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語境下,我們怎樣做家長?——寫給“揚翼”班家長的七條建議

網課語境下,我們怎樣做家長?——寫給“揚翼”班家長的七條建議


▽▽▽

網課語境下,我們怎麼做家長?


寫給“揚翼”班家長的七條建議


網課語境下,我們怎樣做家長?——寫給“揚翼”班家長的七條建議

網課語境下,我們怎樣做家長?——寫給“揚翼”班家長的七條建議

網課語境下,我們怎樣做家長?——寫給“揚翼”班家長的七條建議

前 言


為切實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的渠道,按照全系統全方位落實“一級響應”的要求,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二度延遲,省教育廳要求,各級各類學校2月底前不開學。《浙江延遲開學期間中小學全面實施線上教育教學指導意見》發佈。全校同步開展網絡教學,對學校來講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全天候通過網絡聽課,對很多孩子,尤其是自律能力略差的孩子來說是一項艱難的考驗。如何妥善管理在家學習的孩子,對家長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命題,也是一道有難度的考題,是我們“揚翼”班的家長當下迫切需要破解的課題。在共同抗疫的大環境下,不止我們,其它學校的、其它班級的家長,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下面,我為家長朋友提供幾條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垂範

站起來,在孩子前面走兩步


身教勝過言教,最好的教育是榜樣示範。倘若我們走在前頭以身作則,對孩子提出要求的底氣自然也就足了,有底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即便沒有對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建議一:自己學起來,也很有必要


正如白居易所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分辨人才需要漫長的時間,要成為人才更是不易。學習是一場需要持續投入時間和精力的長久戰役,在途中往往會遭遇不可預估的困難,使孩子和痛苦相伴。所謂的快樂學習,不過是理想的追求,給身處學業沼澤的學子以希望。總體來看,人是群居動物,一個人在家學習,更容易滋生消極情緒。倘若你沒有去單位上班,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身為家長的你也不妨讀讀書,看看報,做點同樣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以自我提升的事。如此,孩子內心會更加寧靜,一些小的走動,諸如上廁所喝水的頻率也會下降。


建議二:你夠篤定,孩子也信心滿滿


科學研究表明,人是動物界中唯一一種接受暗示的動物,倘若你淡然篤定,孩子也會深受影響,變得自信滿滿。疫情當前,我們要相信未來,堅信黨和政府政府有決心也有能力控制疫情,此疫不過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的一次波折坎坷。面對全新的教學模式,我們要相信孩子,只要他們張開雙臂擁抱並努力適應,定會成為另一條便捷的成長路徑。疫情蔓延,形勢緊迫,難免會有焦慮、擔心、害怕等消極情緒,而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坦然面對,正視它們,接納,不迴避、不抗拒。換個角度,此疫何嘗不是和睦親子關係的契機?何嘗不是學會和自己相處的契機?我們放鬆孩子便會放鬆,我們焦慮孩子也會焦慮,我們寬鬆的心情,平和的態度,是陪伴孩子戰勝疫情的一劑良藥。


二、互動

看似務虛,意義往往非同凡響


教育的真諦是關係!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教育,一定基於和諧的關係。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不例外。關係的建立,看似和學業無關,卻是基石,意義非同凡響。


建議三:多和孩子“隨便”嘮兩句


價值觀的傳承、情感的聯結、規則的養成,都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不帶任何目的性的互動中完成的。北師大《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顯示,當下親子互動極不充分,許多家長和孩子每天只是生活在一起,這需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關注和警惕。此次疫情,國家要求我們儘量居家不動,這為我們創造了極好的親子互動的機會,抓住時機,和諧相處,增進彼此的情感。閱讀學生的“假期感悟”,可以明顯感受到個體的差異,同學們在能力、態度、眼界、格局和意識上有明顯的區別,家長可以參考“楊春林的班”微信公眾號推送,完整版本的文字參看班級QQ群共享。別的且不說,疫情引發各種輿論,各種聲音鋪天蓋地。面對蜂擁而至的種種觀點,不妨聽聽孩子怎麼說,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對孩子進行價值觀的引領。心理學研究發現,不給孩子機會的教養方式,不允許孩子表達想法的“專制”型教養方式,往往會使孩子缺乏溝通技巧,在人際交往中比較被動,容易盲從於權威,不太自信,幸福感也較低。只有將孩子視為獨立的生命個體,給予充分的平等和尊重,才能讓孩子未來成長為參天大樹。當然,要和孩子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孩子要不要和你嘮是個問題,你嘮不嘮得過他們也是一個問題。這些都是家長家庭教育能力的試金石,能試出家長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優劣。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更可能天天向上。


建議四:不妨來一點“共同關注”


學習固然重要,卻也必然融於生活。北師大邊玉芳教授認為,成為一個正常的人,遠比學業上超常重要。吳軍也說,懂得美,熱愛生活,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精彩。家長們應該思考,如何藉助居家的便利環境,使網課學習變得豐盈立體,畢竟,孩子首先是個人,而不是純粹的知識的容器,學習的機器。千萬不能把生活簡化為“吃飯—學習—睡覺”的簡單重複。


