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90後扛起抗擊疫情的使命—— “請放心,這次換我們來守護你”

2003年“非典”時,他們是一群被所有人保護的孩子;17年後的今天,他們是保護大家健康的“戰士”。身份的轉換讓他們義無反顧地衝在了這場抗“疫”戰爭的前線,和病毒做鬥爭。網上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哪來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人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模樣,治病救人跟死神搶人罷了。”

三名90後醫生的抗疫故事

亳州90後扛起抗擊疫情的使命—— “請放心,這次換我們來守護你”

亳州90後扛起抗擊疫情的使命—— “請放心,這次換我們來守護你”

亳州90後扛起抗擊疫情的使命—— “請放心,這次換我們來守護你”

結束了發熱門診14天的工作,徐玉珍、邢博萍、程崗三名90後醫生撤離一線,開始在指定地點進行隔離,十幾天後,他們才能與家人團聚。作為亳州市人民醫院第一批抽調到發熱門診工作的年輕醫生,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們沒有退縮,義不容辭奔向防控疫情第一線。

程崗:推遲婚禮堅守抗疫一線

大年初一,市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醫生程崗接到任務,下班後直接到發熱門診工作。他沒有多想,簡單收拾一下便進入了新的崗位。

第一批進入發熱門診工作的醫生共15人,根據排班,他和徐玉珍、邢博萍一班。程崗是三人中第一個到武漢返鄉人員發熱門診值班的醫生。

程崗說,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兩天的患者非常多,第一天值班他就從下午5點20分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上午8點,十四個半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1990年出生的程崗本打算過了年與女友結婚,因為疫情,只能推遲婚禮。“特殊時期,職責所在,女朋友和家人都很理解支持我。”程崗說,能成為第一批進入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他覺得很光榮。

徐玉珍:在亳州抗疫的湖北姑娘

2018年,因為愛情,28歲的徐玉珍從湖北十堰來到了亳州,成為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的一名醫生。疫情來襲,家鄉湖北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作為一個湖北姑娘,徐玉珍很想回到家鄉奉獻自己的力量,但亳州也出現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他們也等待著醫務人員去救治,所以當接到進入發熱門診工作的指令後,她義無反顧。

徐玉珍從大年三十早上開始進入發熱門診,因缺少經驗,她早晨喝了粥,為了節省防護服,一直忍受著憋尿的痛苦。在未吃午飯,連續工作了6個小時後,她實在忍不住了。後來工作時間她再也沒敢喝過粥和水。

與程崗一樣,徐玉珍也是打算過了年與男友舉行婚禮,但無奈只能延期。“婚禮晚一點舉行沒關係,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就好。”徐玉珍說,她的父母很早就從十堰城區回到了山區老家,那裡疫情不是很嚴重,這讓她在工作中又少了一份擔心。

邢博萍:口乾舌燥卻不敢喝水

邢博萍出生於1991年,是市人民醫院神經內三科的醫生。大年初一,他開始進入發熱門診工作。第一天值班是在普通發熱門診,普通門診面臨的風險比武漢返鄉人員發熱門診低,但工作量卻相對要大。他說,第一天他就接診了200餘名患者。

與護士相比,醫生不需要來回奔跑,但需要不停地說話,瞭解患者的病史,還要安撫他們的情緒,回答他們一系列的疑問。邢博萍說,不停講話就會口乾舌燥,但為了節省防護服卻不敢喝一口水。

十幾天無法回家,邢博萍與女友也只能靠偶爾的電話傳情。女友曾到醫院來給他送過一次東西,他們也只能遠遠地互相看一眼。“謝謝她的理解,等疫情過去之後,我一定好好陪陪她。”邢博萍說。(記者 曾瑩瑩)

90後大學生 返鄉戰鬥在一線

亳州90後扛起抗擊疫情的使命—— “請放心,這次換我們來守護你”

對於返鄉大學生來說,因為疫情,這個寒假很長也很寒冷,但是他們毫無畏懼,勇敢加入抗疫志願者隊伍,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用行動書寫了當代年輕人的責任與擔當。

“新時代青年為國出力,責無旁貸”

“我能加入你們,和你們一起開展防疫工作嗎?”內蒙古農業大學在讀研究生王鵬章來到蒙城縣許疃鎮鍾廟村村委會,向村幹部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25歲的王鵬章放假回到村裡,在廣播中聽到村委會號召黨員幹部開展防疫工作,便第一時間來到了村部。他的做法得到了村幹部的讚賞,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作為一名國家培養了多年的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為國出力責無旁貸。”王鵬章說。

連日來,他與村幹部們一起在防疫卡點對外來重點人員進行排查,檢查來往車輛,在村裡勸離聚集人群,入戶做防疫宣傳。他還通過網絡在自己各個親屬群、朋友群中宣傳防疫知識,將防疫一線人員在防疫工作中的點滴感動發佈在朋友圈,請大家體諒防疫人員的辛苦,安心在家,儘量少出門。

“我是預備黨員,關鍵時刻必須上”

