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投資策略(上篇):市場走勢方向判斷

今天開始,筆者開始重點撰寫對2020年的投資策略展望,主要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對方向的判斷,另一方面是對行業和選股的研究思路。

具體行文,分成兩部分來寫,今天主要寫第一部分,即對2020年方向的預判。

2019年年底,如果參加各種券商策略會,可能注意到,各大券商又開始高歌牛市了,從中信證券的“小康牛”,到興業證券的“成熟牛”,賣方分析師為了出名吸引眼球,各種花裡胡哨的名詞紛至沓來,連吹個牛市都要如此儒雅,怎麼?牛啊,你已經成熟了,不需要照顧了,自己漲?

其實呢?每年策略會,策略分析師都會一如既往的吹牛市,沒辦法,要恰飯的嘛,你不吹牛市,客戶一聽大熊市,那還不趕緊撤資贖回基金?賣方研究員吃空氣?

因此,2018年底鼓吹2019年會有牛市,說對了不必要驕傲,因為你們每年都這麼說,2017年底預測2018年行情,多少人鼓吹5178點近在咫尺,結果呢?

券商策略會,尤其是宏觀和策略,外行人聽結果,內行人看邏輯和假設,看看推導結果的過程是否正確,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只想聽個結果,那策略會不用去了,宏觀,所謂良心的分析師一定告訴你總量有多麼悲觀,聽完你別說股市了,樓市都不想參與了,房子也不想買了。策略一定會給你講一大套花裡胡哨的牛市理論,告訴你生死看淡,不服就幹,買了就是掙了。

(註釋,筆者不是在這裡黑高善文博士,不要對號入座,高博的宏觀講座我全程聽了,實話實說,很嚴謹也相對枯燥,沒有相當的功力很難吸收。)

如果你奔著聽結論的目的去參加策略會,那麼,真的不用去了,因為你不過是重倉股票去那裡找認同的,屁股決定腦袋,你就是想別人吹股市長牛,你可以發大財。

扯遠了,筆者一直在跟蹤海通姜超總和荀玉根總,中金易寰總和王漢峰總,以及招商策略首席張夏總的邏輯和觀點,

這些首席分析師的觀點,在市場上基本起著話語權引導者的作用。(對於這些大佬不熟悉的讀者,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先說結論,筆者和那些大佬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認為2020年大概率指數會走牛,至於有多牛,因為有眾多不確定的假設,很難說,但筆者傾向於認為明年是2006年的行情。

下面來說一下我的核心論據:

第一,從時間週期的角度,調整時間接近牛市的初期,在未來的1年左右的時間,A股有很大的可能性出現牛市。這一點,我在之前發的文章已經詳細解釋了,沒看過的讀者可以詳細閱讀那篇文章。原文鏈接:

第二,從科技投資週期的角度,明年科技股依然會有較好的表現。生產力進步是由技術進步帶來的,技術進步是有周期性的,筆者認為,技術進步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計算機、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目前,計算機幾乎不會產生什麼新的顛覆性的技術。互聯網的發展也進入了成熟期。科技的大型進步和投資週期主要演變為通信技術的迭代。4G進入5G,從基站建設、移動設備的更新到下游應用的完善,科技行業迎來盈利的上行週期,從基本面好轉帶來的行業整體的大行情,依然是值得期待。關於這部分內容,筆者會在後面的行業和選股投資策略詳細論述。

第三,從流動性的角度,目前流動性較為寬鬆,明年的流動性可能更加寬鬆。2003-2005,2013-2014.06,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表現較差,要麼是單邊下跌,要麼是底部震盪,除去股權分置改革等歷史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流動性較差,2003.09-2004.11,指數利率從3.5%上升至5.5%,2013.05-2013.11,利率從3.4%上升至4.7%。而目前的利率,維持在3.2%的低位,倘若央行降息穩增長,利率還有較大的下行空間。

第四,從政策的角度,政策對資本市場的扶植力度也是盛況空前的。從去年的科創板創立、金融供給側改革到打造航母級券商,政策對資本市場的拳拳呵護之心溢於言表。國家戰略支持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很難表現太差,這也是指數一直跌不下來的重要原因。

第五,從外資配置的角度,未來還會有一定的增量資金入場。我把外資放在最後,其根本原因是我覺得外資僅僅是一個外生變量,不能作為主要影響因素,外資的配置,也會根據基本面和業績來選擇,而非隨意配置,對外資的正確姿態是期待,但不能過度倚重。

第六,未來可能出臺的更多不確定的利好。就在本文撰寫的時候,出臺了最重量級的政策利好,但是,對於非專業人士,可能看完也就忘了,甚至熟視無睹。因為你沒有解讀利好的能力。這個利好就是“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開設股票賬戶”,寥寥數語,絕大多數投資者一帶而過,看新聞炒股早就虧得褲子都沒了。這個新聞的核心,就是銀行理財資金可以入市了。你的錢還存銀行定期或者活期嗎?當然不,你去買理財,所以,這筆資金的規模是非常大的,這就是所謂的增量資金。牛市,是增量資金入市帶來的估值擴張行情,而市場上錢最多的地方是哪裡?銀行!銀行資金不進來,牛市想來就是做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