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全球大爆发,历史上有过这样的瘟疫流行吗?

手机用户50232139344


历史上有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清末1910年中国东北爆发了肺鼠疫,在伍连德的科学防治指导下,最终战胜了那场疫情!



随州小伙阿义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使2020年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已经致使上万人感染,数百人丧命,目前仍在肆虐,我们只能宅在家中,不敢出门,期盼这场灾难早日过去!


但是不管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病毒一直都是存在的,在历史上,人类也在不同的时期都有各种瘟疫的发生,只是每个时期的叫法,如何做法都不尽相同。下面小编就带你去看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哪些严重的瘟疫?

在我国历史上,从西汉到清朝末年,有文字记载瘟疫数量,就有300多起,其中鼠疫占了大半,而在这些瘟疫当中,只有“天花”被人类彻底终结了。而其他的瘟疫,基本上就是通过隔离,消灭传染源,最后取得胜利的。当然也有天气原因导致病毒自己消失的,但是数量极少。

瘟疫是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直存在且从未停止过,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在外国也曾爆发过危害性极大的瘟疫。比如让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瘟疫。

黑死病曾经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那是当时欧洲总人口数量的1/3。据说那时候因为黑死病的席卷,欧洲很多城市,因此而空城,甚至连尸体都来不及埋。而除了黑死病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瘟疫,对世界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我们人类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和这些瘟疫作对抗。瘟疫真的很可怕,所以我们要做好面对它们的准备,也要做好对抗它的准备,将它的危害降至最低。


带你走进多彩时空


我们总是关注战争,实际上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是那些疯狂的瘟疫,尤其是医疗水平还非常落后的古代及尚不发达的近代,那才是人口大幅减少的第一大杀器,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十大瘟疫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黑死病

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这场瘟疫在很多文献中被记作“黑死病”。

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而少数国家如波兰、比利时,整体上较侥幸地成了漏网之鱼。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亲历者薄伽丘所写的《十日谈》中,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牛在城里的大街上乱逛,却见不到人的踪影。

鼠疫,虽然致死人数可能跟天花不相上下,但是就恐怖指数来讲,当之无愧排名第一。

人类历史上曾有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六世纪中叶,至八世纪消失,横扫欧亚大陆,死亡人数估计至少几千万。由于此次瘟疫爆发的地点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里汇集了大批其他大陆来的商队、船队,同时也把瘟疫带到了其他大陆。如今我们推测是鼠疫,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就是上帝的惩罚,影响到了基督教的盛行,皇权开始依附神权。也正是这场瘟疫,导致东罗马帝国人数锐减,给了阿拉伯人机会,最后称霸欧亚大陆也与此有关。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我们熟知的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由于人死后身体呈紫黑色,所以起名“黑死病”。

黑死病在十四世纪中叶发生,短短几年时间就造成了欧洲大陆近三千万人死亡,三百年间在欧洲大陆肆虐,消灭了近一半的欧洲人。这场瘟疫也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给欧洲人造成的阴影可想而知,也让“黑”这个词成为了最不详的词语,比如黑色星期五。

这场鼠疫持续时间也跟明朝灭亡有关,当年李自成之所以轻松拿下北京城,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京城内正在爆发鼠疫也有很大关系,至于这场鼠疫是不是从欧洲传过来的,不得而知。

《崇祯实录》记载:

“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

这场瘟疫也让人们对神产生了怀疑,为什么每天都在祷告,还是不断死人呢,促使了近代医学的发展。第三次鼠疫爆发则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结束,从中国南部开始,一路向北,迅速扩散到其他大陆。威力虽然没有第二次鼠疫大,虽然人们已经开始制定措施控制,但是也横扫了一千多万人的性命。

这次在中国爆发的鼠疫,之所以能有效控制,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时任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也是他调动所有资源对感染者隔离控制,推翻了日本人的研究说法,并在1911年主持并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

称他为国士无双,并不为过,也成为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免疫学的创始人。

二,天花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

1507年前后,天花被一个患病的黑人奴隶带到美洲,从此开始在美洲大地肆虐。新大陆的印第安人已同旧大陆的人类隔绝了上万年,对天花、麻疹、白喉、伤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很快就成群成群地倒下。

殖民者很快意识到天花是一种有力武器,很多资料记载了殖民者故意向印第安人传播天花的丑行。例如,英国人在加拿大无法推进时,就与印第安人议和,把天花病人沾染过的枕头、被子作为礼物送给印第安人。随后,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美洲原住民在天花病毒及殖民者屠杀的影响下,人口减少了数千万甚至近亿,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种族灭绝。

