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經濟形勢的分水嶺……

2020,經濟形勢的分水嶺……

社會在發展,政策在改革,尤其是今年,稅改、計劃生育改革……中小企業的處境似乎越來越艱難,很多的文章都在分析“唱衰”經濟。

最近,感覺整個社會心態都比較焦慮,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話都能觸碰大家敏感的神經,深感迷茫而手足無措,為什麼呢?

中國未來的經濟走向究竟會怎樣呢?


作 者:花貓哥哥

圖 片:視覺中國

來 源:貓哥的視界

2020,經濟形勢的分水嶺……

為什麼整個社會心態都很焦慮?

原因很簡單:經濟增長速度降下來了。

過去幾十年我們已經習慣了高速增長,踩油門飆車確實很爽,但是踩剎車就很難受了。

其實過去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對於全世界真的是逆天般的存在——大多數發達國家企業與國民已經習慣了經濟低增長甚至不增長,發達國家一般能達到2—3%的增長率就非常不錯了,像日本、中國臺灣這些國家與地區經濟20—30年沒有增長老百姓也習以為常。只有中國過去動輒兩位數增長率,差一點也有7——8%,現在6%左右大家覺得簡直就沒有增長。

比如我們的經濟數據,只要增幅下降比較多——其實還是增長——媒體出來的標題就是“斷崖式下跌”。反正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這種過於焦慮的心態反應了我們的企業界與輿論界心智還很不成熟。

2020,經濟形勢的分水嶺……

關於對未來經濟形勢的預判

1.未來2—3年國際國內偏空因素是主流,經濟形勢不會太好,大家得熬。

2.2020年後是一個分水嶺,中國經濟將再次踩油門啟動,新的經濟增長點像過年的鞭炮一樣噼噼啪啪一個個引爆,大致在2025年左右,中國將是一個到處流淌著財富的社會——這是中國經濟最後一波高速增長,你得趕上。

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2020,經濟形勢的分水嶺……

未來2-3年的國內經濟形勢

1.去槓桿

2015年我們開始搞供給側改革——其實就是調整中國經濟結構。一個年GDP80萬億的龐大經濟體“調結構”,一定是漸進與緩慢的過程——就象是大海中一條十幾萬噸的鉅艦要調整方向——發動機再牛逼也得一點一點的來,快不得也慢不得——太快船要翻,太慢轉向的動力會被海浪的推動力所抵消。

今年是第3個年頭,目前去產能是基本完成了,現在的主攻方向是去槓桿,當然為了確保去槓桿不對經濟產生太大的副作用,又配套了兩個手段——“降成本”(減費降稅)“補短板”(通過機構改革與大幅度減少行政審批,讓行政系統更高效)。

去槓桿是最難的,也是對經濟影響最大的因素。過去不管是政府企業還是老百姓都習慣了加槓桿投資與消費,現在突然要去槓桿還負債,這種反差的影響是很大的。

但是,反差再大,再難受也得去槓桿!

目前中國宏觀槓桿率是250%,距離爆發經濟危機的槓桿率270%只有一步之遙,不把槓桿率降下來,早晚中國經濟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那麼,怎麼降槓桿?

假如未來3年我們將宏觀槓桿率降到200%左右,這就是要去掉40萬億的負債,每年13萬億。現在中國經濟如果保持6%左右的增長,每年新增財富不過5萬億左右,全部拿來還債(這是不可能的)也遠遠不夠!

去槓桿主要是兩個步驟:

首先是硬約束槓桿率較高的部門不得再擴大負債——這主要是針對國企與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資平臺(城投公司)的融資渠道被一刀切,國企呢?


2020,經濟形勢的分水嶺……


其次是引入新的資金,做大資本金(資產)盤子,降低負債率。

所以,現在中央政府拼命的擴大開放,這是要引進更多的海外資金。

地方政府呢?則在拼命招商引資。

國企則在搞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都一致,引入新的資金來降低負債率。

2.環保治理

宏觀經濟第二件事情就是環保治理。

這個其實影響也很大。

我所在的城市是長江中下游的一箇中心城市。過去江面上有很多船隻改造成酒樓專門賣所謂的長江“野生魚”。現在這些船隻統統被清理了,就是因為這個環保治理。

最高領導說過: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這個觀點沒問題,環保也是從長遠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好的環境。

這裡多囉嗦一句,現在每年中國進口煤炭2億噸左右,很多人不解——中國自己的煤礦就有儲藏豐富的煤炭,為什麼還要花費鉅額的外匯去進口煤炭?

外匯只是一個貨幣符號,資源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中國每年多進口一噸煤炭,就是給子孫後代多留下一噸煤炭資源!而且還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明白這個道理嗎?

