遙指杏花村”,而在日本有兩次我要買東西就問店員,結果她們都把我領到了具體的位置,拿起我要的東西給我介紹,不厭其煩。

現在很多人把罵日本作為樂趣,但拋開歷史上的恩怨與侵略中國給我們帶來的傷害不要忘記,我們也應該看到自己的文明差距,應該努力趕上。


書影


在朋友圈對日本的態度一般分成兩種,去過日本的(尤其女生)會愛的不行,沒去過的會懷疑、鄙視或痛恨。前者對日本有些神話,覺得什麼都好。後者則把日本妖魔化,不管怎麼說都是中國的死敵,幹什麼都是錯。


去過日本的人都會被日本的乾淨、有秩序、物質豐富多彩所震撼,雖然是一衣帶水的緊鄰,日本和中國社會在文化上差異其實挺大。這次我主要講講日本的廉潔,因為工作關係去過幾次日本,每次都會和當地的旅遊管理部門打交道,接觸過就發現跟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第一次受日本一個城市旅遊部門邀請前去採訪,一輛出租車接我們三個人,部門局長打電話說:抱歉,本來想來機場接你們,可是接人的交通費只能批一輛出租車,他如果要來只能自己坐公交車往返機場,時間太長只能在辦公室等我們了。聽到這些我是有點懷疑的,一個堂堂局長還搞不定一輛接人的車嗎,一定是藉口吧。

後來發現在日本其他地方跟工作人員打交道也有類似”奇怪“的事,在一些旅遊項目採訪時,旅遊部門會派出一些工作人員全程陪同,但臨到吃飯,我們會被安排到一些有特色的餐廳體驗,這時候一直陪同我們的相關人員就不見了,留下我們和餐廳的人獨自享用美食,他們在附近找個小便利店吃點快餐。入住酒店已經晚上9點了,卻還要駕車兩小時回家,而不是一起住在酒店,第二天早上八點多他們還要繼續來酒店接我們。在國內,無論走到哪裡,盡地主之誼陪吃陪喝陪玩絕對是標配吧。

後來終於有此跟日本一個基層工作人員吃飯,聊起這些事他覺得很正常,普通工作人員在日常都會非常小心謹慎,絕不能接受利益相關人員的禮物更別說錢財了,甚至請上司吃飯都不可以,如果被發現就會被開除。我很好奇問那日本的工作人員是不是收入很高呢,他說一般分幾類,一般的一輩子也就是處理些日常事物,能升到科長處長就是極限,另外一種精英式的選拔嚴格,乾的好可以到副部級,但當更高的總理部長几乎也是不可能的,那是屬於政治家的崗位。收入只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一般的職業收入多點,但也遠不如那些大公司的職員,只是比較穩定而已。也正是因為穩定,大多數的心態一般比較平和,不會為一些蠅頭小利做出出格的事,當然整體環境的清廉才是個人保持清廉的基礎,我就不深入展開了,只是將看到的現象描述一下,大家自己體會。


長腿叔叔


帶孩子去日本玩了一週,對日本這個國家感觸還是很深。

恨其侵華,敬其隱忍,嘆其教育,笑其死板,哀其沒落!這可以說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對日本的複雜心態吧。下面一點一點說。

1,日本對兒童非常友好

如果選擇帶孩子出國遊玩,建議選擇日本。日本對兒童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友好的國家了。

全日空航空會給小孩贈送玩具;在日本飯店吃飯,店主會給小孩贈送玩具;

頭條號以史為鑑在日本基本上沒有給孩子買玩具,光航空公司和各種飯店給的玩具就一大堆了。(當然,送的玩具基本上都是非常廉價的,也基本上都是中國製造)

