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如果說哪位三國人物最厲害,可能會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要說哪位三國人物在後世最受人尊敬,那一定非關羽莫屬。關二哥不但在民間有廣泛的群眾信仰,還得到多個朝代帝王的官方封贈,佛道兩教也都吸納其成為神祗。時至今日,對關公崇拜的不僅限於中國,甚至被華人帶到了全世界。歷史上的名將何止千萬,為什麼關羽能夠獨享這樣的尊榮呢?今天留史君一起帶大家看一看關公的成神之路。

歷史上真實的關羽

關羽的形象總體可以概括成三類,即真實歷史中的形象、藝術作品中的形象以及宗教中的形象,而後兩者是在第一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首先我們先看看歷史上的關羽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可能有人會說,關羽我們都熟悉,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blabla……,您先別急,您說的這是《三國演義》裡的。《三國演義》畢竟是歷史小說,七分實三分虛,為了使關羽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吸收了很多民間傳說裡的說法,而正史裡對於關羽的記載基本上僅限於《三國志》和裴松之作的注,而且非常簡略。關羽和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在一篇傳記裡,自己的部分一共只佔1000多字。關羽原籍為河東郡解縣(今屬山西省運城市),不知什麼原因逃亡到了涿郡,投靠了起兵討伐黃巾的劉備,從此追隨劉備一生。劉關張三個人雖然曾經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親如兄弟,同睡一床,但是並沒有什麼桃園三結義的橋段。現在只知道關羽比張飛大,劉備和關羽誰大不知道(從元代開始有人考證關羽的出生年份,考證的結果是關羽比劉備還大1歲或2歲,應該說這個結論可信度並不高)。之後關羽追隨劉備徵黃巾、討董卓、拒袁紹、救徐州、戰袁術,直到被呂布打敗投靠了曹操,這期間關羽並沒什麼表現(或者說史書上沒有記載關羽的表現),所以什麼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都是演義裡的故事。但是《三國志》引用傅玄的記載說劉備剛剛投奔曹操的時候,郭嘉曾對曹操說:“

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側面說明關羽還是闖出了一些名頭的。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清代焦秉貞繪關羽像

之後劉備帶著關羽張飛隨曹操東征呂布。關羽對曹操說,自己想娶呂布手下秦宜祿的妻子杜氏為妻,曹操答應了。後來關羽又跟曹操請求了好幾次,曹操動心眼了,等到打敗呂布找人一看,這個杜氏果然特別漂亮,就自己留下了,這事弄的關羽心裡挺不痛快。回到許昌後,有一次劉備陪曹操打獵,關羽建議趁機殺了曹操,劉備沒同意。

後來劉備受了衣帶詔之後跑路了,殺了車胄又佔了徐州,派關羽守下邳。結果曹操來了一撥攻勢打跑了劉備,抓住了劉備的老婆,又來一撥攻勢抓住了關羽,一起帶回了許昌。曹操讓張遼去試探關羽的想法,關羽明確表示,雖然曹老闆對我不錯,但是我和劉將軍誓同生死,同床共枕(劃掉),感情更深,等我報效完曹老闆後就走。這時候袁紹很及時的送來了機會,他派大將顏良進攻白馬縣。曹操派張遼和關羽作為先鋒迎戰,關羽開掛一般的殺了顏良:“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這樣武勇的表現別說三國時期,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少有的。曹操因此表奏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並且重加賞賜。但是關羽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封存賞賜,拜書告辭曹操去投靠劉備。曹操下令手下不要追趕(所以也沒有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事)。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明代丁雲鵬繪關羽像