反正我們現在出口結構以工業用品為主,工業產品與資源性產品價格是有剪刀差的,我們拿著剪刀用工業產品出口去換資源——那怕是國內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我們也不吃虧。


但凡是著眼長遠的舉措,在短期都是有陣痛的。環保治理就是如此。因為環評過不了,很多小企業紛紛關門倒閉,投資者的投資打了水漂,招聘的工人也只能放掉,在一些小地方甚至能引起經濟的震盪。

但是,從宏觀角度來看,小企業因為環保治理被淘汰未必不是好事——這會促進資源進一步向大企業向行業頭部企業集中,讓資源的配置更有效率。

3.防範金融風險

宏觀經濟第三件事就是防範金融風險。

這個問題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這裡就不囉嗦了,簡單的說幾句。

防範金融風險就是把可能導致失控的環節處理掉。過去三年一些金融隱形勢力基本上是解決了。

現在是排雷,主要針對以互聯網金融以及打著區塊鏈幌子的虛擬貨幣投資圈。

老實說,這些互金平臺以及所謂的區塊鏈虛擬貨幣90%以上都是旁氏騙局。把這些平臺幹掉(包括現在宣傳區塊鏈的公號基本都被封掉了)也是對老百姓負責——有些老百姓官方警示100遍也沒用——總有人貪圖暴利結果被騙子一茬茬割韭菜。

當然幹掉這些互金平臺也不是沒有好處的。未來2—3年財政將是穩定經濟盤子的支柱性力量,財政上要“更積極”只能通過發債來解決(呃,你沒看錯,宏觀上要去槓桿,在一些局部比如中央財政還得加槓桿)。如果市面上還存在動輒號稱投資回報百分之十幾的“金融產品”對於中央財政加槓桿是有影響的。

簡單的這麼梳理下來,目前管理層乾的三件大事——去槓桿、環保治理、金融系統整治對於經濟都是踩剎車。經濟增長速度降一降不一定就是壞事,把結構調整好了,未來發展更有後勁。

2020,經濟形勢的分水嶺……

伴隨而來的兩個問題

現在有兩個方面有點問題。

1.地方財政

因為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以及去槓桿導致銀根收緊,投資者對房地產的未來都很悲觀。

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大部分地方產業基礎薄弱,地方財政主要靠賣地收入來維持,現在地方融資平臺被一刀切,加上土地出讓普遍出現流拍,地方財政一下子就非常吃緊。

在中國的體制下,財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財政出問題社會就要出問題。

不過管理層對地方財政的問題還是很重視,先是央行把部分地方債務接過去,然後這幾個月陸續釋放了1萬億左右給地方政府——主要是幫助地方將在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完成,不能出現因為財政吃緊而導致大面積的爛尾工程。

接下來,三線以下城市的房地產調控會有微調,短期內這些地方還無法擺脫對賣地收入的依賴。

所以,地方政府去槓桿的過程比較緩慢,大致的節奏就是走兩步退一步,緊一緊,再鬆一下。

2.社會心理焦慮,悲觀情緒蔓延

中國經過幾十年高速發展,現在雖然是一個每年可以創造十幾萬億美元GDP的龐大經濟體。但是與老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底蘊不夠,就如同一個年輕人突然個頭長起來了,其實心智發育還沒跟上。

比較典型的就是社會心理還是比較脆弱,稍微遇到一個困難就容易焦慮。

這種焦慮的心理是一種脆弱的表現,一些個體孤立的事件容易被輿論無限放大,從而引發集體性的恐慌。

現在隨便一個“專家”搞個聳人聽聞的觀點就能引發恐慌性傳播,比較典型的就是二胎基金論與民營經濟退出論——明顯不靠譜偏偏還能引起社會的集體恐慌。現在管理層對輿情也很重視,對於社會預期管理也很給力。

2020,經濟形勢的分水嶺……

未來2-3年的國際形勢

下面來談談國際形勢。

目前中國外交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美國。美國已經明確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世界頭號強國將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不是貿易摩擦或者美國對我們的高科技封鎖。這些引發全民熱議的話題其實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或者說實際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非常有限。這裡簡單的講幾句。

貿易摩擦最極端的情況,中國對美出口5000億美元的市場全部丟掉——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就是這種極端情況下,之前有做過測算對中國GDP的影響也就是0.5%。

還有就是高科技封鎖什麼,大家也不要過於擔心——雖然芯片美國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美國也不可能禁止對華出口。中國市場每年消費芯片佔全球市場的40%,不賣給中國,美國的芯片公司都得完蛋,中國拿中低端芯片也能湊合幾年——幾年就趕上來了。

