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應該振興什麼? 張俊魁

黨中央制定的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鄉村振興,應該振興什麼?怎麼振興?誰來振興?下面來談談我的淺見拙知。

鄉村振興是農業、農村、農民改天換地徹底擺脫窮困落後的壯舉,它應該振興什麼?具體的說,一、振興經濟,發展現代化農業,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中國都是一個農業大國,都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農業產品單一落後,很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直接導致農村落後,農民生活困難。鄉村振興就是要打一個翻身仗,使之融入到現代社會中去。改革開放初期,農民土地包產到戶,實現了一次飛躍,鄉村振興就是第二次飛躍。現在農村在原來的基礎上實行了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立,加大了土地流轉,為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和條件。一些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型企業與超商在農村建立聯合信用社組織,實行產、銷對接等,這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二、以新時代、新思想、新面貌來改變農村現狀的一些陋習,舊的村風民俗和一些壞習慣。自古以來由於農村封閉、封建,思想意識落後,一些與時代相餑的村風民俗和潛規則還存在,甚至還有蔓延之勢,如宗族勢力;迷信盛行;賭博娼妓;黑惡勢力等。這些都要在鄉村振興中改變。尤其是一些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之徒,橫行霸道,欺壓村民,染指鄉村政權組織,更應整治,還百姓一個清天和安全感。要讓農民的思想意識形態、精神境界有一個質的昇華,成為新時代的新農民。三、文化傳承。中國是一個五千年文明古國,許多文化根基農村,鄉村振興文化傳承是一項重要內容。農民的精神面貌必須有一個大的改觀。要用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生活取代僵死陳舊的東西,使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農村不但要有大批有文化、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更要宏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美德,樹立新型的職業農民觀。徹底改變不愛、不能、不會種地的意識。要對青年進行村史和革命史教育。現在有些村莊若問他村莊是怎麼來的,村子都發生過什麼大事,有過什麼有影響的人物,在革命戰爭年代都有什麼壯舉和英烈?更有人甚至連他曾祖叫什麼名字,全不知道,還談什麼文化傳承繁榮發展?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東西我們千萬不要丟。四、生態文明、環境清新、乾淨衛生、民居改善等。這是一篇大文章,過去農村給人們的印象不僅僅是經濟落後困難重重,而且第一感覺就是髒、亂、差。現在農村從改廁開始,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使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怎麼振興?首先要建立一個堅強的組織結構,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發揮黨員和骨幹積極分子的帶頭作用。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振興人才。組織不到位,人才不振興,一切都是空談。要有一個適合本地、本村實際情況的總體規劃藍圖,確定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目標,做自己想幹、會幹、能幹、敢幹的事情,其次,產業要振興。做符合市場經濟需求、具有發展前景和潛力的產業。產業振興,精準施策,一村一策,鄉村特色,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權衡利弊,遠近結合。如條件具備必要時,合村並鎮,搞大農業、大開發、大發展。其三,生態要振興,要有一個大的生態改觀,農村環境集中精力大整治,牢固樹立荒山惡水變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見縫插針多栽樹,綠化、美化、亮化,把鄉村打扮成美好的花園,變成如詩如畫的人間天堂。

鄉村振興由誰來振興?答案是,僅僅靠農村自身是振興不起來的,要不,農村不是早就振興了嗎?農村振興特別需要巨人的肩膀和登高望遠的梯子,一句話,特別需要的是別人把他扶上馬,送一程,城鄉形成合力,工農聯盟一家,才能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壯舉,首先要以農村為主體,各路大神引領協助,經濟實體、工礦企業參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裡要特別強調充分發揮能人的作用,鼓勵大學生、農民工回農村創業。只要像抗疫這樣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鄉村振興一定能夠實現。

不管鄉村振興戰略的藍圖多麼美好,規劃和目標多麼遠大可行。但最終還是要人來實現。而且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要統一。如果思想意識不上位,特別是領導幹部思想不統一,鄉村振興戰略不是半途而廢,就是功敗垂成,這是應該特別引起我們注意的。

張俊魁二零二零年三月二十五日農曆三月初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