在蒙城縣望月社區,阜陽師範大學大四學生李甜甜穿著紅馬甲忙著向路過居民發放防疫宣傳手冊,登記出入人員信息。

“這邊都是自建房,不像小區有物業可以把守,方便管理。社區人手不足,所以我們就組織志願者到這裡來幫忙,在路口設置卡點。”李甜甜說。

李甜甜出生於1999年,今年21歲,放假回家後,她在朋友圈看到蒙城縣愛心協會發布信息徵集防疫志願者,便報了名。“面對疫情,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擔當。我是一名預備黨員,雖然還沒有轉正,但我要用一個正式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關鍵時刻我必須上。”李甜甜說。

“父親在一線,我要與他並肩作戰”

“請問,你們這邊招志願者嗎?”1月29日,渦陽縣花溝鎮楊元村“95後”大學生信明莉,看到村口設置有一個防疫卡點,便上前詢問。得知村裡招募志願者後,信明莉當天便加入他們,開始了防疫宣傳工作。“我只是想為防疫工作儘自己的一份力。”信明莉說。

在渦陽縣花溝鎮還有一位“00後”大學生志願者,他叫蘇淋翔,是南京財經大學一名大一學生,今年才剛滿18歲。每天早上8點,他準時從張老家村蘇莊來到信辛村的防疫卡點,中午12點半下班,在村部食堂簡單吃點飯,便又來到卡點繼續工作。“我父親是信辛村的第一書記,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奮戰在一線,我想和他並肩作戰,一起保護這個村莊。”蘇淋翔說。  (記者 曾瑩瑩)

一位90後護士的戰疫日記

亳州90後扛起抗擊疫情的使命—— “請放心,這次換我們來守護你”

從1月23日進入隔離區工作,到2月7日,渦陽縣人民醫院護士盧永貞已經連續工作了半個月時間。在工作之餘,她用日記記錄了這十餘天的經歷和感悟。“我們私下裡很脆弱,但我們在病人面前必須堅強。”盧永貞說。

面對疫情,選擇堅強

1月24是除夕夜,也是渦陽縣人民醫院護士盧永貞進入隔離區工作的第二天。她和同事忙完了工作,吃了盒飯和泡麵,就擠在ICU室的小床上躺下了。雖然很累,但大家都睡不著。每個人都接到了家人的電話,有快結婚的接到媽媽電話哭了,有當媽的給兒子打電話哭了,護士長由於各方面壓力又擔心我們的安危也哭了,上班的護士因為物品的短缺急得也哭了……

“我們感染科每個同事都很堅強,沒有一個人逃避這場戰役。我們不怕疫情造成的傷害,這是我們的職責。同時我們也很脆弱,我們怕的是別人的不支持,對疫情的不重視。”在工作日記中,盧永貞如是寫。

1月25日是大年初一,所有賣早點的都關門了,9點了病人還沒有吃上飯。醫護人員急得焦頭爛額,他們一邊安撫病人一邊四處聯繫。終於找到了幾袋水餃和湯圓,護士長還把自己準備給父母的雞蛋拿出來,都煮上分給病人。

面對家人,忍住淚水

1月28日的午後,盧永貞接到家裡打來的視頻電話,電話那邊爸爸嚎啕大哭:“盧永貞,我想你了!”

在盧永貞的印象中,父親是個很理性的人,但此次疫情發生後也感性起來。“我很難過,但我不能哭,我怕我一哭他們在家更堅持不住,更加會為我擔驚受怕。”盧永貞說,父親的反應讓她想到了其他人的家人。

“我不怕苦不怕累,我只希望疫情趕緊結束,不要再讓更多的人受苦受難,恐慌害怕。”在日記中,盧永貞鄭重寫道。

面對病人,成為依靠

2月3日早上,盧永貞在隔離區看到了一位五歲的小男孩,他是凌晨四點被急診送來感染科的,因為年紀小生活無法自理,醫院正在向上級請示是否可以讓孩子跟外婆住在一間病房。

盧永貞把他帶到病房裡,鋪好床又把他抱到被窩裡,然後開始巡視病房。回來的時候她發現小傢伙趴在枕頭上抽泣。

“我問他怎麼了,他說想媽媽。我當時眼淚差點就掉下來,但我一直忍著,等出了門才敢哭出來。”盧永貞說,接到抽血的醫囑,她一直陪著孩子安慰他、鼓勵他,抽完以後她一邊按壓出血點一邊給他按摩。

這時已經將近九點,孩子還沒有吃早飯,盧永貞又把醫院送來的粥和雞蛋一點一點餵給小朋友吃。終於,上級指示下來了,小朋友可以和外婆同住一間病房。

下了班防護服終於可以脫下來,盧永貞的臉上被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這樣的疼痛她和同事們已經習慣了。“我多堅持一天,別人就可以少接觸高風險一天。”盧永貞在日記中寫道。

進入隔離區的第十天,支援的同事來了。盧永貞他們從三個白班一個夜班調整為四個白班一個夜班,工作強度稍微減輕了一些。“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盧永貞說,自己會繼續認真工作,救治病人的同時,也會保護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