這些都不是問題。

首先給一個觀點,美國經濟明年可能出問題——如果真出問題,將對世界經濟造成很大的衝擊,中國當然也不例外。但是,我感覺中國經濟應該能頂住這波衝擊。扛住了,未來就是海闊天空。

美國經濟結構有很大的問題。根據人民大學溫鐵軍教授的測算。美國GDP中,85%來源於以金融為中心的服務業,製造業只佔11%。但是金融業屬於精英產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非常差,比如美國的經融中心華爾街總共才吸納30萬人的就業。

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雖然表面上恢復很快,但是結構不平衡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在新增GDP佔比中,製造業一路走低,金融與房地產佔比一路走高,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貧困人口在中人口占比從金融危機之前的9%左右上升到20%——2011年佔領華爾街運動的根源就在這裡。

截止到2016年年底,美國的基本數據如下。

GDP18.56萬億美元。美國聯邦政府公共財政收入為3.3萬億美元,州政府1.9萬億美元,地方政府1.3萬億美元,合計約6.5萬億美元,約佔GDP的35%左右。


這些數據看上去很美,但是後面的數據就很難看了。

美國政府負債22.8萬億美元,債務已經遠遠超過GDP總量。

與天文數字的負債相比,美國政府持有的資產卻非常可憐,只有3.5萬億美元,還不到債務總額的20%,如果沒有石油美元撐著,美國政府早就該破產了。

另外,美國財政收入雖然很高,但是同時開支更大,每年財政赤字大約在8000億美元左右,基本靠舉債來維持。(順便對比一下中國的數字,2016年中國政府含國企總資產120萬億人民幣,負債含社保潛在虧空70萬億人民幣,淨資產50萬億,財政收入約16萬億人民幣,GDP74萬億,佔比20%多一點。)

另外美元量化寬鬆搞了整整9年,釋放的美元是一個天文數字,海量的貨幣將美國資產泡沫吹得象肥皂泡一樣膨脹,逼迫美聯儲開啟加息週期來遏制資產泡沫。

美國商務部1月26日發佈2017年GDP為19.3868萬億美元。由於雷曼危機後經濟恢復,從2010年的14.9644萬億美元,七年來增加了三成,道瓊斯指數同期增長了160%。

美國金融資產是同期經濟增長的5倍,誰看了也肝顫。

總結起來美國經濟基本面主要就是三大問題——嚴重的貧富分化、嚴重的金融泡沫、嚴重的產業空心化。

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體制優勢,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所以中國可以搞供給側改革,搞去產能去槓桿;美國的體制卻對自身的經濟結構的問題完全無法解決——無法解決分配的問題,無法解決金融泡沫問題(特朗普還被利益集團綁架放鬆對金融的監管),更無法解決產業空心化的問題——資本主義體制下往往只有通過經濟危機來解決結構問題。

川普上臺後搞了三大措施來提振經濟——減稅、關稅、號稱萬億美元大基建。

實際上最後落地的只有減稅與關稅,大基建估計是要黃了,美國政府拿不出錢來。疊加美聯儲加息的因素,相當於給美國經濟打了幾針興奮劑,所以,短期來看經濟數據很不錯,但美國經濟結構性的矛盾並未得到修復,短期打興奮劑其實是將危機後移,未來的經濟前景非常不妙。

減稅讓美國國內的投資與消費得到提振,但沒有解決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問題,依靠擴張債務的消費又能持續多久呢?出來混最終是要還的!目前美國老百姓信用卡違約已經達到6.7%——這個數據已經超過08年金融危機的時刻。

關稅與美聯儲加息讓資本回流美國——這一方面造成了新興國家的流動性危機(如阿根廷與土耳其),但是另一方面大量資金回到美國後卻無處可去——產業空心化的矛盾絕對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於是只能去投資金融市場,造成美國股市屢創新高——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美國金融資產的泡沫越來越大。

所以,到明年也就是2019年,特朗普這幾針興奮劑的效果消失之後,美國的金融市場有很大的可能爆發一次類似08年的危機。

美國金融危機將同樣傳導到全世界,給各個國家造成相當大的衝擊,頂不頂得住就要看各國自身的情況。

為什麼美聯儲現在拼命加息?最大的原因還是為未來的危機預留更大的貨幣政策空間來對沖金融危機——呃,加息的目的是為未來減息搞量化寬鬆。

中國為什麼現在拼命去槓桿整治金融系統,除了自身調結構的需要,也是為了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衝擊。

2019年中國如果能頂住美國金融危機的衝擊,後面就好辦了——中美關係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後院起火的美國會更需要中國的合作而不是對抗),中國再花1年多把經濟結構調整好,2020年之後就該吹衝鋒號了。