2,日本對兒童教育非常不同


在國內,家長帶孩子生怕凍著了,累著了,出門不是坐車就是抱著。這種情況在日本很少看到,日本稍大一點的兒童都在自己走,要是看見三四歲還抱著的小孩,九成都是中國遊客。

十一月份的日本正是深秋,氣溫在十度上下,中國遊客基本上都穿了秋褲,但是街上看到的日本學生還是清一色的短褲短裙校服。

3,老齡化非常嚴重


在日本坐公交車、出租車司機都是頭髮花白的老年人。

甚至高速公路收費站的收費員、路上檢查停車的貼條人員,基本上都年紀不小了。

4,有很多女性兒童專用通道

在銀座購物,因為帶著孩子坐電梯就直接上去了。一會有事,本人想從原路返回,結果被電梯管理員攔下,說:“lady,kids only”。然後頭條號以史為鑑就很尷尬的爬樓梯了。

5,非常死板

在機場安檢,頭條號以史為鑑鑰匙上有一個多功能指甲刀,其中有一個功能是水果刀,大概3-4釐米長,日本安檢員竟然拿出尺子仔細量了又量,又叫了其他同事來一起量,後來發現沒有超標才還回來放行。

6,飯店沒有熱水

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講究來一杯熱水,但是日本因為西化特別嚴重,飯前提供的飲用水全是加冰的。

許多人特別不習慣。

這張圖是頭條號以史為鑑拍的美軍直升機飛躍富士山。


通過一週時間,頭條號以史為鑑觀察了這個歷史上和中國糾纏不清的國家。對於日本,我們因為其侵略和修改歷史對其有恨;但日本以區區島國實力,在教育、文化、科技、經濟等方面能成就世界有數的強國,我們也應該對這個敵手有敬意;但是日本人上下階級分明,嚴格死板的性格,以及現在宅文化、老齡化、美帝駐軍等等問題已經讓日本喪失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大家有機會可以去親身體驗、觀察一下這個國家,畢竟知敵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我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埋沒的歷史真相、誤解的歷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係......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


以史為鑑


首先不得不讚嘆的是日本任何地方的公共廁所都乾淨得可怕

,在商場中就不用說了,乾淨沒有異味,設施齊全,紙、一次性馬桶墊紙、洗手液,等等應有盡有。現在很多國內的大商場也能做到這樣。

但是最讓我震驚的是我當時定了一個長途巴士,巴士途中會有休息,在休息站的時候大家都去買一些吃的,去衛生間什麼的。

因為在國內對這種高速公路服務站衛生間的印象都是十分髒,味道也......但是日本服務站的衛生間極其乾淨,剛才說的那些公共用品都十分齊全。而且當時是冬季,馬桶還是可發熱的,並帶有

音姬功能(就是可以放音樂,女生上廁所的時候點開,避免周圍的人聽到自己上廁所的聲音尷尬)。

還有就是日本的街道的乾淨程度,因為當時去日本主要待在京都,京都真的是一個非常乾淨、古樸、典雅的城市。大街上也沒有什麼異物。

便利店前的垃圾桶也有分類,有專門裝瓶子的、專門裝紙的、專門裝不可燃物的,等等。

去大阪的時候倒還好,感覺回到了國內,路面上整體也很乾淨,但是也會有稍微破舊髒亂的地方,路上的人也會普通地闖紅燈......

還有就是乘坐日本公交車的時候,司機都統一著裝,還戴著統一的帽子。給我最大沖擊的就是公交車司機真的非常耐心,態度很禮貌溫柔,

京都的巴士是下車付款,定額230日元,每一個人投錢下車,司機都會輕輕地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每個司機都會有一個麥,每到一站都會報站名,然後提醒大家車停穩了之後再移動下車,就算你慢了一點,他們也會溫柔地說不著急,小心一點。反正整個車程下來他都不斷地在說話......


讀日本


前幾天,我剛剛去過大阪。

如果不算坐郵輪在日本短暫停留的經歷的話,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真正去日本旅行。

畢竟坐郵輪到過日本,雖然那時候上岸的幾個小時幾乎全都是在買買買,我也算是對日本有了大致的印象,再加上大家平時對日本文化並不會感到太陌生,所以我本以為這次去到大阪的行程並不會對我造成太大沖擊。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我想錯了。

關於日本的各種傳聞,如果你沒有真正去到這個國家親身體驗,可能很難會有那麼深的感受。


比如說日本人在公共場合的嚴格自律,從你下飛機的那一刻起就能明顯地感受到,機場那麼繁忙的人來人往的公共場合,在日本居然一點都不讓你覺得喧囂吵鬧。

再比如日本人對於環保的共識,他們的垃圾分類真的嚴格到變態的地步,一個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中國妹子告訴我,他們喝完牛奶的紙盒子需要將牛奶倒完,將其洗淨晾乾後才能扔,這真是太令人咋舌了!