接下來劉備帶著人又投靠了劉表,劉表死後孫劉聯合赤壁大戰打敗了曹操(也沒有華容道捉放曹),劉備趁機佔了荊州,封關羽為襄陽太守。劉備取了西蜀後,留下關羽鎮守荊州。這期間與關羽有關的有三件事,一是馬超歸降劉備後,關羽給諸葛亮寫信,問馬超這人怎麼樣。諸葛亮回答說馬超是世之人傑,可以和張飛並列,但是比不上你。關羽看信之後很高興。二是刮骨療毒,只是沒說手術是華佗做的。三是孫權向劉備討荊州不成,派呂蒙奪了荊州的三個郡,劉備則派關羽帶兵去回搶。關羽和魯肅在益陽相拒,魯肅提出兩人單刀聚會,按照魯肅傳的記載,會上魯肅把關羽斥責了一番,關羽竟然無言以對。後來由於曹操進攻漢中,劉備與孫權講和,分了一半荊州給孫權。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明末清初丁元公繪關羽像

劉備即位漢中王后,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同年關羽開始進攻曹仁,包圍了樊城。曹操派于禁救援曹仁,關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曹操都準備遷都躲避。至此關羽達到了人生巔峰。加上劉備剛剛在漢中擊退了曹操,眼看諸葛亮隆中對設想的興復漢室方略有了實現的可能。可惜輝煌維持的太短暫,之後孫權和曹操聯合,誘降了關羽手下的糜芳和傅士仁(這兩人由於表現不好,關羽曾表示打完仗回去治他們),派呂蒙和陸遜襲取了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手下擒殺,死於臨沮(時間大約為公元219年年底),同時被殺的還有關羽的兒子關平。孫權把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並用諸侯的禮節埋葬了關羽的屍骸。後來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關羽死後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沒幾年就去世了,又由另一個兒子關統繼承,關統死後無子,爵位由關興的庶子關彝繼承。關羽應該還有一個女兒,孫權曾為自己的兒子求娶,被關羽拒絕了。後來龐德的兒子龐會隨鍾會鄧艾一起伐蜀,滅蜀之後龐會殺光了關羽所有的後代。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明代商喜繪關羽擒將圖(被擒的就是龐德)

可以看出歷史上的關羽驍勇善戰,為國捐軀,是一名忠勇雙全的武將,同時又驕傲自負,最終大意失荊州,給劉備集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陳壽評價關羽雖有“國士之風”,但“剛而自矜”,“

以短取敗”。那麼這樣一位並不十分完美的將軍怎麼就成了聖人了?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首都博物館藏關元帥像

關羽封神之路

三國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關羽一直還都是勇將的象徵,被稱為“萬人敵”,評論一個人勇武常常說他像關羽、張飛。到了隋朝,開始有關羽顯靈的傳說出現,傳說他幫助佛教天台宗的智顗和尚在當陽(距離麥城不遠)修建了玉泉寺。

唐代開始,關羽逐漸為人們所推崇。從民間來說,一些地區開始流行關羽崇拜,人們稱之為關三郎,是一副凶神的形象,傳說關三郎經常帶著鬼兵進城,會讓人發熱寒戰,甚至提起關三郎都會讓人兩腿發抖。從官方來說,唐德宗時期,關羽作為歷代名將的64位代表之一(其他的三國人物還有張飛、鄧艾、張遼、周瑜、呂蒙、陸遜和陸抗),和十哲(其中有諸葛亮)一起配享武廟(武廟中的主神是武成王姜子牙)。佛教為了便於傳教,也把關羽吸收為護法伽藍神。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現在一些寺廟的伽藍殿裡還供奉著關公

到了宋代,隨著經濟的發展,世俗文化興盛,三國故事開始流行,“三國”這個大IP逐漸形成。由於宋代理學的興起,學者對於篡漢的曹氏加以貶抑,對於代表正統的劉備加以擁護。人民群眾中也相應的形成了擁劉反曹的觀念。蘇東坡《東坡志林》中有一篇《塗巷小兒聽說三國語》講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關羽不戀富貴、深明大義、盡忠漢室,還喜歡讀儒家經典《春秋》,“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再加上宋室一直以來面臨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因而關羽忠義凜然、抗強助弱的形象愈加為世人所推崇。這些觀念的變化也逐漸影響到官方對關羽的態度。前面講過,從唐代開始關羽作為64為代表之一配享武廟,聽起來挺高端,其實這64位只有畫像,沒有祭品,大夥都是乾坐著看人家吃。直到後唐時期,有博士看不慣,才上奏建議給這老幾十位加上了供品。即便這樣,宋初,關羽還一度被請出武廟,一直到宋仁宗時期才又重獲配享的資格。到了宋徽宗時期,關羽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先是被封為忠惠公,又加封為武安王、忠義武安王。