經過前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分析,簡單的總結一下。

未來2—3年內國際國內經濟偏空因素比較多,管理層更多的動作是踩剎車調結構,政治經濟以“穩”為主。所以這段時間大家得熬。

2020,經濟形勢的分水嶺……

三年之後

2020年是一個分水嶺。

在此之前中國經濟是結構性調整,在此之後,中國經濟將吹響高速增長的衝鋒號(在兩個“一百年”的第一個“一百年”的最後一年吹響衝鋒號是不是也特別有歷史意義?)——這大概是中國經濟最後一波高速增長,當中國實現產業升級,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後,除非人類科技出現重大突破(比如人工可控核聚變實現商用),否則我們也會與現在的發達國家一樣,進入低增長的時代。

從2021年開始,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就象過年的鞭炮一樣噼噼啪啪一個個引爆。

1.汽車升級

汽車產業升級主要是3大趨勢:新能源、智能化、聯網化。

首先是新能源這個點引爆,這個時間點還會提前到2020年。

中國汽車產業搞了二十幾年成效並不明顯,國產品牌基本被進口與合資品牌壓得死死的(現在國產中低端SUV是唯一的亮點)。這個有主觀也有客觀原因——我們就簡單講講客觀原因。

汽車產業是發達國家三大支柱產業。全球年產值達到千億美元級別的企業有53個,主要集中在汽車、能源、ICT這三個領域。其中汽車企業就佔9家(日本3,德國2,美國2,荷蘭1,中國1)。在傳統的燃油車領域已經建立了很高的進入門檻——不光是技術先發優勢,更難纏的是層層疊疊各種專利保護形成的知識產權壁壘。

新能源汽車現在大家在一個起跑線上,沒有什麼專利保護壁壘,關鍵是市場培育中國優勢太大了——至少有兩個方面是歐美國家無法比擬的。

其一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現在大城市充電設施已經逐漸完善,到2020年充電站與充電樁將遍佈中國200個城市與3.6萬公里的高速。

其二是產業政策,2019年中國將執行雙積分制度,大致是在中國銷售燃油車以積分的方式給銷售新能源汽車提供補貼。這兩者疊加後,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將全面爆發。

然後是智能化與聯網化,這兩者主要涉及人工智能與5G。這兩個領域中國都非常強。預計在十年左右,依託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每年消費3000萬臺汽車,全球佔比將近1/3)以及國家強大的產業政策支持,全世界汽車產業的格局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千億美元產值的汽車企業中國至少還能拿下2—3個。

最近互聯網造車明星企業蔚來汽車在美國上市,目前估值已經超過550億人民幣——這是一個目前沒有實現量產,經營嚴重虧損的企業——居然美國資本市場給予這麼高的估值。說明全球資本非常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

2.5G產業

按照中國三大通訊商的計劃,中國將在2020年全球率先實現5G商用。所以,在2021年左右,在中國中心大城市5G將率先引爆,真正全面引爆——覆蓋到三線以下城市估計要到2025年。

5G大家可能聽得很多,但是沒有幾個真正明白5G的意義。

先來一句名言: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4G改變生活大多數人已經體會到了,那麼5G改變社會有幾個人能想象?

3G 和 4G 端到端延時所需的時間分別是 500 毫秒和 50 毫秒,而 5G 網絡僅需 1 毫秒,延時被大幅度降低,通訊與信息傳輸性能是一個質的飛躍。很多需要高效信息傳播的應用科技將直接被釋放出來。

給一個數據,4G時代連接的個體數量級是10億級別——基本上是人的連接,5G時代連接的個體數量級是100億級別的,基本上比較重要的物體都能連接起來。

包括移動終端——手機換一茬不用說,關鍵是全國幾億臺汽車可以聯網了,只有在5G的背景下,汽車才能實現智能化(比如無人駕駛的應用與安全性的問題)

包括智能家電——電視、冰箱、空調、油煙機、燃氣灶什麼的統統能聯網智能化。包括智能調節房間的溫度、溼度、空氣潔淨度,包括炒菜時油煙機風隨煙動,包括冰箱裡溫隨物動等等。

包括智能城市——讓城市的管理更高效。舉個例子,紅綠燈按照不同道路車輛(或人流)數量智能調節時間長短——比交警直接指揮還厲害——因為它是整個城市紅綠燈聯網統一智能調節。僅次一項,就將大大提升城市道路的交通效率。

