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全球大爆發,歷史上有過這樣的瘟疫流行嗎?

手機用戶50232139344


歷史上有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清末1910年中國東北爆發了肺鼠疫,在伍連德的科學防治指導下,最終戰勝了那場疫情!



隨州小夥阿義


“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使2020年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已經致使上萬人感染,數百人喪命,目前仍在肆虐,我們只能宅在家中,不敢出門,期盼這場災難早日過去!


但是不管我們現在處於什麼時代,病毒一直都是存在的,在歷史上,人類也在不同的時期都有各種瘟疫的發生,只是每個時期的叫法,如何做法都不盡相同。下面小編就帶你去看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哪些嚴重的瘟疫?

在我國曆史上,從西漢到清朝末年,有文字記載瘟疫數量,就有300多起,其中鼠疫佔了大半,而在這些瘟疫當中,只有“天花”被人類徹底終結了。而其他的瘟疫,基本上就是通過隔離,消滅傳染源,最後取得勝利的。當然也有天氣原因導致病毒自己消失的,但是數量極少。

瘟疫是全球範圍內都是一直存在且從未停止過,不僅在我國曆史上出現過,在外國也曾爆發過危害性極大的瘟疫。比如讓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就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瘟疫。

黑死病曾經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那是當時歐洲總人口數量的1/3。據說那時候因為黑死病的席捲,歐洲很多城市,因此而空城,甚至連屍體都來不及埋。而除了黑死病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瘟疫,對世界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我們人類也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和這些瘟疫作對抗。瘟疫真的很可怕,所以我們要做好面對它們的準備,也要做好對抗它的準備,將它的危害降至最低。


帶你走進多彩時空


我們總是關注戰爭,實際上人類歷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是那些瘋狂的瘟疫,尤其是醫療水平還非常落後的古代及尚不發達的近代,那才是人口大幅減少的第一大殺器,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十大瘟疫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一,黑死病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在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而少數國家如波蘭、比利時,整體上較僥倖地成了漏網之魚。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薩: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佛羅倫薩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鼠疫,雖然致死人數可能跟天花不相上下,但是就恐怖指數來講,當之無愧排名第一。

人類歷史上曾有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發生在六世紀中葉,至八世紀消失,橫掃歐亞大陸,死亡人數估計至少幾千萬。由於此次瘟疫爆發的地點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這裡彙集了大批其他大陸來的商隊、船隊,同時也把瘟疫帶到了其他大陸。如今我們推測是鼠疫,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就是上帝的懲罰,影響到了基督教的盛行,皇權開始依附神權。也正是這場瘟疫,導致東羅馬帝國人數銳減,給了阿拉伯人機會,最後稱霸歐亞大陸也與此有關。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我們熟知的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由於人死後身體呈紫黑色,所以起名“黑死病”。

黑死病在十四世紀中葉發生,短短几年時間就造成了歐洲大陸近三千萬人死亡,三百年間在歐洲大陸肆虐,消滅了近一半的歐洲人。這場瘟疫也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給歐洲人造成的陰影可想而知,也讓“黑”這個詞成為了最不詳的詞語,比如黑色星期五。

這場鼠疫持續時間也跟明朝滅亡有關,當年李自成之所以輕鬆拿下北京城,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京城內正在爆發鼠疫也有很大關係,至於這場鼠疫是不是從歐洲傳過來的,不得而知。

《崇禎實錄》記載:

“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

這場瘟疫也讓人們對神產生了懷疑,為什麼每天都在禱告,還是不斷死人呢,促使了近代醫學的發展。第三次鼠疫爆發則發生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結束,從中國南部開始,一路向北,迅速擴散到其他大陸。威力雖然沒有第二次鼠疫大,雖然人們已經開始制定措施控制,但是也橫掃了一千多萬人的性命。

這次在中國爆發的鼠疫,之所以能有效控制,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時任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也是他調動所有資源對感染者隔離控制,推翻了日本人的研究說法,並在1911年主持並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議。

稱他為國士無雙,並不為過,也成為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中國檢疫、免疫學的創始人。

二,天花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強,病情重,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現為嚴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後死亡率高。

