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佛教四大名山,你還知道“五山十剎”嗎?

# 說到佛教四大名山,很多人都並不陌生,即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但其實,比起民間的認同,針對名山古剎,還有官方認定推崇的一個版本,這就是“五山十剎”。


除了佛教四大名山,你還知道“五山十剎”嗎?

普陀山觀音道場


佛教傳入中國後,禪宗起初並不突出,及至唐代,方才不斷壯大。五代時期,江南吳越國主錢氏皈依禪宗,江南寺廟多被改為禪寺。等到宋代,禪寺盛極一時,南宋嘉定年間,宋寧宗應宰相史彌遠之奏請,設立禪寺的等級。以杭州的 徑 山 寺、靈 隱 寺 和 淨慈寺、寧波 的 天童寺和 阿育王寺為“五山”,以杭 州 中 天 竺寺、湖州道 場寺、溫州 江 心 寺、金 華 雙 林 寺、寧 波 雪竇寺、臺 州 國 清寺、福 州 雪峰寺、南京 靈 谷 寺、蘇 州萬壽寺 和 虎 丘 寺為“十剎”。“五山”位在所有禪院之上,“十剎”之寺格次於“五山”。禪宗官寺制度中最高等級的寺院由此被確立。可以發現,“五山十剎”集中於以浙江為中心的南方地區,這除了江南地區禪宗信仰盛行外,還和彼時南宋統治疆域僅限於南方地區有關,所以北方禪寺無一入選。而“五山十剎”不僅僅是虛名,它還受到朝廷的實質扶持,不僅主持由官方委派,寺內建築的修繕也受到朝廷資助。所以儘管在元代以後“五山十剎”的勢力有所衰微,但是它在歷史歲月中積澱的盛名使得其廣受信眾認可,上述十五座寺廟也因此都留存至今。而這眾多的名山古剎也為浙江提供了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浙江也因此被稱為“東南佛國”。


除了佛教四大名山,你還知道“五山十剎”嗎?

杭州靈隱寺

值得一提的是,“五山十剎”制度不僅流傳於中國,還擴散到了日本。鎌倉時期,中國的禪宗傳入日本,後日本仿效中國設立禪院等級制度。不過日本的“五山十剎”分為鎌倉和京都兩個系統。京 都“五山”指:天 龍寺、相 國 寺、建 仁 寺、東福 寺 和萬壽寺。 “十剎”有:等 持 寺、臨川寺 、真如 寺、相 國 寺、寶幢寺、普 門 寺、廣覺寺、妙光寺、大 德 寺 和 龍翔寺。鐮 倉“五 山”即:建 長 寺、圓 覺 寺、壽福 寺、淨韌 寺 和 淨妙 寺,“十剎”為:禪 興 寺、瑞 泉寺、東勝寺、萬 壽 寺、東漸寺、萬福 寺、太慶寺、興 聖 寺、法泉寺 和 長樂 寺。日本“五山十剎”的僧人潛心研讀自中國傳入的佛經,乃至於各類漢文經典,普遍能用漢文吟詩作詞,形成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五山文化”。


除了佛教四大名山,你還知道“五山十剎”嗎?

日本京都天龍寺


在歷史長河的裹挾下,中日兩國的“五山十剎”並非孤立發展,而是多有交集的。元代,載 入史 籍 的日 本 人入元 僧 達 2 0 0 多人,無 名 可 考者 不 計 其 數,他們 均 以 朝 拜 中 國的“五 山 十 剎”為 莫 大 的 榮幸。明 代 三 百 年 間,日 方 先 後派 出 1 9 批遣明使團赴明朝貢。由於五山禪僧的漢學修養極高,遣明使團的正副使節多由出身於天龍寺等五山十剎的僧人擔任。而即使到今日,在天童寺、阿育王寺等地區,每年仍有大量日本遊客慕名前來。


除了佛教四大名山,你還知道“五山十剎”嗎?

日本僧人


請帶著一份對於歷史的敬畏前往這些古剎,因為佛前的這方的泥土留存了千餘年來參拜者們的足跡,因為這份虔誠的向佛之心曾橫跨東海,播撒於扶桑,至今未絕······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