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想念火锅,想念串串,想念一切麻辣的东西。过年那段时间,在饿了么上点了四五次火锅外卖。随着成都全面恢复餐饮营业,终于又可以和朋友进火锅店堂食,或者坐在街边上吃,这才更舒服。


过这么久再次进店,真是既兴奋又紧张,“火怎么开喃?”“这家要不要自备蚝油喃?”“要微辣还是特辣喃,好久没吃,不知道遭不遭得住。”“烫鸭肠到底是7秒还是8秒为佳喃?”……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看来,复习一下成都人吃火锅的一些小习惯很有必要。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当下风潮:公筷用起来


成都人四川人平常很少用公筷,吃西餐的时候可能还稍微讲究下。火锅?算了算了。公筷对我们来说是个略显做作的摆设,但是疫情之下,病毒那么凶,大家还是要多听专家劝,乖乖使用起公筷,你好我好大家好。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虽然一时半会有点别扭,但是多吃两顿,成了习惯,就非常优秀了,对不对。不管成都人还是外地人,从现在起,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新风潮遵守起来,多一分安心哦。


想先动筷?要说“我告一下哈”


落座之后,不管用不用得遭,都先请服务员把放衣服的框框和围裙准备起。厚衣服肯定要影响拈香菜丸子的发挥,脱了才能吃得尽兴。至于围裙?穿白色衣服吃火锅,不系围裙,你的心到底是有好大???


选锅的时候,请全权交给外地朋友。鸳鸯锅就鸳鸯锅,微辣就微辣,大不了怂恿朋友在油碟里多放点小米辣试试看。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菜感觉煮得差不多了,成都人拈第一筷子的时候,也一定要把话说到位,「我告一下熟没熟哈」,告就是试的意思。而不是夹起来就往嘴巴头塞。


这样既显得有礼貌,也满足了自己想吃第一口的心愿。下次外地人也想这样操作,记得要说,「我先告一下哈」。


本地人请客要主动坐在控火的一方


请客吃火锅,谁坐在控火的一方?肯定是主人。


你让外地朋友控火试试看,他可能知道油都溅起来,马上就要烫到手背了,这个时候应该关小火。但是烫毛肚的时候,必须开大火,他就不一定懂。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啥时候火大啥时候火小,不用客人开口,成都人只用看着锅里的泡泡就能操作好。


还有个说法是谁坐在控火位置,谁就要买单,大家以后自己看着办吧,欢迎大老板抢座哈。


蚝油的正确计量单位是「一甩」


在成都吃火锅,切记不要问有没有麻酱,没有!没有!没有!如果你鼓捣要问,老板多半只有回你,“扑克可以不”。


外地人和成都人一起吃火锅,怎么才能像一个高端玩家?除此之外,还要懂其他很多行话。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要点脑花,你应该说「一副脑花」,而不是一个,一只,更不是一碗,虽然脑花确实是拿碗装的。


有一种随意和码不实在叫「一筷子」,是在「zu蘸蘸」的时候,成都人高频使用的一个词。不管是放葱葱、香菜、大头菜、小米椒……都是「一筷子」。而加蚝油的量,叫做「一甩」。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到底「一甩」「一筷子」是多少,我们成都人其实也说不清楚。暗到整,看你自己,是只能心领神会的动作。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菜单上的辣度指数,你就当是个装饰


外地朋友们,请不要信每样菜后面的辣度数!不要信!不要信!目前四川人的辣度指数和全国暂时还没有统一标准,和外地是两个概念,几乎没有参考性。毕竟外地人一般觉得微辣就是特辣。


外地人也不要点各种看起来人畜无害、相当熟悉的叶子菜,比如大白菜;想试试四川人爱的、碧绿碧绿的豌豆尖?我劝你惜命!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它们真的太吸油太吸辣了,一片就能够把人打闷。道理同上,肉菜下面垫底的菜叶子也真的不要烫进锅里。


当然,要是大家看到锅面上整整一层的海椒,也请不要瑟瑟发抖。通常那一层海椒都是起到装饰的效果,为了拍照发朋友圈好看,本身没什么辣度。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毛肚好不好,看看起不起泡


非常新鲜的毛肚在下锅涮的时候,是会起泡的,就像人的皮肤一样,在小龙坎的菜品里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


我们总说毛肚“七上八下”,时间长了就一定会老。而那种煮不老的毛肚,怎么都很脆又不香的,十有八九乱加有东西,下盘就不要去吃了哈~~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蛋炒饭是标配,白米饭只是吸油