根據信通院 2017 年的數據,如果 2020 年我國 5G 正式商用,當年的直接產出將達到 4840 億元,2025 年和 2030 年將分別達到 3.3 萬億和 6.3 萬億,2020 - 2030 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 29%。2020、2030 年的間接產出將分別為 1.2 萬億和 10.6 萬億。所以,從5G商用開始,5G直接+間接產出的產值2020年——2030年將達到1.7萬億——17萬億,十年增長10倍。

這裡多說一句,中國能夠率先實現5G商用推動數字經濟領先全球發展,還是得益於我們社會主義“集中力量幹大事”的體制優勢。

比如國外通訊運營商雖然明白5G是未來的趨勢,但是5G前期基站投資巨大,私人資本是很難大規模投入建設的。但是中國可以——從2019年——2027年,8年時間中國三大營運商計劃投入11000億人民幣,建設超過450萬個5G基站(是目前4G基站的1.5倍)——這才是中國能快速進入5G時代的根本。

3.智能手機升級

3年後我們大部分人使用的智能手機是會再次更換的。原因很簡單,5G時代來臨4G手機是要被淘汰的,同時更多的功能升級讓智能手機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包括柔性 OLED 全面屏的廣泛應用(摺疊手機)、3D深度攝像頭、隱形指紋設別、玻璃機殼、無線快速充電等等將成為標配。同時人工智能芯片的廣泛應用也將推動智能手機具有更快更好更豐富的應用功能。

手機與汽車產業一樣,都是上下游產業鏈很長的大產業,光是配套零部件就有數百家,智能手機的升級也將推動上游零部件產業的快速升級。

4.人工智能

其實目前人工智能也開始在生活中各個場景開始應用,但是滲透率還不高。這個主要是兩個原因。

其一是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還不是太成熟,大數據積累還需要時間。

其二是網絡信息傳輸效率還不高——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一定是要建立在5G的傳輸效率上。

所以,當5G時代來臨之日一定也是人工智能爆發之時。

包括無人超市、無人餐廳、無人加油站等等終端將全面開花。

包括各種智能機器人將廣泛的走進我們的生活,比如家傭、送貨、商業服務等等,大量的初級勞動力將被價廉物美不買社保沒有勞資糾紛的機器人所取代——呃,這些不是科幻小說,而是實實在在的中國未來場景。

我經常給我的兒子講,爸爸對你只有兩點要求,第一就是要好好讀書,一定要學好數理化,否則未來根本找不到工作,初級勞動力未來一定是被機器人代替;第二就是要誠實守法,在互聯網時代不要說犯罪,就是在公共場合犯錯——如果破壞了公眾的道德準則,代價會高得無法忍受。

5.消費升級

最近方便麵與榨菜銷售火爆被媒介解讀為消費降級——然後引申到當前的經濟形勢怎麼怎麼的。其實這些言論在我看來都很扯淡。

為什麼?

消費升級前提是你得給老百姓提供“升級”的產品。沒有產業升級,沒有供給升級,哪裡有消費升級?

但是3年後就不一樣了,科技的進步、產業的升級將帶動消費升級全面開花。

智能手機、智能新能源汽車、各種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等統統換一茬;

然後基於新的移動終端、智能裝備,各種應用APP升級的升級、更新的更新、換代的換代再換一茬;

VR、AR的廣泛應用再推動休閒娛樂產業升級換代。

所以,幾年之後除了人不變,整個社會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統統會變。科技的進步就是給老百姓提供“便宜又好用”的商品與服務——這就是消費升級。

6.半導體產業的崛起

從2013年開始中國半導體產業年複合增長率大致是20%+,4年翻一倍。

今年的系列事件給全國老百姓上了一臺生動的芯片課。

現在中國半導體產業基本上政界、商界、輿論界所有的障礙都已經掃除掉了,我們可以用體制“集中力量幹大事”的優勢來發展半導體產業。

所以2018年——2020年中國半導體年產業複合增長率至少將是30%+,3年翻一倍。2017年中國半導體產業產值為5000億人民幣,2020年可能會超過1萬億人民幣。

1萬億的產值雖然放到中國80萬億GDP背景下不算什麼,但關鍵是半導體產品是中國進口商品最大項,每年要花費2700億美元進口,這個產業能夠起來,對於改善國際開支,加強外匯儲備是有重大意義的。

你看看,簡單的梳理一下,未來的經濟增長點是不是如同過年的鞭炮一樣噼噼啪啪的一個個引爆,這些引爆點彙集到一起是不是未來中國將是一個流淌著財富生機勃勃的社會?

寫了這麼多就是給大家信心,

不要因為當前經濟形勢困難一點就焦慮就喪失信心,扛過這三年,中國未來是一片光明!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20年就是與火焰的分水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