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如果多活20年,歷史上還會有晉朝嗎?

埃菲爾鐵塔離散了多少紅顏


  曹操如果多活20年,歷史上還會有晉朝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分析,有沒有晉朝,取決於司馬懿是否死在曹操的前面,與蜀國、吳國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我們不妨先看看這兩個梟雄的壽命。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64歲)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72歲)

  曹操已經活了64歲,這才古代算是長壽了,尤其是戰火紛飛的東漢末年,而司馬懿不僅比曹操年輕,還比曹操長壽,才笑到了最後。

  倘若曹操再活20年,則已經去到了84歲,人老了一般都會犯渾,雖然曹操一世梟雄,但是誰敢保證他晚節不保呢?因此,這是第一個風險,曹操自己瞎折騰,將魏王的權勢給弄丟了。當然,曹操的兒子也不是吃素的。倘若曹操不死,說不定曹丕、曹植為了一個王位爭風吃醋互相傷害也有可能。

  而在曹操時期,司馬懿就是一個縮頭烏龜,在老婆面前也是大氣不敢喘的人,即便是曹操再活二十年,想必司馬懿也是這個鳥樣,曹操也找不到理由砍掉一個沒有露出狐狸尾巴的臣子。即便曹操多活了二十年,也是死在司馬懿的前面。司馬家族興風作浪的可能性並沒有發生質變。

  而自從曹操在赤壁大敗一場之後,劉備的蜀國、孫權的吳國已經順勢崛起,曹操想要滅掉其中一個勢力並非易事。尤其是孫吳聯合,曹操根本無從下手。曹操或者,司馬懿也不沒有機會衝到前臺與諸葛亮對決。曹操雖然厲害,但是謀略方面並非諸葛亮的對手,要想吃掉蜀國,難如蜀道。

  孫十萬的江東也是鐵板一塊,憑著長江天險,旱鴨子的魏國,沒啥勝算的優勢。

  因此,曹操再活二十年,三國鼎立的局面並沒有變化,司馬家族的華麗出場,基本無人可擋。


櫻花如歌


20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嬰兒長大成人,也可以讓一個懵懂的青年進入不惑。但,在三國這個動盪的時代,很多事情總能讓我們始料未及,20年太長,沒有人能把控它的走勢。

關於曹操多活20年,或者曹丕、曹睿他們其中一個能多活20年,歷史上還會不會有晉朝,這點可以確定的說,肯定沒有晉朝,但曹魏之後會冒出個周朝、李朝、齊朝等篡奪曹魏果實的朝代出來,因為曹魏根本的政治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就算沒有了司馬家,還是有別的篡位者

這個問題我們得要從曹魏的根本說起。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藉助以曹家與夏侯家形成的武將集團、潁川郡的士族集團與曹操個人超強的綜合實力,最終得以建立起曹魏的基礎。

我們從曹操的發家經歷來看,其主要還是依託士族集團。東漢末年隨著宦官勢力與外戚勢力雙雙消滅後,通過政治聯姻與利益共享而聯合起來的官紳階層,通過掌控輿論、勞動力、經歷等,已經逐步成為一股能夠左右天下局勢的勢力。

依託於曹操強大的個人能力,其在世之時尚且能夠掌控這一勢力。

但,在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為了能達到“改朝換代”的目的,以“五品中正制”保證了士族集團可以時代為官,這一變相的“世襲制”來得到士族的支持

這一制度的實施後,士族集團的勢力變得愈發可怕,隱匿人口、控制經濟、把持朝政甚至左右皇權。就如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之時為何曹操的老臣們大多選擇支持司馬懿,就不難看出,士族集團為了自家的利益,已經選擇站在了皇權的對立面。

面對這樣的情況,無論曹操是否能夠多活20年,這樣的局面依舊無法改變。長此下去皇權會越來越弱,而士族集團則會越來越強。另外誰也不能保證繼任者就一定是明君,總有大權旁落的一天。

此外,曹操也早發現了司馬家的狼子野心,但因為曹丕年輕的原因選擇讓司馬懿活了下來,因為曹丕能夠壓制住他,如果曹操能夠多活二十年,那麼後面的情況在曹丕出事之際,司馬懿包括他的司馬家族就應該被曹操清除了

所以也就沒有後來晉朝了,但,在曹魏的政治格局之下,誰能保證沒有新的士族會崛起呢?接下來又是一場新的高平陵之變,一個新的家族篡取曹魏的一切,這也是歷史的必然!

