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受新冠病毒的持續影響,目前國外形勢異為嚴峻。近期,日本的博物館、美術館紛紛宣佈閉館、展覽延期,東京藝博會也隨之取消,疫情對日本藝術行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藝釐米特別邀請了現居東京的日本藝術雜誌《美術手帖》編輯Alex,從當前形勢、影響、線上解決方案及藝術家的行動等四個方面出發進行了一次線上對談,共同探討疫情之下的日本藝術行業現狀。


形勢 Situation

博物館、美術館基本閉館

時間暫定2周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2月27日,閉館中的東京國立博物館 Photo by Alex

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截止目前,中國國內大部分博物館、美術館、畫廊空間依舊處於持續閉館狀態。從《美術手帖》上週發佈的關於國立博物館、美術館紛紛閉館的新聞報道,到3月4日日本最大的藝術博覽會“東京藝術博覽會2020”宣佈取消今年活動的舉辦,可見持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的波及範圍越來越大。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2019年東京藝術博覽會現場 Photo by office TKD

今年迎來第15屆的該博覽會原計劃於3月19日至22日舉辦,以“with Art”為主題,有超過140家畫廊計劃參展。


目前,日本藝術行業的整體形勢如何呢?

Alex表示,由於日本目前的疫情嚴重程度不像韓國、意大利,日本各界對形勢整體尚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上週,政府方面也開始重視起來,首相安倍晉三已做出指示要求取消未來兩週的大型文體活動。為應對政府這一要求,近期日本幾乎所有的美術館和文化機構都採取臨時閉館的措施。由日本國立博物館和國立美術館帶頭,民營美術館隨之閉館。大部分機構閉館時間為暫定兩週,持續到三月中旬。


影響 Effect

日本藝術市場2%-3%的衰退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Art Basel HK 2020宣佈取消展會

Art Central 2020宣佈取消展會

2020JINGART藝覽北京宣佈取消展會

東京藝術博覽會2020宣佈取消今年活動的舉辦

.......


國際性的展會相繼取消,這對全球的藝術市場來說無疑是不小的衝擊。針對東京藝術博覽會、相關藝術活動取消,以及機構閉館的影響,Alex也與我們進行了此次疫情對於日本藝術市場衝擊程度的分析探討。


“日本的藝術行業相對於中國來說,規模比較小。根據東京藝博會主辦方的調查,近年日本藝術行業的規模估值大約在3400億日元左右(人民幣200億左右),其中藝術品交易市場約佔2400億日元,美術館和藝術品周邊的市場規模約佔1000億日元。根據Art basel發佈的全球藝術市場調查,中國的藝術市場規模估值大約在900億人民幣左右。而東京藝博會公佈的作品交易額大約是在26億日元左右,佔了日本藝術品一年交易規模的1%左右。如果考慮到相關活動的取消,美術館博物館的閉關影響,到目前為止,日本的藝術行業大約產生了2%-3%的衰退。”


趨勢 Tendency

全球線上藝術發展趨勢增長

日本藝術界有新嘗試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巴塞爾藝術展2018期間,高古軒的線上展廳中展示的湯姆・韋塞爾曼的《Nude Drawing 4/14/2000》(2000,121.9×162.6cm,布面油彩) Artwork © The Estate of Tom Wesselmann/Licensed by VAGA, New York. Courtesy Gagosian.

面對今年的開春困局,國內的美術館畫廊機構紛紛衝破實體空間的限制,藉助不同的線上平臺與技術,通過直播、線上展廳、線上拍賣、專題藝術項目等各種形式尋求突破。同時,已經宣佈取消的巴塞爾也宣佈將於3月推出線上展會。無疑,線上藝術的發展將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對此,ALex表示相比中國來說,日本社會整體的線上技術發展仍然緩慢,大多數人更加重視實際體驗。由於大多數藝術行業從業者對疫情導致的閉館還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兩週後會重新開館。所以,日本整體也沒有很積極的去發展線上項目。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Art and Culture VR


但是,這其中也有一些嘗試。比如東京國立博物館在YouTube上推出了策展人現場講解展覽的視頻。視頻網站NICONICO最近也推出一個NICONICO美術館的項目,製作一些展覽解說相關的節目進行線上發佈。谷歌的Arts and Culture,也收錄了很多日本的博物館、美術館的數據,一般民眾也可通過這個平臺進行線上觀展。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OIL by 美術手帖”首頁


在2019年4月,擁有71年曆史的日本當代藝術雜誌《美術手帖》上線了藝術品交易網站“OIL by 美術手帖”。該網站邀請引領日本藝術市場的畫廊和藝術商店入駐,為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們提供在線藝術品交易服務。


Alex認為這些對於日本來說都是一些新的嘗試,但是規模仍相對較小。近些年來日本在藝術的規模上基本沒有什麼變化,所以當整個藝術市場的蛋糕不是很大,線上也不會有很大的佔比。


“根據巴塞爾和瑞銀髮布的最新藝術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線上藝術品交易的市場規模佔比近10%,而且對中小型畫廊和拍賣行尤為重要。同時,像高古軒(Gagosian)、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等巨型畫廊都推出了線上展廳。中國、中國香港、新加坡的年輕一代的藏家,也習慣於通過網購購買藝術品。”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卓納畫廊的線上展廳頁面,圖為尹亨根的作品


創作 Artistic creation

以災難重建為主題的創作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Reborn-Art Festival 2019


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多發的國家之一。日本人通過他們獨特的文化視角反映了他們與大自然之間的艱難關係。


據Alex的觀察,日本藝術家在2011年“311大地震”之後,有一個很大的轉向。很多藝術家的創作主題都會集中關注與地震災害之後人們如何進行地域重建等問題。受災地區的政府與相關部門也會積極去主辦藝術節類活動,來振興當地的經濟及活力。在受地震影響的日本宮城縣,17年、19年都舉辦了Reborn-Art Festival——重生藝術節,邀請了很多日本國內外的藝術家參展,效果很好。


對於這次的疫情,由於在日本的嚴重程度不像國內,日本藝術家還未表現出太大的關注,目前尚未把疫情納入創作的主題。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Reborn-Art Festival 2019 ——MoWA


總體來說,雖然目前疫情形勢依舊嚴峻。日本以及全球的藝術市場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是從日本政府以及日本藝術行業的行動來看,整體還是保持著謹慎樂觀的態度。


實際上,無論受疫情影響與否,線上藝術的發展都是趨勢所需,至於如何將線下的體驗感更好的呈現?如何維持原本的線下藏家,吸引未知的線上客群,培養購買習慣?是否會有更多的新技術應運而生?這些都是未來需要思考的問題與挑戰,我們將持續關注。


雲對談欄目持續關注藝術行業的各類行動與發聲,以採訪專題形式進行對談,希望可以帶給大家關於藝術新的思考與啟示。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1948年創刊的《美術手帖》,是亞洲最權威的藝術雜誌之一。內容橫跨各個藝術領域,並積極報導日本與國際藝術世界最關注的話題。資訊量的豐富與藝術專業,使該刊之影響跨出日本,併成為全球藝術圈的重要讀物。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獨家觀察 | 疫情之下,日本藝術行業的謹慎樂觀

聯合發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