同時,由於宋徽宗篤信道教,上行下效之下,道教也吸收關羽為其神祗,有了清元真君、崇寧真君等名頭,還出現了關羽協助張天師斬殺危害解州鹽池惡蛟的傳說。至此關羽達成了儒釋道三教封神的成就。南宋朝廷繼續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王、英濟王,民間的關王廟也在各地興起。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明末清初丁元公繪關羽像

元代出現的《三國志平話》以及元雜劇中的三國戲代表著三國文化達到了一個高峰,元雜劇中有三國故事37種,其中以關羽為“正名”的就有11種。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將以及單刀會等等關羽的演義故事都已形成。朝廷繼續加封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各地方誌對於關羽廟宇的記載也大幅增加。元朝末年還出現了一位關羽的超級粉絲——巴郡人胡琦,他因為仰慕關羽的義勇忠節,編輯了一本《關王事蹟》,書中不僅記錄了關羽生前和死後顯靈的事蹟,還收集了歷朝歷代有關關羽的封號、廟記、碑記以及關羽的神像、年譜、世系圖等等,是一本宗教色彩濃厚的關羽百科全書。為了樹立文武雙全的形象,元代文人還偽造了關羽寫的八篇書信,這些信也都收錄在《關王事蹟》中。元代三國文化以及關羽信仰的蓬勃發展,都為《三國演義》的出現,以及《演義》中關羽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基礎。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清代汪喬繪關羽像

《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在明代開始廣為流傳。《三國演義》對關羽形象的成功塑造,推動關羽崇拜在明清時期達到了巔峰,並一直流傳至今。明初雖然去除了關羽的王號(同時去除王號的還有姜子牙,所以關羽也不在作為姜子牙的陪襯了),但是專門為他立廟,與天妃、馬祖等同列,等於不再把關羽當成一個忠臣的代表,而是一位神仙了。到了明萬曆年間,朝廷直接給關羽封了帝號,稱作“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還給配了兩個手下,宋朝的陸秀夫和張世傑。據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喜歡讀《三國演義》,還當作兵書來學習,有清一代,朝廷對關羽都很敬重,先是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追封了關羽祖上三代為公爵,還把諡號改為“神勇”,之後又屢次增加封號,直到最終的“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比慈禧25字的諡號還多一個字。紫禁城坤寧宮前還設有關羽神位,與佛祖、觀音一起接受祭拜。民間對於關羽的信仰更為廣泛,關羽廟遍佈全國,甚至遠銷海外(朝鮮早在壬辰倭亂時,就在入朝明軍將領的要求下修建了關王廟,之後逐漸擴展到全國。越南也修建有關羽廟。

隨著華人華僑的遷徙,關羽廟或關羽祠堂修到了歐美、日本、澳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也存在關羽信仰。關羽還從武聖成了財神,並且被諸如白蓮教、三合會、義和團等秘密宗教、結社活動所崇拜。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藏傳佛教的關羽唐卡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日本歌川國芳浮世繪關羽

總之,關羽成神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統治者希望藉由關羽威名鞏固統治,通過宣傳關羽的忠義教化人心,宗教則藉由人們對關羽的崇拜信仰傳播教義。而在普通大眾心中,關羽經歷了一個戰死的凶神到忠義的化身再到護佑萬民的神明這樣一個轉變。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洛陽關林帝王關羽的形象,兩邊就是陸秀夫和張世傑

說起關羽,我們眼前浮現的必定是“臥蠶眉,丹鳳眼,面如重棗,五綹長髯,頭戴青巾,身披綠袍,胯下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的威風形象,身邊一般還會跟隨著關平和周倉,這一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遊戲《三國無雙》中關羽的形象