1507年前後,天花被一個患病的黑人奴隸帶到美洲,從此開始在美洲大地肆虐。新大陸的印第安人已同舊大陸的人類隔絕了上萬年,對天花、麻疹、白喉、傷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機能,也缺乏防疫知識,很快就成群成群地倒下。

殖民者很快意識到天花是一種有力武器,很多資料記載了殖民者故意向印第安人傳播天花的醜行。例如,英國人在加拿大無法推進時,就與印第安人議和,把天花病人沾染過的枕頭、被子作為禮物送給印第安人。隨後,由歐洲傳來的腮腺炎、麻疹、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病也接踵而至。美洲原住民在天花病毒及殖民者屠殺的影響下,人口減少了數千萬甚至近億,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種族滅絕。

天花比起鼠疫來,有過之而無不及,鼠疫往往只在某一個特定區域流行,至少沒有蔓延到全世界。而天花就不同了,全世界的人民無處藏身,不管你是貴族,還是貧民,誰都躲不過,幾百年間殺掉了幾億人。

很多人講,現代西方醫學比較先進,實際上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在與傳染病抗爭的時代,中國人要遠勝於西方人。比如前面提到的鼠疫,至少在中國沒有大範圍肆虐,也沒有動不動捲走幾千萬人。再比如天花,最早發明種痘的不是西方那個觀察牛奶女工的醫生琴納,而是中國人。早在晉代,葛洪所著《肘後救卒方》中就有關於用死亡狂狗的腦子,敷在被狗咬傷者傷口上,以便預防狂犬病的治法。同時,裡面也有“虜瘡”的記載,記載了天花的由來:

“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乃乎為虜瘡。”

在唐代醫書《千金要方》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治小兒身上有赤黑疵方:針父腳中,取血貼疵上即消。”

據傳這是最早的中國人接種痘的記載,實際上到了清代,種痘法已經很普及了,在《痘科金鏡賦集解》中記載:

“種痘法起於明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種花者,寧國人居多。”

不過清朝統治之後,這個方法為什麼沒有推廣開來,實在是一個謎,為什麼順治帝、同治帝也會死於天花,難以理解。

天花也是目前人類攻克的最大的傳染病,牛痘接種法,在1798年後,開始廣泛用於歐洲和北美。1979年最後一名天花患者病癒,從此天花徹底被人類消滅,而發明者琴納也被後人稱為疫苗之父。

三,黃熱病

黃熱病是由黃熱病毒引起,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黃熱病的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是致命的傳染病。1648年,黃熱病在美洲最先攻擊了加勒比海的聖凱茨、巴巴多斯和馬提尼克三島,延伸到遠至古巴和尤卡坦,穿過毫無防備的人群,將許多村鎮夷為平地。黃熱病在1878年的密西西比峽谷造成了更大的災難,感染者超過了12萬人,至少有2萬人死亡。1937年南美微生物學家馬克斯·泰勒獲得黃熱病疫苗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四,查士丁尼瘟疫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鼠疫,它造成的損失極為嚴重。此次瘟疫對拜占庭帝國的破壞程度很深,其極高的死亡率使拜占庭帝國人口下降明顯,勞動力和兵力銳減,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嚴重破壞,還產生了深遠的社會負面後果,而且對拜占庭帝國、地中海、歐洲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瘟疫對帝國軍隊造成了破壞性影響。鼠疫爆發前,查士丁尼保有大約65萬人(包括輔助兵員)的龐大軍隊。由於人口銳減,在查士丁尼去世時,東部邊境的軍隊已不足15萬人(包括輔助兵員)。先前的帝國軍隊出征,人數通常保持在2.5-3萬人之間。但到了7世紀初,已經很難派出一支超過萬人的部隊。

五,霍亂

霍亂細菌存在於水中,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糞便汙染過的水。霍亂弧菌能產生霍亂毒素,造成分泌性腹瀉,即使不再進食也會不斷腹瀉,洗米水狀的糞便是霍亂的特徵。

