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古代歷史上有沒有從河南產生的政權統一中國的?

隨風209239


我國曆史上從河南產生政權進而統一中國的,開創新朝代創始人是:

1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黃帝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在河南新鄭起兵,統一華夏各部落並且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國。

2商湯(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

商湯原是夏朝河南商丘國君主,他陸續滅掉鄰近的葛國以及夏朝一些諸侯國,在鳴條戰勝桀夏朝滅亡而統一中國。在全體諸侯大會上,商湯被推舉為天子,定都亳,定國號為“商”,成為商朝的開國君主。

3劉秀(公元前5年---57年)

22年11月,劉秀跟隨大哥劉演在河南南陽郡起兵,23年 劉玄被主要將領擁立為帝,是為 更始帝,定都於洛陽。經過12年的統一戰爭,結束了農民戰爭、軍閥混戰與地方割據局面而統一中國。

4司馬炎(236年--290年)

司馬炎在265年取代曹魏而建國號為晉即晉朝,定都於洛陽,司馬炎279年出兵伐吳,在280年滅掉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統一中國。

5趙匡胤(927年--976年)

960年1月,趙匡胤通過陳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國號宋,定都河南開封。便建國後便開始了統一戰爭。於964年、965年、970年先後消滅了荊湘、後蜀、南漢三地,又於974年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其它地方勢力紛紛向宋王朝,稱臣,戰亂的時局結束,中國統一。

以上5位就是從河南產生的政權而進一步統一中國的開國皇上。


刪繁就簡347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中國的地理條件,本身就是西高東低,再配合以騎兵優勢(西北地區養馬是最合適的),所以周、秦、漢、隋、唐,其實都是走的這條路線。而到了近世,騎兵優勢逐漸不再是唯一要素,於是東南方向的明、東北方向的清,才有了問鼎中原的可能。

至於中原,確實很難。譬如說戰國初期的魏國,曾是天下第一強國,可是伐趙,東邊的齊國就來救。伐秦,南邊的楚就眼神迷離。以至於最終的魏國,滅秦不成,滅趙也不成,白白浪費了首發的大好良機。

以許昌為其大本營的曹操,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北有袁紹,東南有孫策孫權,南有劉備劉表,西南有劉璋,西北有馬超,倘若這些群雄能真正地聯結成一片,曹操基本沒有獲勝的可能。只是因為採取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再加上群雄各懷心思,這才令其得以成功擊敗了部分勢力,然最終,也只是統一黃河流域而已。

但是,還是有幾個產生於河南的政權,實現了一統。譬如司馬家的西晉,但他這個其實有點作弊的意思,所以當代以前的大部分人都對其表示鄙視,直到2000年以後,才有人因為肥皂劇的關係對其產生好感。

另一個便是趙匡胤的北宋,北宋算是統一中原,可是並沒有統一中國,西北還有一個夏,北方則還有個遼,當下的北京還在遼人手裡,談何統一呢?

認真講的話,恐怕只有劉秀的東漢王朝,是真正實現大一統的河南王朝。他在南陽起兵,娶的老婆是河南妹子陰麗華,最後定都也在河南洛陽。

河南為何一統難?

首先,就是因為地處中央,很容易陷入多線作戰的艱難境地,實力不足的話,被吃掉的可能更大。

其次,是因為中原地勢平坦,不利於防守,一旦軍事上出現弱勢的局面,很難守得住。北宋開封府的悲劇就在於此。

第三,河南本身所能提供的資源,也唯有人力一條優勢,而在養馬(騎兵,優勢在西北)、經濟支撐(優勢在東南)等多個方面,極為困難。這一點到了後來,尤為明顯。以至於帝國都城,也不再放在河南,洛陽、開封相繼邊緣化,南京、北京相繼崛起。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中國歷史上從河南發展起家的,接近統一中國的政權有兩個,一個是朱溫,一個是曹操。朱溫的起家地盤是宣武軍,也就是今天的開封一帶,是當時漕運的中心。但是這個地方交通過於便利,也是各方進攻的中心,朱文剛一到任就遭到了上司,黃巢的進攻差點被消滅。朱溫只好求助於沙陀軍老大李克用,聯手重創了黃巢,朱溫憑藉著原先的老關係,吸收了黃巢叛軍中的精華,開始做大。此後朱溫還得到了張言主政的洛陽等地,勢力進一步做大。朱溫在河南遇到的最可怕對手就是秦宗權領導的蔡州軍,蔡州軍在最鼎盛時期實力超過朱溫所部十倍,橫掃了大半個中國的軍頭,朱溫藉助朱宣兄弟幫忙才擊敗秦宗權。朱溫後來藉助河朔三鎮和李克用的對抗,戰勝了老對手。

另一個河南起家的人就是曹操,雖然曹操最早的地方是兗州,但是由於他和呂布的戰爭,整個兗州被打成了一片廢墟,而且曹操在兗州的人緣很差,曹操進入豫州,在潁川等地得到了荀氏等潁川家族的支持,這才有了穩固的發展基地。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豫史的地緣特點!