在四川吃火锅,一定不要害羞,特别是蛋炒饭。我们常说一家火锅店正不正宗,就看他们的蛋炒饭炒得好不好。


但这也有讲究了,上桌的时候要客人自己点蛋炒饭,主人要是主动点了,会有“赶客”的嫌疑。要么就是吃到一半,问问客人是否需要主食。


至于没有蛋炒饭只有白米饭的?不好意思,那碗饭只配用来吸油。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吃到一半有点辣?要么豆奶,要么冰粉


在四川,火锅+豆奶是比火锅+啤酒更鲜明的用餐CP。豆奶的甜度能很好的综合火锅的辣度。不过我一般是先叫一个雪碧,然后中途再加一个豆奶,刚刚好。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夏天快到了,手搓冰粉也是很让人期待的饭后小甜品,撸完火锅一定要记得喊一碗,辣到了也可以喊。喊之前一定要问清楚是不是手搓的哈,不然一点灵魂都没有。


先内脏,再荤菜,最后吃素


糍粑酥肉之类的,要先点,可以垫垫肚子,吃完,火锅就烧开可以烫菜。烫地道四川火锅,先走起的肯定是毛肚鸭肠黄喉儿,超级适合刚开锅的大火来涮煮,气氛热闹。


然后才是牛肉、午餐肉、圆子这些硬菜。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外地朋友注意了,要是哪个四川人请你吃火锅,一开始就下蔬菜,你最好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得罪他了”?然后再想一下,“今天是不是鸿门宴”?


素菜类一定是放在最后,尤其是淀粉类比如土豆、苕粉,不然会糊锅的,切记!!!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吃前准备,我劝你们都端正好心态


跟到成都人吃火锅,千万要做好心理建设。一定要充分相信他们的眼光和口味,到地方千万不要抱怨。


成都人请吃火锅,要么是隐藏在某个巷子、老小区的烂偏偏火锅店。一个成都人能够分享出私藏火锅,也说明对你这个朋友相当重视。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要么是排队两小时、像小龙坎这样的热门店,味道和排队时间大概率成正比,要舍得等。被成都人邀请一起排队、一起找个私藏小店在街边上吃火锅才是最高礼遇。


带八卦上桌子是起码要求


成都人吃火锅的乐趣之一就是,“看哇,隔壁那桌比我们先来都走了。”然后过半个小时,“欸,左边那桌也走了”。又过了半小时,结束的时候,扶腰发出自我表扬,“我们太能吃了”。


怎么像成都人一样维持一顿火锅吃两三个小时的战斗力?有技巧,要把握好节奏,太快吃饱是要不得的!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整个吃火锅的过程更是一个加深彼此了解、升华友谊的过程。吃两口歇一下,提前多准备点摆龙门阵的素材,带着各种八卦上桌子是起码要求。


火锅香辣,龙门阵更有盐有味。和成都人吃火锅切记着急,如果还是结束得太快,我建议只能上大招,前一顿饭务必不要吃,把肚皮空起!


看起“妖精妖怪”,完全可以大胆地点


居然那么大一个冰球,看到这种表面花里花哨,其实很实用(为了尽可能保持新鲜)的冰鲜鹅肠,再也不要像看直播的朋友一样,大惊小怪了哈。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再比如贡菜。名字奇怪,其实它就是莴笋做的,口感嘎嘣脆,特别是干贡菜。再比如耗儿鱼,基本只有烫火锅的时候才吃。


到底耗儿鱼是个什么鱼?其实他学名叫蓝鳍马面鱼。以前山东那边盛产,当地卖不脱,找到四川重庆这边,说想想办法,然后我们把它拿来煮火锅,味道惊为天人。


小清新番茄常见,但拿来烫火锅的操作也是“妖精妖怪”。到底是何种不可思议的美味,谁吃谁知道。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哦,对了,看到九宫格的火锅端上来,成都人赶紧喊服务员把格子撤了,也不要金叫唤。我们真的不习惯九宫格,影响发挥和战斗力。


也千万要记到,锅里面水变少了,赶快喊服务员加水。一般服务员也都会非常主动地给你加。大家都知道,水烧干,锅烧糊了,只有吃铲铲。


十二个成都人吃火锅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看到服务员来加水,成都人不看表都可以估算,“我们吃了将近一个小时”,没事,还可以继续战斗。今天吃巴适了,过两天又可以约起再吃一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