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是“活著”

福貴是地主的兒子,年輕時吃喝嫖賭,放蕩不羈。因為賭,輸光了田地,敗完了家產,氣死了父親。

可以說,“孽子”和“敗家”就是他的人生標籤。

後來,還完賭債,福貴和母親、妻子、女兒以及未出生的兒子搬出了祖傳的大宅子。

脫下了綾羅綢緞,穿起了粗布麻衣,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變成一個要從別人手中租田養活家人的佃戶。

他做了,做地無怨無悔,因為他知錯改錯,最初我以為這部作品想表現的就是富貴的浪子回頭金不換。

可事實並不是,福貴有一個好母親,有一個好女人家珍,好女兒鳳霞,兒子有慶也是好兒子。富貴前期雖是放蕩了些,也的確沒什麼壞心思,也是個好人。

就是這樣子的一家子好人,接下來所要面對的生活的苦難卻是令人唏噓的。

福貴進城抓藥,被國民黨住了壯丁。那段時間戰場上每天都有大批的人死去,打死的,凍死的,餓死的不計其數。

福貴幸運地活了下來,撐到了全國解放。重獲自由後,第一件事就是回家。

時過境遷,老母親墳上的草都滿了,鳳霞沒錢治病成了聾啞人。

但好在家還在,本以為接下來就是一家人努力生活獲得幸福了。

但老天卻像是跟福貴作對似的,兒子有慶,妻子家珍,女兒鳳霞,還有偏頭但善良的女婿二喜,都一個個離福貴而去。

最後陪著福貴的只剩下鳳霞的兒子苦根,和一頭從屠宰場救下來的老的不能再老的黃牛。

《活著》就是“活著”

夕陽西下,頭髮花白的福貴牽著老黃牛,黃牛背上坐著苦根,一家三口慢慢地向著遠方走去。

這是兒時對電視劇《福貴》的全部記憶了,記得看完之後覺得心裡很是悲涼,也不明白究竟想表現些什麼。

因為最後是到了改革開放,分田到戶的時候,就以為是為了表現中國近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古今對比,讓觀眾知曉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

再後來,無意中讀到了《活著》這部作品,才明白《福貴》是由《活著》改編而來。

讀了《活著》,才知道《福貴》這部電視劇對福貴還是留了情的。

《活著》最後的結局,卻是苦根七歲那年,因為貪吃豆子而撐死,也先一步而去,只留下福貴一個人孤零零地和老黃牛做伴兒。

福貴叫那跟他自己一樣老的老黃牛:福貴。

是啊,他們倆是那麼的相像。老黃牛年老力衰,耕起地來時常休息,可它不想死,才會因在屠宰場流下淚水被福貴買下。福貴一生悽苦,眼看著親人一個個死去,他還是要活著。

福貴為什麼而活著呢,我說他不為任何人而活。不管是為誰活著,那個人沒了,福貴依然活著。

福貴為自己而活,即使身邊的人全都死去,他也要活著。他要看看,到生命的盡頭,天地還有自己到底是個是麼樣子。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這才是《活著》最深層次的東西,也是福貴堅持下來的理由。

正如《活著》的自序所說:“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

”“我”存在過,“我”的目標就是好好地活著,哪怕現實給“我”的苦難、平庸和不如意多於幸福。

《活著》就是“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