關羽形象的形成

說起關羽,我們眼前浮現的必定是“臥蠶眉,丹鳳眼,面如重棗,五綹長髯,頭戴青巾,身披綠袍,胯下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的威風形象,身邊一般還會跟隨著關平和周倉。這一形象由《三國演義》生動的描述出來,又通過這部小說的傳播固化。這不是《三國演義》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結合了宗教、文學、戲曲以及民間傳說等多種形象的流傳綜合出現的。歷史上真實的關羽長什麼樣,我們現在已無從得知,唯一的記載就是關羽“美鬚髯”。現存最早的關羽像是內蒙古出土的金代《義勇武安王》版畫,畫中的關羽已經和現在流行的形象十分接近了。留史君試著分析一下關羽這些標誌性特徵是如何形成的。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金代義勇武安王版畫,現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紅臉:通過臉譜表現人物性格是戲曲的藝術表現形式。“赤面如赤心”,紅臉象徵忠義。元明雜劇中,由於受宗教的影響,關羽的相貌像個“神道”,但是一直是紅臉的形象。元代壁畫中的關羽就已經通過一張大紅臉提高了自己的辨識度。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元代(一說為明初補繪)青龍寺壁畫,紅臉者為關羽

長髯:前面說過,歷史上的關羽“美鬚髯”,以至於諸葛亮給關羽寫信只稱呼他為“髯”。所以關羽一直是長鬚的形象。古人認為長髯是很美的,這樣的人被稱為美髯公。劉備就曾因鬍鬚太少(一說沒鬍鬚)被一個叫張裕(不是做葡萄酒的)的人所嘲諷(劉備先嘲笑人家毛髮濃密,被張裕回懟了。後來這個張裕因為私下傳播反動言論被劉備殺了)。還有一種說法是美髯的人容易橫死,特別是鬍子長過頭髮的人會遭“兵厄”,還舉例說關羽就屬於這種情況。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寶寧寺藏明代水陸畫中的關羽(畫的是為國捐軀將領的代表)

綠袍:常見的關羽形象大體有三種,一是有些廟宇裡塑像的是帝王打扮,二是讀春秋的文士打扮,三是武將打扮,尤以第三種為多,而且大多數是身披綠袍(個別情況下著紅袍)。關羽為什麼穿綠,應該也有個流傳的過程。元明雜劇中關羽的形象是“滲青巾、紅袍”,這也是戲劇通過外貌表現性格的體現(同樣忠義的岳飛也是“滲青巾、紅袍”)。留史君認為關羽改穿綠袍的一個原因是《三國演義》裡有個情節,講得是關羽在曹操手下的時候,曹操看到關羽的袍子舊了,就送了他一件新的。結果關羽把新袍子穿裡面,舊的穿外面,那件舊袍子就是綠色的(一般級別較低的人穿綠色)。還有個情節是關羽辭別曹操的時候,曹操去送他,又贈了一件袍子,關羽沒用手接,用刀挑了過去,這個故事在戲曲裡叫灞橋挑袍,挑的是件紅色的袍子。為了表達關羽對劉備的忠義,人們要讓關羽穿劉備送的綠袍子,不穿曹操贈的紅袍。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劉關張三人的形象問題,為了增加辨識度,這三個人分別穿不同顏色的衣服。張飛肯定穿黑的,劉備是君主,是老大,一般穿紅色,關羽就穿了綠色。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別的解釋。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北京延慶花盆村清代關帝廟灞橋挑袍壁畫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河北涿鹿縣後溝村清代關帝廟三英戰呂布壁畫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河北蔚縣蘇邵堡明代關帝廟桃園結義壁畫(可以清楚看到劉關張紅綠黑的配色)

青巾:元明時期,娼家、樂工男子帶綠頭巾,後來就用帶綠帽子指代妻子有外遇的男人。前面說過元明雜劇中關羽的形象是“滲青巾、紅袍”,古代的青可以指綠色也可以指藍色甚至是黑色。