天花比起鼠疫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鼠疫往往只在某一个特定区域流行,至少没有蔓延到全世界。而天花就不同了,全世界的人民无处藏身,不管你是贵族,还是贫民,谁都躲不过,几百年间杀掉了几亿人。

很多人讲,现代西方医学比较先进,实际上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与传染病抗争的时代,中国人要远胜于西方人。比如前面提到的鼠疫,至少在中国没有大范围肆虐,也没有动不动卷走几千万人。再比如天花,最早发明种痘的不是西方那个观察牛奶女工的医生琴纳,而是中国人。早在晋代,葛洪所著《肘后救卒方》中就有关于用死亡狂狗的脑子,敷在被狗咬伤者伤口上,以便预防狂犬病的治法。同时,里面也有“虏疮”的记载,记载了天花的由来:

“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乎为虏疮。”

在唐代医书《千金要方》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治小儿身上有赤黑疵方:针父脚中,取血贴疵上即消。”

据传这是最早的中国人接种痘的记载,实际上到了清代,种痘法已经很普及了,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记载:

“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

不过清朝统治之后,这个方法为什么没有推广开来,实在是一个谜,为什么顺治帝、同治帝也会死于天花,难以理解。

天花也是目前人类攻克的最大的传染病,牛痘接种法,在1798年后,开始广泛用于欧洲和北美。1979年最后一名天花患者病愈,从此天花彻底被人类消灭,而发明者琴纳也被后人称为疫苗之父。

三,黄热病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黄热病的死亡率高,传染性强,在医疗不发达的时代是致命的传染病。1648年,黄热病在美洲最先攻击了加勒比海的圣凯茨、巴巴多斯和马提尼克三岛,延伸到远至古巴和尤卡坦,穿过毫无防备的人群,将许多村镇夷为平地。黄热病在1878年的密西西比峡谷造成了更大的灾难,感染者超过了12万人,至少有2万人死亡。1937年南美微生物学家马克斯·泰勒获得黄热病疫苗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四,查士丁尼瘟疫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它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此次瘟疫对拜占庭帝国的破坏程度很深,其极高的死亡率使拜占庭帝国人口下降明显,劳动力和兵力锐减,正常生活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还产生了深远的社会负面后果,而且对拜占庭帝国、地中海、欧洲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瘟疫对帝国军队造成了破坏性影响。鼠疫爆发前,查士丁尼保有大约65万人(包括辅助兵员)的庞大军队。由于人口锐减,在查士丁尼去世时,东部边境的军队已不足15万人(包括辅助兵员)。先前的帝国军队出征,人数通常保持在2.5-3万人之间。但到了7世纪初,已经很难派出一支超过万人的部队。

五,霍乱

霍乱细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霍乱弧菌能产生霍乱毒素,造成分泌性腹泻,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断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是霍乱的特征。

霍乱相较于天花和鼠疫,爆发时间离我们最近,主要因肠道病菌感染导致,历史上有多次流行,仅印度就有三千多万人因此死亡。

这种传染病不同于天花和鼠疫,主要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喝了不干净的水导致。在大家的印象中,印度人就是左手擦腚,右手吃饭,动不动就喝恒河水,所以,容易导致霍乱流行。霍乱曾是“最可怕瘟疫之一”,波及到了全世界造成了惨重的人口损失,在十九世纪,霍乱死亡率可达百分之五十,霍乱的流行造成了大量人口减少。历史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世界共爆发7次霍乱大流行,总死亡人数达一亿至两亿人。在这百年间,霍乱的7次大流行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仅印度死者就超过3800万人。

六,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感染率也达到了5%。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士兵回国,各国都在散播好消息,而西班牙十分诚实的爆出本国爆发了流感,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于在西班牙则称此为法国型流行性感冒。

西班牙流感的影响,在约6个月内夺去2千5百万到4千万(一说7千万或一亿)条生命,比持续了52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还多。此外此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七,俄国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是急性传染病,经人虱传播的,人感染后潜伏期为5~21天,然后出现寒战、高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患者颜面潮红 、眼球结膜充血 ,并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失眠、耳鸣、谵妄、狂躁,甚至昏迷。在没有高效抗生素的时代,感染斑疹伤寒病死率很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于1914年11月爆发严重的斑疹伤寒,不到6个月死亡15万人,苏俄从1917年到1921年,斑疹伤寒患者达2500万人,其中250万人死亡。类似的脏乱拥挤环境还包括监狱,所以斑疹伤寒还有个别称——“监狱热”。

八,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在医疗落后的古代及近代,死亡率极高。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结核病就是肺结核。我国古称“肺痨”,还有一些更古老、更恐怖的名字,如尸疰、劳疰、虫疰、毒疰、鬼疰、传尸等,足可见人们对这个病的恐怖。在欧洲也被称为“白色瘟疫”。即使在现在结核病也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病原体传染病。

