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活著》一個人的曠世悲歌

有幸讀到餘華的名作《活著》,本是抱著看一看的心情,卻忍不住一口氣看到了結局。故事圍繞著一個叫做福貴的人開始說起。

我本對他憎惡萬分,最後卻因為他一唱而熱淚盈眶: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書中有一句,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福貴少年時仗著家中財勢肆意妄為,沉迷賭博。最後葬送一家人的福貴,淪為窮苦農民。對自己妻兒漠不關心,挑三揀四,活生生一副紈絝子弟模樣。卻也嚐到了妻離子散,家庭破產的悲痛。

中年時父親以可笑又可悲的方式去世,從此家裡得重任一下子落在了他肩上。此時此刻的他早沒了半分年少時的輕狂,不過是對農活剛上手的幾十大漢罷了。可他來不及承擔什麼,便被拉去充軍,歷經劫難才逃了回來。可還來不及享受生活,一樁樁不幸的事情沉重的壓在他心上。

輾轉反側,大半生已經過去,福貴身邊只剩下他一個人。

《活著》的整個故事都透露出當時那個年代特有的社會現象,而福貴也許不是最慘的人,卻是代表了大多數那個年代飽受挫折的人。他的一生不可謂不精彩。窮過也富過,當過兵在炮火中滾過一圈了,也在泥土地上耕耘了大半輩子,年少時幹過不少混賬事,老了也不過是普通的農民。從福貴身上可以更全面的認識到當時的那個社會。

首先是早起的地主當權,作威作福一方霸主,而農民沒地沒糧生活慘淡。福貴放過霸主也當過農民,他的所作所為和一些遭遇,也反映了當時社會農民無權的現狀,處處透露著農民悲哀。

又說福貴被迫充軍,當時的政黨爭鬥,戰火延綿,士兵傷亡者不計其數,而兵源的缺乏也從平民百姓下手,害得無數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福貴畢竟算是幸運的了,有幸逃走回家。我竟沒辦法去說他懦弱,一個從來沒經歷過打仗的老百姓,只求回去看看妻兒,畢竟是人之常情。那些家國情懷,在那個年代,對農民來講,實在是太陌生了。

文中最讓人悲慼的便是有華的去世。他死的太過滑稽而諷刺,讓人悲痛的同時忍不住對社會發出扣問,人命到底是什麼?誰的命才是命?那個雙眼炯炯有神,聽話懂事又能幹的有華,渴望讀書,渴望學習,唯一熱衷的事情是自己的牛,這樣一個乾淨的男孩啊,他何時想得到,自己的滿腔善良送了他的命?

中年過半,文革時期,福貴的妻子也因積勞成疾而死。自己苦命的女兒死在了產房,瘸腿的女婿死在了工地。最後留下來的小孫子,相依為命那麼久的小孫子,也因為吃黃豆而噎死了。

何其悲痛,我每每讀到一個人的離去,我就在想,夠了,夠了吧,死這麼多已然夠了。剩下的就讓他們好好活著不行嗎?可故事走到最後,卻是一次又一次的悲痛,一次又一次的堆積,終於在苦根去世之後,噴湧而出,在我心口凝結成悲痛的血塊,久久難以消化。

而這一切故事的悲劇,不可謂不是時代的悲劇,這是那個年代造成的必然悲劇。勞苦:大眾在社會底層的地位沒有被抬高,社會依舊是少數人的社會,人民也只是一個概念。來不及形成堅固有力的武器,生於那個時代的人,不得不承受這樣的苦難。福貴嚐盡人生苦滋味,最後也以一人之姿獨立於人世,也貫徹了餘華這個故事的中心——活著。活著二字,不是簡簡單單的心臟跳動,它意味著災難,離別,傷痛,意味著坎坷人生之路,可再苦再累,我們也要受著,也要以堅韌之姿活下去。

我要感謝自己生於21世紀,能在和平年代和平的成長,我也感謝有幸讀到《活著》,讓我看到另一個時代人生百態。

餘華說,活著什麼也不為,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願你我都能,真正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