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中的苦戰:這家巨頭企業正在陷入泥淖

2019年,中美貿易博弈逐步升級,全球和中國經濟整體下行,對很多企業來說,可謂遭遇了多事之秋。

最典型的當然是華為,白宮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抓員工,下禁令,搞得風聲鶴唳。但華為屹立不倒,任正非應對危機有利有理有節,贏得一片讚賞。

有些企業遭遇危機,是緣於外部事件的衝擊,但有些企業之陷入泥淖,若追根溯源,則更需反求諸己,是自己內部的決策和管理出了問題,比如蒙牛。

事實上,國內企業覺得日子變得難過,問題主要還是處在自己身上。像華為這種企業,樹大招風,直接站在國際貿易博弈的風口浪尖上,畢竟還是少數。蒙牛遇到的麻煩,更加具有標本意義。

風雨飄搖中的苦戰:這家巨頭企業正在陷入泥淖


1.半年三換帥,核心管理層太動盪

企業出問題,無非是在人、財、物三方面遭到挑戰。這裡先說“人”。

軍隊打戰最怕什麼?最怕將領變動,軍心不穩。商場如戰場,大企業經營最忌諱的,其實就是核心管理層的頻繁變動。你看看華為、騰訊、阿里等成功企業,它們的核心高層都是比較穩定的,換血當然存在,但不會過於頻繁,否則一定會傷筋動骨,動搖軍心。

而僅僅2019年上半年,蒙牛就見證了三位不同的董事長。今年年初,馬建平卸任蒙牛董事長,由中糧集團總裁於旭波接棒,如今上任僅3個多月的於旭波辭任,陳朗接手董事長一職。亂花漸欲迷人眼,可謂“鐵打的蒙牛,流水的董事長”。

蒙牛管理層的頻繁變更,與其說是新變化,毋寧說是老劇情。2011年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接任蒙牛董事長,2016年寧高寧離開蒙牛,緊接著中糧集團副總裁兼戰略部總監馬建平走馬上任。僅僅半年之後,原雅士利總裁盧敏放接替孫伊萍任蒙牛總裁。

從董事長到總裁,從核心管理層到頂層設計,接二連三的變動,免不了讓企業內部人心惶惶,也給未來業績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更會讓投資者對企業內部治理水平感到憂慮。

以後的生意,只會越來越難做,討好新生代消費者的難度越來越高。這就對企業的決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識、經驗、默契、膽識,任何一個要素都缺一不可。競爭形勢瞬息萬變的關鍵時刻,企業最忌的,就是瞎折騰,頻繁換帥。

2.追求短期現金流,放棄長期遠景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我閉上眼睛,展望該公司10年以後的情形。”這句話,可能對信仰價值投資的人才有效,歷史證明,有太多企業為了短期的收益,而放棄想象“公司10年以後的情形”。

7月1日,蒙牛出售旗下乳製品加工企業君樂寶51%的股權,作價40.11億元,股權接盤方為鵬海基金及君乾管理。交易完成之後,蒙牛不再擁有君樂寶任何股權。沒錯,蒙牛在這宗買賣裡頭,大賺了一筆:9年前,蒙牛以區區4.692億元入主君樂寶,9年後以接近9倍的溢價出售,賺取35.418億元。

風雨飄搖中的苦戰:這家巨頭企業正在陷入泥淖


對於現在手頭需要補足現金流的蒙牛來說,這筆錢就像及時雨,相當解渴。要知道,之前蒙牛為了拿到奧運贊助商入場券,承諾掏出15億美元,絕對的一筆鉅款。現在,到了需要買單的時候了。

耐人尋味的是,既然這筆買賣賺了35.418億元,為何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得不償失呢?

君樂寶,本來有機會在未來十年成為蒙牛的搖錢樹。9年前,君樂寶營業額僅12.6億元,在蒙牛的300億元營收面前可謂微不足道。但最近幾年,君樂寶的發展突飛猛進,2016年-2018年,君樂寶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3億元、80億元、102億元、130億元。拿2018年的業績來看,君樂寶已然成為中國第四大乳企。

2018年,君樂寶收入同比增長28%,其最重要的奶粉業務收入更是飛漲100%,勢如破竹。出售之前,君樂寶佔了蒙牛的兩成營收和一成淨利潤,可以想象,憑藉君樂寶的勢頭,前途不可限量,確有機會成為蒙牛的搖錢樹。

但如今,現金流吃緊的蒙牛讓君樂寶單飛,這不僅埋下了君樂寶以後蠶食蒙牛市場份額的隱患,而且頓然失去了一隻強有力的滾動車輪,蒙牛的持續造血能力勢必遭受重創。

3.科研投入有限,創新能力堪憂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對企業來說,經濟不景氣時,恰恰是大浪淘沙、重新洗牌的時機,這時候,擁抱創新的獨角獸會脫穎而出,反應遲鈍的傳統巨頭統治力被削弱,甚至可能會被取而代之。

蒙牛產品正在遭遇嚴峻的雙重夾擊。一方面,蒙牛傳統的優勢項目“低溫奶”正在面臨考驗,國內外品牌虎視眈眈。隨著低溫奶市場的細分化,蒙牛產品受制於冷鏈成本以及質保期,優勢大概率會被削弱。

另一方面,蒙牛內部對研發創新重視不足,2018年研發費用僅為1.59億元,同比增長19.5%,反觀伊利,其2018年的研發費用為4.269億元,同比增長104% 。

現如今,乳製品的更新迭代加快,企業的創新研發實力變得舉足輕重。一款創新的爆款產品,足以奠定市場格局中的壓倒性優勢。因此,蒙牛有限的科研投入能否跑得過市場的更新換代,著實讓人擔憂。

沒錯,現在很多企業艱苦掙扎,都要學會過緊日子,但科研投入這一塊卻不能輸給人家。

今天科研節省1億元,明天可能要付出10億元的代價。

任正非講過:“活下來是我們真正的出路,國際上的市場競爭法則是優勝劣汰,難做的時候,你多做一個合同,別人就少一個。兄弟公司之間競爭的時候,我們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與合同金額,這才是我們真實的出路。”

眼下,無數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在以各種的方式,尋求取暖求活的生存秘籍。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成功的道理卻更古不變:團隊的穩定、有前瞻性的規劃、永不停止的創新激情,偉大的企業,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