也許,如果真的能這樣,也許可能是一件好事,沒有了晉朝,也就不會有之後的五胡亂華。

歡迎關注 ,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陪您探索歷史迷霧。


像素說


晉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遭受外族滅國的朝代,同時也是第一個將政權建立在長江以南的華夏政權,是第一個把華夏民族數千以來的傳統核心生存地中原拱手讓給外族的朝代,是自秦始皇之後第一個進行主動分封制的朝代,是第一個因為內部自相殘殺(八王之亂)而導致外族大規模入侵的朝代,是第一個開國皇帝將皇位傳給弱智繼承人的朝代。

晉朝的建立起源於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的高平陵政變,誅殺了最後掌權的皇族成員曹爽及其黨羽五千多人,以殘酷的殺戮和政治欺騙控制了主少國疑的曹魏政權,然後悍然將權力世襲,經司馬懿、過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三代人17年的經營,甚至還弒殺魏帝犯下大逆道的罪行,而建立的一個開歷史倒車的朝代。

司馬懿父子

相比於曹魏政權是靠一刀一槍打下的江山,晉朝是建立在欺騙、謀逆、篡權、玩弄政治手段,大規格進行政治清洗的篡位之路上,晉朝得天下的手段與西漢末年的王莽沒什麼兩樣,稱得上“得國不正”,晉能統一三國,也是竊取了魏國的勝利果實,所以國祚就不長久。

回到晉朝建立的轉折點高平陵政變上來,司馬懿之所以能成功奪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皇帝主少國疑,皇帝年齡太小,不能夠處理政事,司馬懿高平陵政變的那一件,魏帝曹芳只有18歲,按古代的說法,還沒有成年,是不能親政的,曹芳之所以年齡小,是因為曹魏前兩任皇帝壽命太短了。

高平陵政變

魏文帝曹丕一生只活了40年,魏明帝曹睿一生只活了36歲,比起他們的長輩曹操來說,都算是活得太短了,曹操一生活了66歲,正因為曹丕和曹睿都活得太短了,所以曹芳即位時的年齡就非常小,以東漢的經驗來看,皇帝年齡小政權要不掌握在皇太后手中,就是掌握在外戚手中,並由此引發一系列的政治權力鬥爭,在東漢長達一百餘年的歷史上,不斷上演外戚與宦官的百年戰爭。

但是在曹魏,由於吸取了東漢的經驗,沒有外戚與宦官的鬥爭,但這一現象就變成了權臣之間的爭鬥,比如曹芳時期,就是司馬懿與曹爽的政治鬥爭,最後司馬懿打敗了曹爽,獲得了權力,就一直緊緊篡在手中,直到成功奪權。

如果曹操能多活20年,或者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多活20年時間,歷史還會有晉朝嗎?

司馬懿奪權

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沒有晉朝,但是並不排除會在曹魏之後出現趙朝、齊朝、楚朝、韓朝等等,這個結果是不是你想不到的,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為什麼這樣說,先來說說曹魏建立的大概情況。

曹魏政權是曹操一手建立的,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口號,能過拉攏了一批出身於潁川郡的士族集團和譙縣沛縣曹氏夏侯氏宗親的武將集團,憑藉曹操獨特超強的個人能力,最終通過武力建立的政權。

而曹操之所以能夠建立政權,還是從東漢末年的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大火拼雙雙滅亡開始的,這兩股為害東漢朝廷百餘年的勢力互相火拼結束後,另一大勢力崛起,這就是士族集團。士族集團就是世代為官的地主階級,通過政治聯姻與利益共享,不同的士族集團結成共同體,通過掌控地方人口、經濟、推薦權、輿論,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一股最強大勢力。

曹操

曹操在位時,尚能控制這股勢力,曹操一去世後,曹丕為了改朝換代,與士族集團達到了協議,這就是五品中正制,這個制度保證了士族集團世代為官,相當於變相地恢復了世襲制,這一制度實施之後,士族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大,在朝中,他們左右政權,控制輿論,打擊異己,威脅皇權,在地方,他們隱匿人口、把持經濟、控制用人權,威脅地方

所以從曹丕開始,士族越來越強大,反而皇族越來越弱小,司馬懿發動的高平陵政變,為何當年曹操時代的一大批老臣都支持司馬懿,就是因為士族集團的共同立場問題,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他們站在皇權的對立面,就是為了保證自己家族千秋萬代的利益永遠享受,所以在高平陵政變中,士族大多支持司馬懿,反對曹爽,曹爽這個皇族成員反而成了孤家寡人,這也是司馬懿高平陵政變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

曹睿

就算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多活20年時間,也無法改變這種士族與皇權爭奪權力的局面,這樣的局面發展下去,就會產生士族越來越強的現象,而皇權會越來越弱。另外,任何朝代的任何皇帝,都不可能每個人都是明君,在中央集權的封建社會中,皇帝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了帝國權力的歸屬,比如西漢帝國到了後期,皇帝昏庸,權力就落到了外戚手中,最終被王莽篡位。

所以,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多活20年時間只能改變中國歷史上沒有晉朝這個朝代,但歷史發展下去,並不能保證會不會有其他的士家大族重新崛起,而且這種崛起是一定會出現的,一旦出現,就會再次重現高平陵政變,由士家大族掌控了國家的最高權力。

士族擁戴曹丕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士族發展的黃金時期,看看東晉就會明白,司馬氏的皇權其實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國家的最高權力都掌握在以琅琊王氏、陳留謝氏、譙郡桓氏、外戚庾氏為首的四大家族手中,皇帝只是任人擺佈的棋子罷了,哪個大家族在權力鬥爭中獲勝,就是哪個家族掌權,等到掌權一段時間,就會篡位,這已經成了規律。

