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給銀行帶來什麼?營銷創新!


O2O模式給銀行帶來什麼?營銷創新!

這是互聯網顛覆傳統行業的時代,早在2008年,馬雲就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而如今,傳統的銀行也確實受到“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也因此迎來了巨大的挑戰。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就是傳統的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是將互聯網“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精神滲透到傳統金融行業中並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它與傳統金融的區別是業務操作性更好、參與度更高,中間環節少,成本低,更便捷。就目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1 超越邊界

邊界,包含了地域、時間、人群等。地域邊界,傳統銀行僅限於網點周邊,互聯網金融則面向所有人;時間邊界,傳統網點朝九晚五,互聯網金融隨時提交業務請求;人群邊界,傳統銀行更多關注大企業、大客戶,而互聯網金融更強調普惠,服務門檻直接降到百元級,幾乎不設門檻。總之,互聯網金融正在超越傳統金融的服務邊界,其終極目標是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地點及聯網設備上都可以享受及時、優質的金融服務。

02 重建規則

金融行業屬於一個強監管的行業,重建行業規則的難度遠遠高於其他行業,然而,互聯網卻再一次展現出自己強大的力量。以螞蟻金服為例,其在短短几年內,就已經完成了全牌照的佈局,這就是所謂的先創新再規劃,最後監管層發牌,這正是重建規則的能力。

03 盈收後置

互聯網企業核心的生存法則之一是:先圈人,後賺錢。餘額寶、微信錢包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做到了上億用戶,這對傳統銀行來說望塵莫及。所以說,互聯網改變的不僅僅是金融服務的實際形式,還改變了金融行業的盈收模式。

傳統網點的升級改造是結合了互聯網的特性量身定製,把辦理業務從人工服務升級到客戶全程自主在線操控,極大的提高了效率。雖然智能化網點在某些服務上更加便捷,但傳統物理網點仍然無法被取代,一些客戶需求不僅僅是簡單的存款業務,而是綜合的金融服務,除此之外,傳統網點可以滿足客戶差異化、個性化服務需求始終發揮重要的場景體驗作用。

線上線下(O2O)的模式配合,使銀行面臨營銷創新的局面,主要有:

營銷模式的網絡化,將金融信用與商業信用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雙重風險控制體系充分釋放信用的價值,為年輕的用戶搭建新型消費金融服務體系。除此之外,銀行+互聯網新模式,能夠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搭建智慧型信用卡生態系統,通過跨界合作,佔領移動終端,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金融服務體驗。

營銷模式社會化,金融與科技的加速融合,對品牌營銷產生重大的影響,從大趨勢看,傳統企業的營銷是以產品銷售為導向,而互聯網時代,科技金融已經向管理消費者方向發展,即是品牌營銷通過管理用戶創造無形價值。

銀行在此驅使下迎來了轉型大戰,並呈現出佈局趨勢,見下:

構建金融+生活的生態圈。特徵,場景驅動、數據為王、體驗至上,互聯網金融不再只是簡單地將銀行線下業務向線上進行平行遷移,而是在電子化-互聯網化-移動化的發展,重新構建符合時代發展和用戶體驗的金融產品銷售及服務體系,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流程及以場景為中心的生態圈,通過多平臺的整合,實現多渠道之間的無縫對接,從傳統的等客戶到拉客戶的轉變,將銀行現有金融和非金融服務按照應用場景進行模塊化整合和分類,推薦給客戶。在與跨界夥伴合作過程中,為非本行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賬戶體系,實現客戶的引流,降低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門檻,拓展客戶流量。

存量客戶是銀行的保障。誰掌握了忠誠存量客戶,挖掘出存量客戶的價值,誰就等於掌握了長久的經濟命脈,隨著互聯網的到來,傳統銀行進入了微利期,存量客戶的價值挖掘已成為銀行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必須體現出定製化的個人服務,客戶體驗已經無形中成為衡量銀行服務的一把隱形標尺,只有把客戶需求作為導向,為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銀行才能挖掘到存量客戶的金礦。

挖掘不同客戶的一般習慣和潛在需求。我國徵信數據庫顯示:20-50歲這個年齡段的群體既有收入,又面臨多方面、多層次需求,其信用交易最活躍,老年群體往往可支配收入較高,挖掘群體需求可以通過其中一個客戶覆蓋他的社交群體,實現互聯網口碑裂變。

寫在最後

利用互聯網傳播快捷、成本低的優勢,提升金融產品組合的廣度和深度,進行病毒式擴張,線下網點實現客戶的個性化體驗及信任搭建,更好的實現線上轉化,銀行加強行業跨業合作更好的拓展金融產品組合,兩者相輔相成,達成最終銀行存量客戶的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