霍亂相較於天花和鼠疫,爆發時間離我們最近,主要因腸道病菌感染導致,歷史上有多次流行,僅印度就有三千多萬人因此死亡。

這種傳染病不同於天花和鼠疫,主要因為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喝了不乾淨的水導致。在大家的印象中,印度人就是左手擦腚,右手吃飯,動不動就喝恆河水,所以,容易導致霍亂流行。霍亂曾是“最可怕瘟疫之一”,波及到了全世界造成了慘重的人口損失,在十九世紀,霍亂死亡率可達百分之五十,霍亂的流行造成了大量人口減少。歷史記載,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世界共爆發7次霍亂大流行,總死亡人數達一億至兩億人。在這百年間,霍亂的7次大流行造成的損失難以計算,僅印度死者就超過3800萬人。

六,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感染率也達到了5%。其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士兵回國,各國都在散播好消息,而西班牙十分誠實的爆出本國爆發了流感,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型流行性感冒。

西班牙流感的影響,在約6個月內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持續了52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多。此外此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七,俄國斑疹傷寒

斑疹傷寒是急性傳染病,經人蝨傳播的,人感染後潛伏期為5~21天,然後出現寒戰、高熱、劇烈頭痛、肌肉疼痛,患者顏面潮紅 、眼球結膜充血 ,並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如失眠、耳鳴、譫妄、狂躁,甚至昏迷。在沒有高效抗生素的時代,感染斑疹傷寒病死率很高。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塞爾維亞於1914年11月爆發嚴重的斑疹傷寒,不到6個月死亡15萬人,蘇俄從1917年到1921年,斑疹傷寒患者達2500萬人,其中250萬人死亡。類似的髒亂擁擠環境還包括監獄,所以斑疹傷寒還有個別稱——“監獄熱”。

八,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

結核病在醫療落後的古代及近代,死亡率極高。一般來說,我們常見的結核病就是肺結核。我國古稱“肺癆”,還有一些更古老、更恐怖的名字,如屍疰、勞疰、蟲疰、毒疰、鬼疰、傳屍等,足可見人們對這個病的恐怖。在歐洲也被稱為“白色瘟疫”。即使在現在結核病也是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病原體傳染病。

據統計,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九,安東尼瘟疫”

“安東尼瘟疫”是指在公元2世紀中期(公元164—180年),一起襲擊了安東尼統治下的羅馬帝國的傷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等多種瘟疫事件。

據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千人因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四分之一。估計總死亡人數高達5百萬。在有些地方,瘟疫造成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大大削弱了羅馬兵力。

瘟疫對羅馬帝國的社會和政治也有著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對文學和藝術領域的影響。當時正處於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二年,正當雅典勝利垂手可得時。據說鼠疫由比雷埃夫斯傳入雅典,比雷埃夫斯是雅典的港口城市,也是主要的食物和日用品來源地。斯巴達和地中海東部一些地方也受到疾病的襲擊。

十,雅典大瘟疫

雅典大瘟疫瘟疫爆發於公元前430年。雅典接近一半的人口在這場瘟疫中死亡。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當時這樣描述這場恐怖的瘟疫“人像羊群一樣死去”。

雅典的軍隊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雅典重裝步兵、騎兵和波提狄亞遠征軍帶來的死亡率均在25%-35%之間(15000重裝步兵/4400人死亡,死亡率29%。1000騎兵/300人死亡,死亡率30%。4000遠征軍/1050人死亡,死亡率26%)。

十大瘟疫造成的人口損失遠勝戰爭。

只要沒有病毒和細菌適合的土壤和環境,任何東西都會悄無聲息,自然而然的消失,任何事物都是一樣的,不止是病毒和細菌!


代碼Funs妞妞


歷史上古羅馬爆發三次黑死病大瘟疫,人口銳減,如今疫情捲土而來,世人應深刻反思。


二月水火


聽我們長輩說,今生今事從沒發生過像今年的“疫情”,我們的長輩已80多歲了,按長輩們說法,近100年來從未發生過類試於今年的疫情。


華哥143430609


有,每次人類社會的進步文明都會有各類的疫情或是其它災難發生,所以我們必須勇敢面對,並征服他,解決它


陶友通


因未到最後階段難以確論,但從擴散到全世界每亇國家,規模已大。幸好中國先能嚴控,給世界盡力支援,死人可能不多!!


