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以戒為師持戒嚴

戒律是佛教的道德規範,持戒是佛教道德觀念的具體實踐,體現了佛教以戒為師的精神。

漢地佛教翻譯戒律和持戒,始於三國魏嘉平二年(250),當時中天竺曇柯迦羅來到洛陽,看見中國僧人只剪鬚髮而沒有受戒,於是譯出《僧祇戒心》,即摩訶僧祇部的戒本,用來當作持戒的依據。後來佛教徒日益增多,很多人不守戒律,不受任何佛教道道德約束,僧團風氣每況愈下。

東晉的道安法師有鑑於此,認為促使佛教正常發展的當之急就是儘快確立戒律,否則佛教的發展就會受阻。於是道安參照印度佛教的戒律,結合中國僧尼的具體修行實踐,制訂了僧尼軌範。

道安本人確立軌範後,身體力行,嚴於律己,弟子們以老師為表率,持戒精嚴,數百人的僧團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道安的弟子法遇前往江陵長沙寺講經,受業的弟子有400餘人,其中有一名僧人偷偷飲酒,忘了燒晚香。法遇只是責備了他,而沒有將他趕出寺去。道安知道這件事後,用竹筒盛放一根荊杖,緘封后寄給法遇。法遇收到後,開封見杖,說:“由於我平時訓導不嚴,道安師開始處罰我了。”說完,下令維那集合全寺僧眾,將竹筒放在香凳上。行香完畢,法遇率領僧眾向竹筒致敬,然後伏在地上,命維那從竹筒中抽出荊杖,各行杖三下,打完後仍舊將荊杖放回竹筒中。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道安對弟子的持戒要求非常嚴格。

佛教發展到唐初,智首法師慨嘆當時五部律互相混雜,輕重不一,使佛教徒無所適從,便對印度傳入的律藏加以歸併刪繁,使之適合中國國情,撰成《五部區分鈔》《四分律疏》智首的弟子道宣又對前人的論著一一考索刪約,並以大乘教義來解釋《四分律》,創立了律宗。

道宣本人更是持戒精嚴,當時連在印度的僧人都知道中國有位道宣律師,持守戒律天下無雙,蝨子在他身上隨意遊走,也不會皺一下眉。有個叫無畏的印度僧人對此將信將疑,便特地跑到長安西明寺拜訪正任上座的道宣。

一天,兩人正在談論印度和中國戒律的異同。忽然道宣從懷裡摸出一隻蝨子來。這蝨子身體脹鼓鼓的,已變成暗紅色。只見道宣左顧右盼,像在找什麼東西,始終沒把那隻小東西丟在地下,無畏見狀,連忙把自己的巾帕遞過去。道宣接過巾帕,輕輕將蝨子裹好,放在地上,然後說:“這蝨子雖然無知無識,倒也有情有欲,或許還有佛性。”無畏頓生敬畏之心,說:“道宣律師持戒精嚴果然名不虛傳,如果佛門弟子都像這樣,佛法定能永世流傳。”

佛教 以戒為師持戒嚴

此後,從唐初一直到清朝,中國僧尼的戒律都以道宣的南山《四分律》為準繩。

僧尼處在佛教戒律的規範中,長年累月,形成了獨特的道德倫理心態,造就了與世俗不同的行為品格。佛門中經常傳誦的一個故事很能說明戒律對僧尼的道德影響。

相傳從前有個朝山化緣的和尚,一天,到了一戶豪富人家一走進門,見大廳裡坐著一位少婦,正聚精會神地在那裡串珍珠。少婦看見一位年輕的和尚走進來,急忙溜進後堂,倉促之間竟然把一顆珍珠隨手放在桌子上,不料又滑到了地上。這時天井旁走過來一隻白鵝,看見了青光閃閃的珍珠,衝上去一口吞下。和尚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少婦到後堂回過神來,忽然想到了這顆名貴的珍珠,馬上叫女傭去大廳拿珍珠,可是尋遍了大廳的角角落落,也未找到珍珠。少婦想,除了這個和尚外,從未有人來過大廳。於是喚來一群家僕審問和尚。和尚默默無言,一直不開口,即使眾人大聲詰問,仍舊一聲不吭。眾怒之下,一陣拳打腳踢。和尚念念不忘以戒為師,寧可持戒而死,不可無戒而生,還是一言不發。在眾人的打鬧中,白鵝不巧被人踩死,這時和尚才開口說“你們別打我了,珍珠在鵝肚子裡。”眾人感到哭笑不得,說:“你為什麼不早開口?”和尚說:“我是佛門弟子,要遵守戒律。我如果早開口,你們勢必要殺鵝取珠,我就犯了殺生戒。如果說沒看見,就是犯了妄語戒。深感左右為難,還是以持戒為第一。”

這個故事讓人感受到佛門戒律的神聖性,通過戒律體現出來的佛教道德倫理精神,已經滲入佛門弟子的心靈之中,成為他們人格的有機組成部分。可以說如果沒有持戒修行的佛門弟子,佛教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