据统计,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全世界结核病人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

九,安东尼瘟疫”

“安东尼瘟疫”是指在公元2世纪中期(公元164—180年),一起袭击了安东尼统治下的罗马帝国的伤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等多种瘟疫事件。

据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称,当时罗马一天就有2千人因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四分之一。估计总死亡人数高达5百万。在有些地方,瘟疫造成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大大削弱了罗马兵力。

瘟疫对罗马帝国的社会和政治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影响。当时正处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二年,正当雅典胜利垂手可得时。据说鼠疫由比雷埃夫斯传入雅典,比雷埃夫斯是雅典的港口城市,也是主要的食物和日用品来源地。斯巴达和地中海东部一些地方也受到疾病的袭击。

十,雅典大瘟疫

雅典大瘟疫瘟疫爆发于公元前430年。雅典接近一半的人口在这场瘟疫中死亡。希腊着名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当时这样描述这场恐怖的瘟疫“人像羊群一样死去”。

雅典的军队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雅典重装步兵、骑兵和波提狄亚远征军带来的死亡率均在25%-35%之间(15000重装步兵/4400人死亡,死亡率29%。1000骑兵/300人死亡,死亡率30%。4000远征军/1050人死亡,死亡率26%)。

十大瘟疫造成的人口损失远胜战争。

只要没有病毒和细菌适合的土壤和环境,任何东西都会悄无声息,自然而然的消失,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不止是病毒和细菌!


代码Funs妞妞


历史上古罗马爆发三次黑死病大瘟疫,人口锐减,如今疫情卷土而来,世人应深刻反思。


二月水火


听我们长辈说,今生今事从没发生过像今年的“疫情”,我们的长辈已80多岁了,按长辈们说法,近100年来从未发生过类试于今年的疫情。


华哥143430609


有,每次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都会有各类的疫情或是其它灾难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并征服他,解决它


陶友通


因未到最后阶段难以確论,但从扩散到全世界每亇国家,规模已大。幸好中国先能严控,给世界尽力支援,死人可能不多!!


时时范


当然有过,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瘟疫流行。不过由于交通不便,涉及的区域没这么大,但医疗条件底下,造成的伤亡更为触目惊心。

我比较了解的是明末大瘟疫。

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大概都研究过明朝的灭亡原因,除了朝政腐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瘟疫频发。

小冰河时期造成了明末的气候失常,从万历年间开始,明朝就常有旱灾,久旱必有疫,没过几年,牵连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

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传染性极强,一人染病,全家都逃不过。

那时可没有现在的防疫意识,医疗保障制度更是无从谈起。所以鼠疫很快传染到了山西太原府辖下的太谷县、忻州、苛岚州及保德州;第二年传染到了辽州(治所在今左权)、潞安府(治所在今长治),史料中记载潞安“是岁大疫,肿项善染,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

明朝政府拿不出有效的治疫措施,疫情并没有自然而然的止住,而是逐渐失控。

万历十年,鼠疫传到相邻的河北宣府(治今宣化)地区,这是明朝的军事重镇,可想而知鼠疫必然对明朝军事力量造成极大的打击,“人肿颈,一二日即死,名大头瘟。起自西城,秋至本城,巷染户绝。冬传至北京,明年传南方。”

大家想想那种情形有多可怕。据说疫区死亡人数达到40%,史料中说“万历十年春夏大头瘟疫,民死者十分之四”。后来大概是传染的人太多,达到了西方专家所说的“群体免疫”,这才渐渐平复。

但到了崇祯六年,华北地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鼠疫大流行。这让人有理由怀疑是当年的鼠疫没断根。

万历十年是公元1582年,崇祯六年是公元1633年,虽然间隔了50多年,但说不定病菌真能存活这么长时间。因为两次鼠疫的症状太相像了,都是头颈涨大,无药可医。

和万历年间的比起来,这次的瘟疫更为烈性。“瘟疫传染,人死八九”,之前是死40%,这次是死80%或90%了,也许稍有夸张,但足以说明疫情有多惨烈。山西、北京、天津、河南等地都有相关的记载。

最惨的是,此次疫情,中间或强或弱,却从没消失,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崇祯十六年,当时的北京“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清朝学者抱阳生辑录明末清初史事,编撰成《甲申朝事小纪》,书中记载了崇祯十六年二月的北京城,“大疫,人鬼错杂。薄暮人屏不行。贸易者多得纸钱,置水投之,有声则钱,无声则纸。甚至白日成阵,墙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则痛哭咆哮,闻有声而逐有影”。