時時範


當然有過,無論中國還是外國,歷史上都曾發生過大規模的瘟疫流行。不過由於交通不便,涉及的區域沒這麼大,但醫療條件底下,造成的傷亡更為觸目驚心。

我比較瞭解的是明末大瘟疫。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大概都研究過明朝的滅亡原因,除了朝政腐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瘟疫頻發。

小冰河時期造成了明末的氣候失常,從萬曆年間開始,明朝就常有旱災,久旱必有疫,沒過幾年,牽連華北數省的大鼠疫終於在山西爆發。

史料中有這樣的記載,萬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傳染性極強,一人染病,全家都逃不過。

那時可沒有現在的防疫意識,醫療保障制度更是無從談起。所以鼠疫很快傳染到了山西太原府轄下的太谷縣、忻州、苛嵐州及保德州;第二年傳染到了遼州(治所在今左權)、潞安府(治所在今長治),史料中記載潞安“是歲大疫,腫項善染,病者不敢問,死者不敢吊”。

明朝政府拿不出有效的治疫措施,疫情並沒有自然而然的止住,而是逐漸失控。

萬曆十年,鼠疫傳到相鄰的河北宣府(治今宣化)地區,這是明朝的軍事重鎮,可想而知鼠疫必然對明朝軍事力量造成極大的打擊,“人腫頸,一二日即死,名大頭瘟。起自西城,秋至本城,巷染戶絕。冬傳至北京,明年傳南方。”

大家想想那種情形有多可怕。據說疫區死亡人數達到40%,史料中說“萬曆十年春夏大頭瘟疫,民死者十分之四”。後來大概是傳染的人太多,達到了西方專家所說的“群體免疫”,這才漸漸平復。

但到了崇禎六年,華北地區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鼠疫大流行。這讓人有理由懷疑是當年的鼠疫沒斷根。

萬曆十年是公元1582年,崇禎六年是公元1633年,雖然間隔了50多年,但說不定病菌真能存活這麼長時間。因為兩次鼠疫的症狀太相像了,都是頭頸漲大,無藥可醫。

和萬曆年間的比起來,這次的瘟疫更為烈性。“瘟疫傳染,人死八九”,之前是死40%,這次是死80%或90%了,也許稍有誇張,但足以說明疫情有多慘烈。山西、北京、天津、河南等地都有相關的記載。

最慘的是,此次疫情,中間或強或弱,卻從沒消失,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崇禎十六年,當時的北京“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清朝學者抱陽生輯錄明末清初史事,編撰成《甲申朝事小紀》,書中記載了崇禎十六年二月的北京城,“大疫,人鬼錯雜。薄暮人屏不行。貿易者多得紙錢,置水投之,有聲則錢,無聲則紙。甚至白日成陣,牆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則痛哭咆哮,聞有聲而逐有影”。

啥意思呢?意思是人死得太多,整個城裡籠罩著恐怖的氣氛。白天似乎能看到逝去者排列成行從牆上及屋頂上通過,晚上則能聽到他們的哀嚎聲,令人毛骨悚然。

死了多少人沒有明確的記載,因為那個時候的明朝廷早已沒有餘力治災治疫。內有李自成等起義軍,外有滿清,崇禎皇帝已經滿頭包,實在顧不上庶民了。

神奇的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二年,延續多年的天災瘟疫忽然止住了,整個華北地區風調雨順。所以也有些迷信的人說,清朝的興起是天意。

想一想那時的慘狀,真慶幸生活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國家。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如今我們生活在高科技時代,衛生條件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比較理想的階段,可是一場肺炎才讓我們知道醫學還要繼續努力,然而人類同瘟疫的戰爭古之有之。

當前疫情可以說已經全面大爆發了,慶幸中國以強大決策力讓疫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現在只要控制好輸入性病例、復陽病例以及研發疫苗和治療藥物,當這些全部完成以後就可以宣告戰勝了這次病毒。