從明清時期關羽的畫像來看,幾乎都是帶藍色的頭巾或幞頭,現在戲曲裡一般帶夫子盔(藍色盔上綴紅絨球),沒有帶綠頭巾的。1994年央視《三國演義》拍的非常好,陸樹銘老師演的關羽也成就了經典的形象,可惜就是帶了一條綠色的頭巾。現在有些遊戲中的關羽形象也是綠色頭巾,這些都帶來很大的誤導,弄的現在很多人說關公帶綠帽子如何如何。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94央視版《三國演義》關羽劇照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三國志》遊戲中關羽形象

青龍偃月刀歷史上關羽用何種兵器,並無明確記載,從考古資料看當時並無長柄大刀出現,較常見的刀是環首刀。有人從“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的表現分析,關羽應該用矛、戟或槊這一類兵器,才會有刺的動作。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劍錄》中記載劉備曾經鑄劍八把,其中一把贈與了關羽。而關羽曾經親自冒險採集都山之鐵鑄了兩把刀,命名為“萬人敵”,臨死前把刀投到了水中。其實真正的將領一般不會只用一種兵器,關羽可能戟、矛、刀、劍這些兵器都用過。元曲中首先出現了偃月三停刀作為關羽的武器,後來又變成了青龍偃月刀。

現在我們看到的青龍偃月刀的樣子,應該是宋代才出現的。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鄂州市博物館藏三國東吳時期環首刀,刀長146釐米,可以稱得上長刀了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宋《武經總要》中的“刀八色”

赤兔馬:《三國志》記載呂布有良馬曰赤兔,並且有“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的說法。但是沒說赤兔馬長什麼樣,後人根據名字結合大宛汗血寶馬的形象,把赤兔馬想象成一匹紅馬。這匹赤兔馬在戲曲和傳說中逐漸被關羽所接收。《演義中》赤兔馬從公元189年董卓廢少帝時登場,到219年關羽被害後絕食而死,活了30多歲,對於馬來說也算是高壽了。除了馬以外,還有呂布留下的貂蟬(虛構人物),在元明雜劇《關大王月下斬貂蟬》中被關羽給殺了,以示關羽不為女色所惑。可是人家明明曾心心念著杜氏,是個重情的漢子啊。

關平歷史上確有其人,關羽之子,和關羽一起兵敗被殺。《演義》中變成了關羽的義子,現在一般以手捧大印的形象出現在關羽之側。《蜀記》記載關羽出兵圍困樊城時,對關平說曾夢到被豬咬了腳,有不祥的預感。“羽初出軍圍樊,夢豬齧其足,語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還!”

周倉虛構人物,在《三國志平話》中,周倉於關羽死後才登場,負責操縱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戲弄了一下司馬懿,之後就消失了。《演義》中周倉原為黃巾軍的部將,投奔關羽後一直追隨關羽,關羽死後自刎而亡。現在一般以手捧大刀的黑臉形象出現在關羽之側。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明代單刀赴會圖,可看到跟隨關羽身邊捧刀的黑臉周倉

如今那個紅臉長鬚、手持大刀的關羽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並且隨著三國文化的傳播,通過影視、遊戲、動漫等等各種形式,以各種形象豐富著我們的文化生活。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戲曲關羽形象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關羽高達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女版關羽雲長

結尾彩蛋

侯寶林有段著名的相聲《關公戰秦瓊》,其實關公穿越的事早已有之,宋代開始就有關公戰蚩尤的傳說。說是宋朝解州的鹽池產鹽突然出了問題。鹽池產鹽的收入可是政府重要的經濟來源,皇上派人一查,原來是蚩尤(或是蚩尤變成的惡蛟)在搗亂(傳說鹽池是蚩尤的血化成的),朝廷趕緊去請張天師降妖,張天師自己不去,推薦讓關羽去(因為解州是關羽老家?),關羽顯靈殺了蚩尤,恢復了鹽池的正常生產。這個故事廣為流傳,還被編成了雜劇,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當年的流行程度絕不在《關公戰秦瓊》之下。

其實關公表示,這些都不算什麼,只要人民群眾需要,為了保衛地球,連外星人都照打。

兵敗身死的武將關羽,為什麼能超凡成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