啥意思呢?意思是人死得太多,整个城里笼罩着恐怖的气氛。白天似乎能看到逝去者排列成行从墙上及屋顶上通过,晚上则能听到他们的哀嚎声,令人毛骨悚然。

死了多少人没有明确的记载,因为那个时候的明朝廷早已没有余力治灾治疫。内有李自成等起义军,外有满清,崇祯皇帝已经满头包,实在顾不上庶民了。

神奇的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二年,延续多年的天灾瘟疫忽然止住了,整个华北地区风调雨顺。所以也有些迷信的人说,清朝的兴起是天意。

想一想那时的惨状,真庆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国家。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如今我们生活在高科技时代,卫生条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阶段,可是一场肺炎才让我们知道医学还要继续努力,然而人类同瘟疫的战争古之有之。

当前疫情可以说已经全面大爆发了,庆幸中国以强大决策力让疫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现在只要控制好输入性病例、复阳病例以及研发疫苗和治疗药物,当这些全部完成以后就可以宣告战胜了这次病毒。

历史之中曾经发生多次瘟疫,就西汉到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就发生了三百余次瘟疫,其中最常见就是鼠疫。

其实远在上古时期就有疫的记载,秦汉时期,三国时期,两宋时期,明清等时期都发生过比较大的瘟疫。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西汉时期的青周大疫,三国时期北方发生的瘟疫,建安七子中有五人死于这场瘟疫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次发生比较大的瘟疫甚至出现士兵十不存一的可怕景象,隋唐时期就连长安也难逃瘟疫的侵扰,后边的宋元明清都先后发生过多次瘟疫。

历史发生这么多次瘟疫大多数为鼠疫,只有天花这一种瘟疫得到了人类的终结,其他瘟疫都是以隔离法来使瘟疫慢慢消退。

鼠疫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就是我们熟知的黑死病,这种瘟疫的传播途径通常就是空气传播、蚊虫传播可接触传播。

当然空气传播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瘟疫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不长,经过有效的隔离完全可以控制瘟疫的传播。

当时让鼠疫造成大范围的扩散的原因还是开始对瘟疫认知不够,当时的人们以为这种瘟疫是经过接触传播的,人们潜意识认为不接触人就可以避免传播,当然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一种方法可谓给病毒制造了一个温床,有些人认为只要不洗澡就不会让皮肤接触到病毒,导致卫生条件下降大肆滋生了很多蚊虫,然而病毒开始通过蚊虫开始大肆传播起来。

人类虽然面对瘟疫病毒显的异常渺小,但人类从来没有对瘟疫认输,远在秦朝时期人们就认识到把染病的人与健康人分开可以有效的治理疫情,所以说隔离法远在两千多年已经出现,并且效果显著。

不管面对何种瘟疫,只要我们采用隔离法就一定有显著的效果,把染病的人隔离起来,健康人也不进行聚会和走动,让疫情无法传播只是时间问题。

瘟疫爆发伴随着就是大量人类的死亡,甚至出现十中有四的可怕现象,瘟疫不止在中国历史上肆虐,世界历史上同样遭受瘟疫的肆虐。比较著名的就是西班牙瘟疫,当时瘟疫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死亡。

瘟疫可以说从来没有真正被消灭过,可以说从有人类开始就一直跟瘟疫作斗争,所以我们要总结与瘟疫的斗争史,做好自我防护。

最近的疫情让我们做了一个多月的宅男宅女的生活,虽然让很多人备感煎熬,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每在家一天就是为战胜瘟疫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豫北老崔


有的,还不止一次。就拿中国来说吧,清朝末年,我国东北就有一次鼠疫大流行。1910年10月25日,中俄边境。在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市的一家客栈,两位从俄国归来的中国矿工突然发起高烧,不停咳血,身上也出现了紫红色斑点。当地医生都没见过这种奇怪的病症,束手无策。很快,两位矿工就死了。紧接着,客栈、酒馆里的服务人员与其他住客也出现相同症状,接连死去。几天后,千里之外的哈尔滨也陆续发生相似死亡案例。之后疫情随着中俄边境一路向南蔓延,很快扩展到了东北全境。当时的东北是俄日的势力范围。俄国和日本想通过这次疫情来争夺中国东北防疫控制权,扩大其在东北的势力范围,从而控制整个东北危机时刻,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年仅31岁的医学博士伍连德受命担任北满防疫处总医官。他一上任就采取了封锁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有效的防疫措施。并且通过解剖尸体,从而分离出了致病细菌鼠疫杆菌。并且通过对这次疫情的分析,发现都是家庭聚集死亡,由此此判断出这次疫情肯定是人传人的,并且通过空气传播。他说服清政府放弃土葬,该用火葬。有效的遏制了疫情的传播,经过了三个月的艰苦努力。东北鼠疫终于宣告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