所以,如果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多活20年時間,那麼歷史上肯定是沒有晉朝的,但沒有晉朝並不代表沒有其他的篡位者,也許就有其他不同的由士家大族建立的其他朝代,也就是東晉時期的士家大族掌權的黃金時期就會提前到來,也許沒有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但內部的權利鬥爭不會少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不用說曹操,就是曹丕、曹叡,能多活十年也能把司馬懿壓的死死的。

曹操死於220年,曹丕死於226年,曹叡死於239年。諸葛亮北伐是228年到234年,而司馬懿高平陵之變是249年,他死於251年。

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出,曹丕死後諸葛亮開始北伐,而次次北伐的直接結果就是把司馬懿從文職打成了最高級武將,因為整個魏國沒有人能抗衡諸葛亮,一次次的戰爭只有司馬懿可以擊退蜀國,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紅利。

如果按照題主所說,曹操多活20年,即他死於240年,這樣他都能把諸葛亮熬死,諸葛亮作為蜀國的核心力量,死於曹操任內,而不是對峙司馬懿的過程中,那樣所有在真實歷史中加於司馬懿的政治聲望將不復存在。

再看我說的,曹丕或者曹叡多活10年,這樣雖然避免不了諸葛亮北伐和司馬懿轉武職,但多了10年時間壓制他,培養接班人。尤其是曹叡,司馬懿進入中樞是因為曹叡託孤,他死的時候曹芳7歲,10年後,曹芳17歲,並不好兒子都有了,還託什麼孤,而司馬懿還有2年好活,這輩子就被牢牢的鎖定成魏國忠臣了。


甲申十七年


情況也是相對的,如果曹操能在這二十年之內滅亡蜀國和吳國,然後登基稱帝,不再發生戰亂與民休養,那麼司馬家造反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曹操在晚年昏庸,他倆兒子爭位子弄的一地雞毛,估計他在世司馬家不會造反,他一去世造反的可能就不只司馬懿,不出現晉朝也會被別的取代!!


七和拾壹


有,也有可能沒有


南山湘鄂


個人認為如果曹操多活20年,歷史上可能就沒有晉朝,分析如下:

曹操去世於公元220年,如果他多活20年,也就是公元240年。而諸葛亮北伐病逝於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後,蜀國的實力日漸衰退,雖然姜維擔任諸葛亮的角色繼續北伐,但畢竟力不從心,正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時如果曹操還在位,那蜀國也是必亡的局面。諸葛亮去世後曹操基本上就沒有對手可言,他再用6年的時間,足可以一統天下。

只要曹操在位,他只會用司馬懿,但不會讓司馬懿掌握兵權,他還會時時刻刻防著司馬懿,所以司馬懿就沒有翻盤的機會。而司馬懿去世於公元251年,如果曹操在位統一了天下,那曹丕就沒有稱帝的機會,因為曹丕公元226年就去世了,以曹操的智慧他肯定會培育出下一代的接班人,也同樣會像告誡曹丕一樣,讓自己的後人防備司馬懿,所以司馬懿就沒有機會揮他人生中的那一劍,也就奪不到曹氏的江山。


sunnyf888


曹操不可能再活20年。但如果真的能活20年的話,那估計是沒有晉國了。

首先,如果曹操活著,那司馬懿就會活的很憋屈,他也會更加謹小慎微。因為一不小心露出尾巴,就會被曹操殺掉。他甚至於根本沒有機會得到大的重用。


而另一方面,魏國內部的人事關係肯定會比後來融洽的多。畢竟曹操的威望在魏國是至高無上的,文臣武將從內心深處都非常的敬服。像魏國後期出現的文臣和武將之間的矛盾可能都不會出現。


還有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繼承人的問題。曹丕有可能會死在曹操的前面已經死了。根據史實,曹丕接替父親就幹了6年就去世了。


20年的光陰,曹操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接班人。兒子一輩,傑出的如曹丕,曹衝雖然死了,他可以放寬選拔的範疇,從孫子裡挑也可以。這樣,司馬家族就更加沒有機會了。


如果上天真的再給曹操20年,那一統天下的沒準兒就是魏國了。


任十三讀史


個人認為,應該不會有晉朝了。

首先,如果曹操活著,曹操不會稱帝,依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正統的代表。那麼劉備和孫權就不可能再名正言順的割據一方,乃至後來稱帝。這樣曹操打破他們聯盟的機會比較多,最後,各個擊破。

其次,曹操可以以漢天子的名義各種削弱劉備和孫權的權利,如假意的架空。如果曹操活著,謀士肯定要比後來的魏國多,不至於只有司馬懿能對抗諸葛亮。因為是漢室正統,而劉備復興漢室的說法將不復存在。

再次,曹操活著,不會重用司馬懿,司馬懿根本沒有掌權的機會,如果司馬懿不掌權,那司馬家只可能是曹操砧板上的肉,更不可能取代曹家。那後面晉代魏的事情就不復存在了。更不可能存在晉朝。

綜上所述,如果曹操多活20年,肯定能限制住司馬懿掌權的可能,同時用漢室正統的名義,早晚滅掉劉備和孫權,天下一統。那樣三國將不復存在,天下歸於曹魏,更不可能有晉朝的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