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再讀《背影》: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導讀:

《背影》是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

中年再讀《背影》: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因為這一句話,突破了次元壁,紅爆網絡,成為“我是你爸爸”的暗代語。

溫馨中顯露文化,含蓄中透露態度。

01 《背影》背後的故事

1915年,朱自清父親包辦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後自作主張改“朱自華”為“朱自清”,父親很生氣。

1917年,父親失業,祖母去世,家庭經濟陷入困頓。朱自清二弟幾乎失學。《背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畢業參加工作,父親為了緩解家庭經濟緊張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資。父子發生劇烈矛盾。朱自清離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帶兒子回家,父親不准他進門,只能悵然離開。

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親不搭理他。父子開始長達多年的冷戰。

1925年,朱自清父親寫信給兒子: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朱自清在淚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親讀到《背影》。父子冷戰解凍。

1945年,朱自清父親去世。

(摘自王君《聽王君講經典名篇》)

中年再讀《背影》: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朱自清的父愛,有人世間原本的樣子,有父愛子,子愛父,這種愛裡有恨,有怨,有艱辛,有不易,出發點都是愛。

02 父愛無言,重在行動

父親在月臺送我時,並沒有說多少離別的話,全是用行動來證明他對兒子的愛。

父親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父親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父親說:“進去吧,裡邊沒人。”

從父親的話裡,我感受到的都是父親對兒子滿滿的擔心,牽掛。

買幾個橘子,路上吃,擔心兒子路上口渴;到那邊來信,擔心

兒子路途是否平安,一切是否都好;進去吧,裡邊沒人,擔心兒子行李被人偷走。

中年再讀《背影》: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不禁想起,每年離家出走,我的父親總是不說什麼話,偶爾說一句,“出去了,好好照顧自己。”每當我走出家門,他總是默默地跟著出來,走出很遠,他才轉身離開,那時,我們彼此留給對方的只有漸行漸遠的背影。

年少,不懂事,把父親的叮囑當嘮叨,而今在回首,多麼希望父親能再多嘮叨幾句。

父親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探下身—兩手攀著—兩腳縮—身子微傾。

父親拖著肥胖的身子給我買橘子,這就是父親的愛。

父親的愛如大山,厚重而踏實;

父親的愛如大海,寬廣而博大。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也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年少時,根本不懂這聲

的沉重和份量。中年後,我懂了,這聲愛,包含著可能再也不見的遺憾、無奈和悲痛。

龍應臺說:“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我猜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後,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沒有聲音的老屋。”

中年再讀《背影》: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我想,我們的初心都是好的,都想我出去賺錢,回來好好孝順父母,好好報答父母,暫時的離別是為了更好地相聚。可……你知道嗎?朱自清這一離別,竟是兩年後再與父親的見面,他也沒想到。我當初也這樣想,可是有次我出去,三年後才回家,才看到我的老父親。而那次回來,我大伯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再也沒有見到。

我恨,恨自己曾經信誓旦旦許下“孝”的諾言,總以為來日方長。可我忘記了時間的殘酷,人生的無常和脆弱。

那種悵然傷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得。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遺憾;

子欲養而親尚在,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幸運。

03 再讀《背影》,我流淚了

中年後再讀《背影》,每一個字都像是現實,都如此真實,每一個字都讀到我流淚……

父親忠厚老實,話不多,在村裡也總被人瞧不起,可是他依舊堅強地活著,他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整個家庭,將我和弟弟雙雙送上大學。

父親沒多文化,可他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做人的道理: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中年再讀《背影》: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誰不曾年少過,而誰又不曾老去。

《小王子》的作者安託萬曾經說過: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

父親的背影,照射出多年後的我的模樣,更驚醒我忘記了年少的模樣。

我們只是走的太快,把自己弄丟了,弄忘了,我們該找回自己。你有沒有發現,人到中年特別喜歡懷舊,每次回到家就不想再離開,看到家裡的老物件,就特別傷感……

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該找回那顆童心。想到這裡,我流淚了……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裡自嘲道:“我拼盡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我們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平凡世界裡極其平凡的人。甚至,一生還沒走完,就和這個世界永別了。

崔健唱過:

“現實像個石頭,精神像個蛋,石頭雖然堅硬,可蛋才是生命。”

活著,就該活的有意義,活的豐富多彩。

中年再讀《背影》: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借用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年少不知文中意,再讀已是中年身。

初讀不識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書中背影今猶在,不見當年父愛情。

遍遍讀未淚眼雨,甚是感憂書中人。

既然已是書中人,何必再嘆人無常。

父愛繾綣燙心頭,讀罷轉頭已成空。

再回首,少年不再。課本,已躺在角落裡泛黃,再翻開,它卻一次一次還原著人生本來的模樣。

喜歡饅頭一哥,點贊關注分享,一起聊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