而最讓我感到衝擊的還是在他們的女僕店裡。

女僕店發源於日本,是日本宅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咖啡店裡的女店員穿上中古時期的女僕裝,為客人提供僕人式的服務,讓客人在這裡能夠享受當一次“主人”的快樂,暫時忘掉俗世的各種煩惱。

現在隨著二次元文化的快速發展,女僕店早已經不是日本的專利,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其他很多國家都已經有了。

然而,對於其他國家只是學到了一點皮毛,無非就是讓女服務生穿上了類似的衣服之外,而日本的女僕店員是真的盡職盡責,每個人都非常用心地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你看她們就這樣直接跪在冰涼的地面為客人進行服務,中國的女服務生估計很難做到這一點吧?

除了一般的咖啡店服務之外,日本的女僕店員還要多才多藝,會唱歌會跳舞,會逗客人開心,你看她們這麼賣力表演的樣子,她們是真的很用心。

我們特地去問了她們在女僕店裡打工的薪水是不是比一般的咖啡店要高?她們表示都差不多,所以也真是為她們的敬業精神所感動。

當然,女僕店裡的店員雖然可愛,但你千萬不能對她們動手動腳哦,如果嚴重的話,她們會直接報警的,你可不要有什麼非分之想。

日本在很多人的概念裡,似乎都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國家,溫柔與殘暴並存,禮貌與猥瑣同在。

但不管怎樣,你或者愛,或者恨,都無法忽視這麼一個國家,而增進中日兩國之間的相互瞭解,相信在這麼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都是很有意義的。

有機會的話,你也不妨自己去日本看一看,因為你不去的話,可能就永遠得不出你自己的結論。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劉小順


我就坐著遊輪去日本玩了兩天,文化內涵什麼的看不出來,我就談談從觀察到的現象裡發現的一些事情。

先說感觸最大的吧,那就是日本交通人的文明程度。適逢國內也正在轟轟烈烈的搞禮讓行人活動。我就說說。日本的小車開車都很守規矩,當時去的是福岡和長崎,也沒發現亂停車的,也沒加塞亂開的。

最最突出的一點,他們會停車等行人。有次我和我老婆站路口看路標,有輛車綠燈了也沒走,我和我老婆趕緊尷尬的回頭就走,等那車走了我們才回去看路標。同樣的,在日本也很少有人會站在路口沒事不過馬路。因為那樣子,人家車子只能等你。

換成在國內,先是車流量比較大,隨便等幾波行人,路可能就堵了。另外一個很大的差距就是,行人的素質差距。國內闖紅燈的,站人行道發呆的,玩手機的,等個紅燈還站人行道的,到處都有。這無形中加重了國內擁堵的情況。

然後是日本街道的乾淨程度。國內經常看見環衛工人掃馬路,但乾淨程度還是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更何況日本街上都沒發現掃馬路的人。至於廢紙塑料瓶之類,那基本就是看不見的。

而且,正好遇到一位鏟屎官出來遛狗,狗狗拉完了屎,鏟屎官還會拿紙包好了帶走。換成國內,到處都能遇見狗屎。

還有就是日本的電車和公交,首先是大家不會擁擠。然後是隻要有人需要下車還沒下,電車就不會走。另外只要站臺有人等車,電車也不會走。所以,去日本沒事千萬別站站臺發呆。

而且,下車的時候司機會對每一個人說一聲謝謝。

國內的公交咧。哎,跟公路賽車似的。不吐槽了。大家自行感受。

還有就是,日本所有上班的人都會西裝出行,無論男女。而國內,穿西裝的不是騙子就是推銷的。咳咳,這個觀念至今也還沒完全消除吧。

別的暫時就想不出來了,總結來說,日本的文明程度,城市的整潔程度,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別說我崇洋媚外,羨慕小日本,我只是就事論事。有的地方確實有差距。