歷史之中曾經發生多次瘟疫,就西漢到清朝末年中國歷史上就發生了三百餘次瘟疫,其中最常見就是鼠疫。

其實遠在上古時期就有疫的記載,秦漢時期,三國時期,兩宋時期,明清等時期都發生過比較大的瘟疫。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西漢時期的青周大疫,三國時期北方發生的瘟疫,建安七子中有五人死於這場瘟疫之中。魏晉南北朝時期多次發生比較大的瘟疫甚至出現士兵十不存一的可怕景象,隋唐時期就連長安也難逃瘟疫的侵擾,後邊的宋元明清都先後發生過多次瘟疫。

歷史發生這麼多次瘟疫大多數為鼠疫,只有天花這一種瘟疫得到了人類的終結,其他瘟疫都是以隔離法來使瘟疫慢慢消退。

鼠疫還有另外的一個名字就是我們熟知的黑死病,這種瘟疫的傳播途徑通常就是空氣傳播、蚊蟲傳播可接觸傳播。

當然空氣傳播是要有一定的條件的,瘟疫病毒在空氣中存活時間不長,經過有效的隔離完全可以控制瘟疫的傳播。

當時讓鼠疫造成大範圍的擴散的原因還是開始對瘟疫認知不夠,當時的人們以為這種瘟疫是經過接觸傳播的,人們潛意識認為不接觸人就可以避免傳播,當然這種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一種方法可謂給病毒製造了一個溫床,有些人認為只要不洗澡就不會讓皮膚接觸到病毒,導致衛生條件下降大肆滋生了很多蚊蟲,然而病毒開始通過蚊蟲開始大肆傳播起來。

人類雖然面對瘟疫病毒顯的異常渺小,但人類從來沒有對瘟疫認輸,遠在秦朝時期人們就認識到把染病的人與健康人分開可以有效的治理疫情,所以說隔離法遠在兩千多年已經出現,並且效果顯著。

不管面對何種瘟疫,只要我們採用隔離法就一定有顯著的效果,把染病的人隔離起來,健康人也不進行聚會和走動,讓疫情無法傳播只是時間問題。

瘟疫爆發伴隨著就是大量人類的死亡,甚至出現十中有四的可怕現象,瘟疫不止在中國歷史上肆虐,世界歷史上同樣遭受瘟疫的肆虐。比較著名的就是西班牙瘟疫,當時瘟疫造成成千上萬的人死亡。

瘟疫可以說從來沒有真正被消滅過,可以說從有人類開始就一直跟瘟疫作鬥爭,所以我們要總結與瘟疫的鬥爭史,做好自我防護。

最近的疫情讓我們做了一個多月的宅男宅女的生活,雖然讓很多人備感煎熬,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每在家一天就是為戰勝瘟疫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豫北老崔


有的,還不止一次。就拿中國來說吧,清朝末年,我國東北就有一次鼠疫大流行。1910年10月25日,中俄邊境。在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市的一家客棧,兩位從俄國歸來的中國礦工突然發起高燒,不停咳血,身上也出現了紫紅色斑點。當地醫生都沒見過這種奇怪的病症,束手無策。很快,兩位礦工就死了。緊接著,客棧、酒館裡的服務人員與其他住客也出現相同症狀,接連死去。幾天後,千里之外的哈爾濱也陸續發生相似死亡案例。之後疫情隨著中俄邊境一路向南蔓延,很快擴展到了東北全境。當時的東北是俄日的勢力範圍。俄國和日本想通過這次疫情來爭奪中國東北防疫控制權,擴大其在東北的勢力範圍,從而控制整個東北危機時刻,時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年僅31歲的醫學博士伍連德受命擔任北滿防疫處總醫官。他一上任就採取了封鎖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等有效的防疫措施。並且通過解剖屍體,從而分離出了致病細菌鼠疫桿菌。並且通過對這次疫情的分析,發現都是家庭聚集死亡,由此此判斷出這次疫情肯定是人傳人的,並且通過空氣傳播。他說服清政府放棄土葬,該用火葬。有效的遏制了疫情的傳播,經過了三個月的艱苦努力。東北鼠疫終於宣告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