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科学高峰,沈括与《梦溪笔谈》,你知道多少呢?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高峰,沈括与《梦溪笔谈》,你知道多少呢?

沈括雕像

简介:北宋时期,无论是农业,商业,手工制造业都比较发达。就在北宋中期,我国出了一个大科学家,沈括。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一个高峰!沈括,钱塘人士(今杭州),沈括父亲是做官的,沈括年轻的时候一直跟随父亲走南闯北,见识渊博,二十多岁做官以后继续在外奔波,一直到三十多岁才考上进士,纵观沈括年轻时期有了不少的人生阅历,但还离不开面到京城的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工作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藏书,这才有了后面的中国历史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人物!

沈括在数学方面以及天文方面有极大的爱好程度,对天文历法也有极大深入的研究,在职场上更是不拘一格。在司天监任职的时候,就对于一些根本不懂历法的人撤职,在选人上更是大胆的选择了从最底层出生的卫朴,全部选用的都是有着实践经历的人才,沈括还对于许多已经陈旧的天文测量仪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使得宋朝时候的数学,天文领域焕然一新。

沈括还在王安石变法中,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当时全国各地进行新法的推进,在变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最著名的一次,当属辽国派使臣肖禧来到北宋东京,硬说原来属于北宋的黄嵬山一带三十里的地方应该属于辽国。宋神宗派沈括去谈判。沈括先到枢密院查阅档案,把过去双方议定的边界文书查得一清二楚,并画出边境地图,驳斥了辽国的无理要求。之后他又受宋神宗之命出使辽国,跟辽国作进一步交涉。在辽国京城上京,双方会谈了六次,沈括据理力争,坚持不屈,辽国无法可想,只得放弃了原来的无理要求!沈括回国的时候,详细调查了沿路的地理情况、山川道路和风土人情,写成一部《使契丹图抄》。他回到京城,进呈给宋神宗。宋神宗因为他立了功,提升他为翰林学士。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高峰,沈括与《梦溪笔谈》,你知道多少呢?

沈括一生虽然做过很长时间的官,但他只要一有机会,就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研究,是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五十八岁那年,他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和写作。他在自己的住处梦溪园,写了一部有名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历史、考古、文学、音乐和绘画等许多方面,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指南针修正,他发现了指南针所指的方法不是正南而是稍微偏东。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做磁偏角。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的记录,比欧洲哥伦布的发现早了四百多年。到河北去,经过太行山,见山壁中间有一条螺蚌壳和卵石组成的带状堆积层。他研究后断定说:"这是古时的海边,现在东面离开大海已有千里之远了。"他又进一步推论说:"所谓大陆,都是浊流冲积而成的。"沈括所说的大陆,主要是指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平原。他认为河北平原是由黄河等浊流冲积而成的。沈括关于水流侵蚀冲积作用的论述,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比西方学者早七百年。在陕北,发现那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当地人称为"脂水",用来烧烟制墨。他预言说:"这东西将来一定大行于世。"他认为我国"石油很多,生在地中没有穷尽"。这些论述,现在都已经被证实了。更有意思的是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是毕昇,这个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作者,要不是在梦溪笔谈中沈括有所记载,估计大家都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活字印刷!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高峰,沈括与《梦溪笔谈》,你知道多少呢?

沈括65岁病逝,单《梦溪笔谈》一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科学财富,这个在历史上的东方的传奇人物比西方的达芬奇还早了几百年。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在当时领先世界水平,《梦溪笔谈》也成为了一部中外学者研究的对象,感叹古人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