qzuser203196520


說說第一次去日本之後關於文化方面的小感受吧。

1.日本就是漫畫,漫畫就是日本,二次元三次元傻傻分不清楚。

以前感覺動漫卡通是另一個次元的世界,原來不是,至少日漫不是。太多的經典,場景素材就取自現實,而且還原度極高。這個球場經典吧?影響著一代人的《灌籃高手》。

這算是日本行唯一指定必去的地方。照片上方那塊籃板,就是櫻木頭撞的那塊了。整個球場,乃至整個學校,漫畫與現實相似度80%以上,你看看那籃球館的屋頂就能感受到。

這只是許許多多例子中的一個而已,經常走著走著,就覺得走進了哆啦A夢和蠟筆小新住的街區,走著,又走到新海誠的作品裡。

漫畫取材現實,可能比較常發生,但現實生活透著漫畫氣息,絕對不多見:公共設施被粉飾得色彩繽紛的,修馬路的路障都有粉紅色的少女系設計,那些誇張的廣告牌,滿街的殺馬特cosplay...還有日本的生活用品和文具設計,那卡哇伊的,也是絕了。好大一隻扇貝在牆上,還有無數的章魚、牛、螃蟹、蝦...在屋簷上飛。

2.別鞠了,為了道別我們已經互相鞠躬10分鐘了

初到日本,在十字路口、公司門口這些地方,看見很多人在路上道別,不停地鞠躬,每鞠躬一次,大家距離拉開大概5釐米,聊幾句,再鞠一躬,距離再拉開5釐米,如此重複n次,當大家真正轉身say goodbye,走10米再一回頭,再鞠躬,太有趣了!有禮貌過頭了都。

攝影大師Martin Parr曾經對日本的鞠躬文化做過一次專題拍攝,他出其不意地抓拍了許多日本人鞠躬的瞬間。一次商場購物後,店員一直感謝我,狂鞠躬,鞠得我都不好意思了,離開20米後,我回頭看看他,他還在那兒站著看著我,見我回頭,猛地又鞠一躬,全是90°彎腰的,太不好意思了,我趕緊跑。

3.日本的秩序規範得像機器人一樣

這種感覺在東京的車站特別強烈。火車到站,開門,著裝十分統一的上班族,整齊有序地排隊湧進扶手梯,像電影裡一批批的AI,互不說話,集體去做事一樣。在人流量超一級繁忙的公共場所,竟然所有人能夠對各種公共導向(紅綠燈、開關門、廣播提示等等)做出統一的規範的反應。

換句話說,日本人在公共場所的行為規範,公共素質達到近乎完美的地步。

4.日本十分懂得經營傳統文化

碰巧遇上一些地方小節日,遊客很多很多,傳統節日的氛圍卻仍然很好,在宣傳旅遊的同時並沒有過度商業化。古建築、古街區保護得很好。像火爆全球的京都伏見荷稻大社,傳統味道依然十分濃厚。

因藝伎而聞名的花見小路,我覺得可以作為傳統文化保護的“示範單位”了。

運氣好的話,還能碰上些真正的藝伎,她們雖與你擦肩走過,但她們對遊客仍然保持神秘。這是花見小路入口的指示牌,看看那個大交叉:別碰藝伎,別打擾,連自拍杆都不能用(覺得影響市容吧,嘿嘿)。藝伎是不會(你也不能要求)和你合影的,連一句話都不會和你說,招呼都不會打。


日本是一個很快就能讓人感受到其極度規範文明的國家。對於長期生活在那兒的人,這可能是一種壓力(因此日本有很多奇葩現象吧),但對於短期旅遊的人來說,感覺就很舒服。身邊去過日本旅遊的人,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無一不對這個國家讚不絕口,那種在公共場所的絕對安全感、環境乾淨、文明禮貌、服務行業的熱情、飲食的衛生等等,幾乎都做到極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