話雖如此,孩子的學習時間畢竟寶貴,色彩斑斕的網絡世界容易荒廢時間,消磨鬥志。網絡世界浩瀚無邊,信息真假難辨,極容易使孩子迷失方向。作為家長,要多給孩子傳播官方的、真實的信息,過濾情緒宣洩的文字,推送理性思辨的文章,和孩子一起收看高價值的影視節目,從源頭上進行把關,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健康肥沃的土壤。以收看節目為例。看新聞1+1,鍾南山,張文宏,王辰,李蘭娟走近我們,領略大師的風采,體會專業的力量,感受大愛無疆;看2019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大賽,體會什麼叫優秀,理解什麼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懂得我們眼裡為何常含淚水。傑出的人才,給人力量;優秀的節目,催人奮進。世界是一個閉環,人的成長也是一個系統。磨刀不誤砍柴功,唯有精神的成長,才能給予學生更充沛的內在力量。如果能夠好好利用這些閒暇時光,必能使孩子的學習如虎添翼。


三、融入

加盟其中,扮演好合夥人的角色

對一個企業而言,有生產,銷售,售後等不同環節,每個人都是系統中的一環。孩子學習也是一個系統,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從根本上決定這個系統,但我們也是這個系統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扮演好我們的角色,承擔其中的責任。網課教授新課,儘管學校安排線上輔導和批閱,但始終缺乏線下互動反饋及時的優越性,客觀上給學習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從嚴重的情況來講,可能造成前功盡棄的局面,家長切不可缺席,不可置身事外。藉助家長的力量,能一定程度上彌補教師監督缺失的先天不足。當然,父母要分工合作,誰有權威,誰承擔主要責任,另外一個打下手配合。千萬不要演繹“中國式家庭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到頭來卻只怪孩子是叛逆。家長們要警惕這種情況。


建議五:學校的那些事門兒要清


自律的孩子有,高度自律的還是少,我們成人都會放鬆自己,何況是孩子。作為家長,要同步關注學校的信息,瞭解學校的要求,知道學校是如何組織教學的。唯有了解,才有可能幫扶。這並不是要求家長大包大攬,而是從旁觀察,做好補臺的準備,必要的時候提醒監督。這和信任不信任無關。你上心了,孩子也重視。你不重視,孩子隨意的可能性大增。


建議六:約法三章,醜話說在前頭


坦坦蕩蕩告訴孩子,作為家長,在網課期間,你會做什麼,你會怎麼做。讓孩子心理有準備,有預期,不至於每一次參與都變成一場有損親情的戰役。規矩還是要有的,大致的規劃也是要有的,口說無憑,儘量要寫下來,尤其是有反悔歷史的孩子。建議家長提前和孩子達成以下共識:1.生活作息規律,儘量根據學校常態的時間節奏走。2.網課課堂上,不隨身攜帶手機。3.聽課期間不關門(有噪音除外),不走動,不聊天,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4.聽課要做筆記,不可只是做看客。至於其它補充,每個家庭自行安排。


這裡也提醒家長一句,在孩子學習期間,請家長們儘量以身做責,保持家裡安靜,減少雜音,以便於孩子提高課堂效率。


建議七:走進看看,勝過千言萬語

無數實踐證明,有監督的學習行為,往往更高效。作為家長,有必要履行觀察,提醒,反饋的職責,否則,學習容易徒具形式,缺乏實效。走進並非走近,而是一種零距離接觸,深入其中,包含兩層意思。1.走進房間,看看有沒有在聽課,聽課的狀態是不是良好,有沒有做課堂筆記。2.翻開作業本看一看,看看書寫的數量,初步瞭解完成的質量,你無須是專業的人才,但你只要打開他們的作業,翻開他們的書籍,基本上能瞭解八九不離十。

網課語境下,我們怎樣做家長?——寫給“揚翼”班家長的七條建議

結 語

洶湧的疫情面前,任何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居家不動,為家庭培養優秀的下一代,為祖國提供未來的人才,是我們對國家戰勝疫情的最大支持。真不希望,疫情結束後,家長朋友心酸地發現:別人的孩子脫胎換骨,自己的孩子卻原地踏步甚至是每況愈下。朱光潛先生在100年前提出著名的“三此主義”。什麼叫“三此”?就是此身、此時和此地。還有一個更便於理解的說法,叫“近的思維”。說白了就是,別想太遠,就說眼下、此刻、我自己、該怎麼辦。在疫情面前,我想,更需要“三此主義”。家長朋友,你把孩子送到長河高中,你無疑已經是一個優秀的家長,畢竟長河高中作為省一級重點中學,作為特色示範學校也不是那麼容易考進的。但追求沒有止境,“孩子長大了,管不了了”,“樹大自然直”的想法真的要不得,讓我們思考起來,參與起來,讓孩子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我可以預計,網課期間你和孩子少不了糾紛、衝突,區別在於數量的多與少,但我們不能妥協,更不能退縮,讓我們在鬥爭中提高戰鬥力。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度時艱,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黃金搭檔。


網課語境下,我們怎樣做家長?——寫給“揚翼”班家長的七條建議

網課語境下,我們怎樣做家長?——寫給“揚翼”班家長的七條建議


楊春林, 杭州市優秀教師, 語文教學大賽全國一等獎。杭州市優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領銜人, 浙江班主任網絡研修團隊創始人。浙大等多所高校培訓講師,國培、省培授課教師。《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體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聞人物,著有 《變出品牌班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