河南省因其地為豫州之地,所以簡而稱之為豫。其地理位置居九州之中,又稱中原,是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中國八大古都!其中洛陽,開封,安陽,鄭州都在河南。


縱觀中國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歷來由北向南所統一的政權居大多數。而由南向北建立的統一政權,只有朱元璋開創的明朝帝國,歷史上地緣版圖的劃分,是以長江為界限。長江以南!稱之為南方,長江以北!統稱為北方。河南!東周時期遷都洛陽。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五霸之首晉國,在到魏、趙、韓、三家分晉!秦相張祿在遠交近攻的戰略上就曾勸諫秦昭文王,魏國,趙國,韓,之興得益於中原的地理位置,此之為天下之樞紐。王欲霸之,必圖天下之中原,文化之中心,始皇帝統一華夏後把天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其中山川郡、潁川郡、弘農郡、都在河南。


河南地勢之利

古代軍事戰爭,不像現代化戰爭可以利用先進的戰器裝備。快速制敵!古代的戰爭往往受制於交通條件的限制。以北方為例,可以經略四方的地勢之利,從河南做為始發站、北伐燕晉之地,西進秦隴,南下攻荊楚、東進入齊魯、河南的西方,面對的是擁有地勢之利的秦塞地區,北、東、及東南三面為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皆無險可守。歷史上的後唐滅後梁、契丹滅後晉、遼國南下攻取澶州、金國滅北宋,都是沿河北大平原一路南下至中原腹地。以上綜合戰略導向,使的河南成為地利之軸心,天下群雄逐鹿之地!


少顏翁


中國歷史上有十個公認的大一統朝代: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北宋、元、明、清。其中秦、西漢、隋、唐四個定都陝西;東漢、西晉、北宋三個定都河南;元、明、清三個定都北京。河南也是中國歷史上產生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最多的省份,前後有九個:前燕(鮮卑族),後趙(羯族),北魏(鮮卑族)、東魏(鮮卑族)、北齊(鮮卑族)、後唐(沙陀突厥)、後晉(沙陀突厥)、後漢(沙陀突厥)、金國(女真)。所以說五湖十六國之後河南無純漢人。




烈火柔魂ZL


有啊,還挺多。

商的基本盤就在河南,朝歌、安陽這些都城都在河南。

東漢劉秀,家是南陽的。

晉朝司馬氏,老家河南溫縣的;

曹魏,曹操譙郡人士,今天的安徽亳州人士,但由於行政區劃的變遷,曹魏的汝穎基本盤其實都是河南安徽交界的;

五代的後梁,朱溫起家於卞梁,也就是開封,後梁也是以開封為基礎擴張的;

而五代的後晉後漢後周都定都於開封;篡奪後周的宋也因此定都開封;

數目真不少。

但大多是短命王朝或弱勢王朝;商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但範圍有限,不過在當時的條件下已經很了不起了


江上一峰青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想了半天,符合這個要求的好像真的沒有,漢光武帝雖然是通過佔領河南統一天下的,但是他的帝業根基在河北,五代朱溫雖然是從河南產生的政權但是他到最後也沒有完成一統。

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還在於地形。

河南大部分都是平原,靠近山西和陝西的地方有山脈,但是無論是山陝都是居高臨下,而且又有通道通往河南,所以河南非常容易收到關中和河東割據政權的攻擊,至於東邊和南邊就純粹是平原了,根本無險可守,河南又地處天下中心,無論去哪從河南走都方便,而且平原多沃土,糧食產量也高,所以河南又是兵家必爭之地。你割據河南,就要接受四面八方敵人的攻擊,所以自古從河南開始很難奪天下。

雖然河南很難發家,但是隻要割據政權奪下河南,離統一中國也就不遠了。


守仁讀仁


東漢南陽劉秀建立的政權;趙匡胤好像也是出生,成長在洛陽城吧?


泓極帆揚


東漢劉秀,河南南陽人,建立東漢,是為漢光武帝。司馬懿,河南溫縣人,其子司馬昭建:立西晉。稱為晉武帝。追贈司馬懿為晉高帝。袁紹,河南潁川人,雖然沒有稱帝,也算割據一方的土皇帝。五代朱溫,河南人,建立後梁。袁世凱,河南項城人,中華帝國洪憲皇帝,中華民國大總統。


藝海一粟


如果說有的話只有北宋可以算吧可北宋也不限於河南一地還有河北山東山西的地盤,別的要麼沒統一,要麼就是象劉秀雖然在河南起兵但要逃到河北後才發跡,河南不是發跡的地方。河南不適合發展政權主要就在於四戰之地,沒有穩定後方,實力弱不顯眼還好,實力稍一強大四面的敵人就殺過來了。無法先割據一方發展好實力後再去爭天下。典型的就是戰國時的魏國,是七國中最先發展起來的第一號強國,痛打秦、趙、韓,但被齊國給收拾了,齊國不能容忍他統一三晉。而條件最差的秦國可以關起門來發展,強大了出去打,敗了就回去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